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不同类型肺癌患者需要检测的基因及相应靶向药物指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22:13 1

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位列第一,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90%)和小细胞肺癌(SCLC,占13%-15%)。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位列第一,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90%)和小细胞肺癌(SCLC,占13%-15%)。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以放化疗为主,基因检测意义有限。

而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相对缓慢,且存在多种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基因检测是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直接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推荐阅读蕞全蕞新!2025肺癌靶向药医保报销及自费价格一览!

一、EGFR

突变频率约30%-55%,在亚洲人群、女性、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高发。

推荐检测方法:NGS

突变类型:

1、敏感突变(E19del、L858R等)耐药突变(T790M、C797S)

指导使用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EGFR-TKI 。

2、相对难治(E20 ins)

推荐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

二、ALK

突变率约5%-10%,在年轻、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常见。

推荐检测方法:NGS/IHC/FISH

突变类型为EML4-ALK融合,其他常见融合伴侣包括TFG、KLC1、KIF5B、SOCS5、HIP1、TRP等 。

指导使用阿来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布格替尼、洛拉替尼、恩沙替尼、伊鲁阿克和依奉阿克等ALK-TKI 。

三、KRAS

突变率约8%-10%,在吸烟患者中常见 。

推荐检测方法:NGS

G12/G13突变:

1、指导使用KRAS G12C抑制剂阿美替尼、格索雷塞

2、KRAS突变患者通常对EGFR-TKI耐药

3、KRAS突变提示免疫治疗可能获益(常与PD-L1高表达、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相关) 。

四、ROS1

突变率约2%-3%,常见于不吸烟的年轻肺腺癌患者 。

推荐检测方法:NGS/FISH

突变类型:

CD74-ROS1融合,其他常见融合伴侣包括CD74、SLC34A2、CCDC6、TPM3、EZR、FIG等 。

指导使用恩曲替尼、瑞普替尼、安奈克替尼、他雷替尼、克唑替尼等 。

五、BRAF

突变率约1.5%-5%,常见于不吸烟肺腺癌患者 。

推荐检测方法:NGS

突变类型:

BRAF V600E

指导使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康奈非尼+比美替尼

六、MET

突变率约3%-4%,常见于老年、吸烟或肺肉瘤样癌患者或者EGFR-TKI耐药患者。

推荐检测方法:NGS/IHC

突变类型:

1、MET ex14跳跃突变

指导使用赛沃替尼、卡马替尼、特泊替尼、伯瑞替尼、谷美替尼、克唑替尼

2、MET扩增

指导使用赛沃替尼、卡马替尼、特泊替尼、伯瑞替尼、艾伯维(Telisotuzumab vedotin )。

七、RET

突变率约1%-4%,常见于年轻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推荐检测方法:NGS/FISH

突变类型:

KIF5B-RET融合,其他常见融合伴侣包括CCDC6及NCOA4等

指导使用塞普替尼、普拉替尼

八、HER2 (ERBB2)

2%-4% ,常见于EGFR-TKI耐药患者。

推荐检测方法:NGS/FISH

突变类型:

1、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指导使用德曲妥珠单抗、恩美曲妥珠单抗、瑞康曲妥珠单抗

2、HER2扩增

指导使用德曲妥珠单抗等

九、NTRK1/2/3

突变率低于1%

推荐检测方法:NGS

突变类型:

TPM3-NTRK1

指导使用拉罗替尼、恩曲替尼、瑞普替尼等 。

十、NRG1

黏液腺癌中达7%-31%

推荐检测方法:NGS

突变类型:

CD74-NRG1

指导使用Zenocutuzumab(泽妥珠单抗)

十一、PD-L1

PD-L1高表达(TPS≥50%)的NSCLC约20%-30%

推荐检测方法:

IHC/RT-PCR

检测常用抗体22C3、28-8等

指导使用PD-L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斯鲁利单抗、派安普利单抗及特瑞普利单抗)或PD-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及舒格利单抗)。

研究方法:

1,病例概况

74 岁女性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卡铂 + 紫杉醇)失败后,采用二线治疗:厄洛替尼(75 mg / 天,每周 5 次)联合标准化植物免疫调节剂(0.75 ng/kg 槲寄生凝集素、45 mg/kg 阿拉伯木聚糖,每周 2 次)。

2,药物作用机制

厄洛替尼: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 EGF 信号通路。

槲寄生凝集素与阿拉伯木聚糖:作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类似物,激活 I 型先天免疫细胞(如 M1 巨噬细胞、DC1 树突状细胞),促进 IL-12 等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强 NK 细胞毒性。

3,研究结果

疗效显著

联合治疗 7 个月后,CT 显示原发肿瘤及肝、淋巴结、胸膜转移灶接近完全缓解(CR),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可正常工作。

协同效应证据

联合用药期间出现高热反应(39.5°C),提示厄洛替尼与免疫调节剂可能通过协同激活 I 型先天免疫细胞增强疗效。单独使用免疫调节剂时仅出现轻度体温升高。

来源:宣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