再过十年,祖宗面前将再无“孝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21:43 1

摘要:明天就是4月4日清明节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清明好像冷清了很多。往年一旦临近清明节,整个山村都回荡着鞭炮的声音。而如今,别说像以前一样炮响漫天了,就连回来过节的人都寥寥无几。说实话,别说清明了,就算是过年这种节日感觉都提不起半点兴趣,是我们真的老了?还是真的

明天就是4月4日清明节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清明好像冷清了很多。往年一旦临近清明节,整个山村都回荡着鞭炮的声音。而如今,别说像以前一样炮响漫天了,就连回来过节的人都寥寥无几。

说实话,别说清明了,就算是过年这种节日感觉都提不起半点兴趣,是我们真的老了?还是真的不想过这种节日。感觉就算是周末都懒得去动一下,总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来让我们淡化这种对节假日的期待感。

广州到广西的高铁票价200多,三天假来回都在奔波的路上,假期本来是要放松下的,结果是搞得更加劳累。本来这年头赚钱就不容易,一趟来回少少得花费2000多,单单来回的车费就够我两个月的花销了。

我查了一下数据,过个清明假期的成本平均高达1500元,这也是让三年不归成为普遍现象。

某县城2013年清明返乡车辆1.2万辆,2023年锐减至4300辆,下降64%。

现在年轻人连高祖是谁都搞不清,族谱的样子估计都没见过,能叫出太爷名的还不到一成。以前祠堂里磕头顺序门清,现在微信群里转个清明祈福就算尽孝了。

以前清明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必须要去坟前跪一场才算孝顺。但现在的年轻人无人机、机器狗配合扫墓,要多省事就有多省事。更有些配文云端寄哀思就算完事。

一捆黄纸值30元,焚烧后只剩0.2克灰,老一辈人常说不祭祖就是断了香火,但年轻人的想法更实际,自己下一顿饭在哪都操心,哪还有精力操心祖宗?

说到底,老一辈人讲究三跪九叩、烧高香、摆满供品,觉得这是和祖宗打个照面。但现在年轻人心里可能是这样的:烧纸钱能管用?我连淘宝客服都搞不定,祖宗还能从黄泉快递来WiFi密码?

有人在网上搞了个投票:清明节你会回家扫墓吗?结果62%的人直接选了云祭扫或发红包代劳。有个网友的神回复亮了:我给老家表叔转账500块,他去祖坟烧纸时顺手给我代玩了把《原神》,这叫资源置换。

老一辈人死磕必须亲自到场,但年轻人却把祭祖玩出了新花样。

先说云祭扫吧,这届年轻人连祖宗都开始线上养成了。打开手机点个电子香烛,发条弹幕说祖宗保佑我脱单环保又省事。有个网友直接在B站给太爷爷开了个云端灵堂,结果播放量破千,弹幕全是“祖宗已到账,请查收”的鬼畜评论。

再看代祭服务,这届年轻人把扫墓外包得明明白白。朋友圈里流行晒代烧纸钱订单,备注要求多磕几个头,代玩一把《王者荣耀》。还有人开发了扫墓直播套餐,看着代祭人在祖坟前念叨您孙儿让您保佑他考研上岸,弹幕里全是“这波操作666”。

最绝的是家族群纪念,清明节变成家族群大型修仙现场。有人把曾祖的照片P成表情包发群里,配上祖宗们看我多努力打工,结果引发一场谁的祖先更传奇故事接龙。有人直接在家族群里发了个祖宗基金红包,要求后辈们用红包金额买一个祖先故事,结果堂弟秒抢5块后背诵了太爷爷的发家史。

老一辈人看傻了:这哪是祭祖?分明是家族版《奇葩说》!
但年轻人心里透亮:我这不是偷懒,是把烧纸钱升级成烧脑洞了!

这几年禁燃禁烧政策一来,老一辈人直接emo:没有鞭炮声的清明,就像火锅没蘸料一点仪式感都没了!但年轻人却觉得解放了:终于不用被鞭炮炸得耳鸣三天,还能在朋友圈晒无烟祭祖环保奖状。

家族故事数字化:有人用抖音拍了祖宗的传奇一生,播放量碾压家族群里的养生鸡汤

公益祭祖:植树、捐款、修桥铺路,把保佑我脱单的诉求转化成让全村人都能脱单的功德

情感替代:清明节给爸妈打个视频电话,比在祖坟前磕头管用多了,毕竟祖宗也指望你让爸妈开心才能KPI达标!

老一辈人总觉得没到场就是不孝,但年轻人早就把祭祖玩成了精神传承2.0。或许祖宗在另一个世界正喝着咖啡刷短视频,看着后辈们用AR技术给自己发红包,心里想着:这届孙儿,真会玩!

来源:拜托了小朱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