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闲事的贵兴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20:49 3

摘要:因为他们家在解放前是村里的地主,有200多亩良田,全是老一辈省吃俭用置买下的。在那个年代,因为成分高,没少挨了批斗。这还不说,加上错过了婚娶的年龄,孤苦伶仃一个人过日子,直到去世仍是光棍一条。

文/张普忠

从我刚记事的时候算起,贵兴爷就开始在村里照料闲事了。

因为他们家在解放前是村里的地主,有200多亩良田,全是老一辈省吃俭用置买下的。在那个年代,因为成分高,没少挨了批斗。这还不说,加上错过了婚娶的年龄,孤苦伶仃一个人过日子,直到去世仍是光棍一条。

贵兴爷有着山东汉子的标准体格,一米七八的个头,虎背熊腰,说起话来粗腔大嗓,离多远都能猜出他的动静。也许是一个人过日子,村里左邻右舍,老人故去,贵兴爷听说后,总会第一个到场,跑前忙后,为主家照料一些繁杂的闲事儿。

贵兴爷年少时读了几年私塾,对办丧事过程中的许多理数儿,成竹在胸。除了邀请他执事掌礼外,贵兴爷最拿手的,是为故去的老人整理妆容了。用干净的脸盆盛了温水,洁白的棉絮或毛巾,把即将下葬的老人脸上,手上,脚上,全都擦洗干净,散乱的头发,一缕缕梳理整齐,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一套固定的说辞,大意是让老人安心,放心 瞑目等等。

甭看贵兴爷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做起这些细法活儿来,仔细认真,得心应手。常常感动得活着的儿女,泪水涟涟,不停道谢。贵兴爷也总会憨厚的说,都是自家爷们儿,俺会的就是这一手儿,人活着的时候吃苦享福,到那个世界,也得体面讲究些。为逝去的亲人,送最后一程,这是贵兴爷最值得推崇,也是他在人前人后最风光体面的事儿。

在时兴土葬的年代,故去老人的棺木,大多沉重厚实。在田里挖坑下葬时,扛棺木板头,是村里壮劳力的活儿。贵兴爷忙完细活儿又干粗活儿。不少时候他总是当仁不让,第一个冲到棺木板头前,扎稳马步,双手扣棺,肩上有几百斤的分量。待棺木徐徐落进坟墓,贵兴爷才缓缓直起腰板。

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扛棺材板头的壮汉,主人家总会送上一块红布以示尊崇。前些年,贵兴爷为这差事儿,积攒下几十块大红布,成为他一生最骄傲的纪念。

贵兴爷一生无牵无挂,平常最大的喜好,就是爱喝上几口。每次料理完村里的闲事儿,乡亲们都会主动的送上两瓶酒,两盒烟,贵兴爷也不推辞,拎回家自斟自饮。

因为贵兴爷问闲事出了名,邻近村子有丧葬白事,偶尔也会请他出场。前些年的一件事,让贵兴爷大出了一回风头。附近村庄有户人家老人病危,从医院拉回家要办后事。一大早就把贵兴爷请去了,贵兴爷依然按往常的惯例,为老人整理打点。在操作过程中,心细的贵兴爷摸摸老人的胸口,揉揉老人的脚心,赶忙把正在哭泣的儿女们叫到跟前说,你爹还有气儿,赶快抬出来,经过一番忙活,老人又起死回生。后来吃药打针,假死的老人,居然又生活了两三年,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把贵兴爷吹捧成了救人性命的活神仙。

贵兴爷劳碌一生,到了进镇里敬老院养老的年龄。镇里和村里的干部,多次动员他去敬老院里,过几年舒坦的日子。可贵兴爷犟脾气上来,说啥也不去,他嘴里总会自言自语,和老少爷们在一块儿,俺这把老骨头,还能派上些用场。

但是,毕竟是80多岁的人了,听父亲说,贵兴爷患病躺倒的日子里,村里老少爷们,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去他简陋的小院里伺候贵兴爷。请医生,熬汤药,为他做爱吃的饭菜。贵兴爷感动得老泪纵横一一俺问了一辈子闲事儿,村里老少爷们儿都想着俺,念着俺,到死也值了……

愿贵兴爷安息瞑目!

来源:奇幻喜鹊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