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关注:琼中多措并举浇灌精神文明之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9:21 1

摘要: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强模范引领,开展阵地深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用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让文明新风漫过山岭,浸润每一寸土地。

3月28日

《海南日报》第9版刊发文章

《树模范、强阵地、聚民心 琼中:多措并举浇灌精神文明之花》

聚焦琼中精神文明建设

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琼中黎母山镇组织“阿黎姑娘”非遗传承文明实践队到干埇村开展非遗歌舞表演活动。(琼中县委文明办供图)

琼中红毛镇组建“小草帽”巾帼护河队,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23年守护残疾女儿,织就道德星空的经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跳动的黎锦梭子,牵起移风易俗的丝线;街头巷尾跃动的“志愿红”,勾勒出共建共享的幸福图景……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强模范引领,开展阵地深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用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让文明新风漫过山岭,浸润每一寸土地。

涌现好人模范 | 传播道德之光

“我希望有一天,女儿能站起来。”在琼中营根镇营南社区,居民周世莲用23年时光将这句承诺刻成生命的年轮。

2001年,面对被遗弃的残疾女婴,下岗女工周世莲一句“我来养”重燃生命之火。历经离异打击、病痛缠身,这位母亲坚持每天为女儿按摩复健,用脊背作“轮椅”,以掌心当“拐杖”,终让曾被判定终身无法坐立的孩子能够蹒跚迈步。2024年,这位用母爱创造生命奇迹的女性荣膺海南省四季度“海南好人”,并登上“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

周世莲的故事恰是琼中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近一年来,该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典型、广传播、重礼遇,构建起向上向善的道德生态。全年慰问道德模范14人,推出先进事迹报道30余篇,2人获评“海南好人”。

琼中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出15名“琼中新时代好少年”与2名“新时代海南好少年”。如琼中女足周美艳,身兼学习委员和女足队长,成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

“选树一个典型就是树立一面旗帜。”琼中县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当地创新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对道德模范进行深度追踪,通过新媒体平台刊载事迹;接下来,将邀请先进典型参加节日庆典和重大活动,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进。

强化阵地建设 | 开展文明实践

走进黎母山镇握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苗族民歌非遗传承人的悠扬歌声缠绵在苗绣的一针一线中。近年来,该镇推进文明实践站建设,深挖文化基因,打造出“阿黎姑娘”非遗传承文明实践队特色品牌项目,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阿黎姑娘”的故事,在琼中各地上演。近一年来,琼中构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将1个县级实践中心、10个乡镇实践所、112个村居实践站串珠成链,整合64支志愿服务队和4个社会组织力量,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模式,全年开展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惠民活动500余场,暑期公益课堂惠及1200余名儿童。

文明实践的春风更吹活了乡风民风。五老宣讲团、百花宣讲志愿服务队等队伍,深入各村分享一段段生动、励志的故事;暑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为群众开展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助学支教、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等活动。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红白事简办率达91%,文明实践积分制带动参与环境整治的村民2.3万人次。

“今天听取的理事建议为规范红白喜事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继续发挥红白理事会监督作用,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近日,在琼中红毛镇罗担村红白理事会上,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共商移风易俗举措,通过制定新规,村民逐渐从人情负担中解脱,成为文明新风的自觉践行者。此外,该镇还联合11个行政村“两委”干部、党员先锋、非遗传承人和农妇组成“小草帽”巾帼护河队,建立起“周巡查、月整治”机制,累计开展河道清淤42次,回收农资废弃物3.6吨,制止秸秆焚烧行为27起。

下一步,琼中将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效能。组织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基层末梢延伸,引导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城乡基层。持续打造“小草帽”巾帼护河队、“护苗计划·沐心行动”、“阿黎姑娘”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集市进小区”等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引导培育更多优质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壮大基层骨干力量。

争创文明城市 | 实现共建共享

周末的琼中街头,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将《文明手册》递给餐厅老板,几位市民正在清理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近年来,该县以“惠民利民”为圆心,创新构建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三会联动”机制——全年召开培训会、推进会、调度会23场,推动75个县直机关与3大社区联点共建,将文明创建纳入职能部门考核清单。印发1.5万份《文明倡议书》,在主要街道设置800余块“树新风”公益广告,让文明理念浸润千家万户。

机制创新催生实效:投入1722万元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812户居民;新建2个停车场释放120个车位;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使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在三月三广场,刚跳完广场舞的市民王洁笑道:“停车更方便,人行道平坦干净,文明城市真是创建到了我们心坎上。”

琼中横向联动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创建,纵向贯通“县领导包片+单位包点”责任网,深度激活全民参与热情。这座海南山城正书写着民族地区文明创建的创新范本——在这里,每个市民都是文明琼中的建设者,更是幸福成果的共享者。

面向未来,琼中擘画“文明+”新蓝图:聚焦五大创建工程,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培育“诚信示范街”,建立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成长档案。更令人期待的是,当地正将“奔格内”旅游IP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奔格内IP形象的活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来源:热情的青山Lt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