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加州,设计师Eli Russell Linnetz的西部时装狂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9:44 1

摘要:向西进发(go west)。在这般简洁有力的口号声中,美国加州因开放风气和文化融合,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同志胜地,也因此吸引了一批来自全球各地的先锋艺术家的到来,其中就包括Peter Berlin。

以下图片均为 ERL 2025早秋系列“The Wild Bunch”

向西进发(go west)。在这般简洁有力的口号声中,美国加州因开放风气和文化融合,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同志胜地,也因此吸引了一批来自全球各地的先锋艺术家的到来,其中就包括Peter Berlin。

Berlin原名Armin Hagen Freiherr von Hoyningen-Huene,生于二战时期的波兰,青年时期有过摄影教育和职业背景,由此,为他的摄影艺术打下了扎实基础。不久后,这位天性大胆的年轻人开始探索个人艺术表达,通过自制的超紧身服装,在柏林的公园、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游荡,在小范围内引发骚动。在于1970年代初移居旧金山后,他继续这种颇具实验性质的公共展示,极小尺码的上衣勾勒出健硕的身材,紧身长裤则凸显了隆起的胯下。即便在旧金山的同志社区,如此挑逗意味十足的造型也并不多见。

很快的,这位街头常客这般抓人眼球的造型迅速成为话题,他也随之进行更多样化的艺术尝试。1973年,Berlin和好友Richard Abel合作拍摄了一部16毫米硬核色情影片《Nights in Black Leather》,由他自己担任主演,也设计了电影海报。次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That Boy》。这两部影片毫不掩饰地描绘了青年同志的声色生活,被迅速公认为同志情色电影和邪典电影领域的先驱典范。

作为迅速崛起的同志偶像,Berlin仅短暂活跃在公众前,但他对于整个社群的象征意义则是非凡的。他以大胆风格和直白的自我表达,不加修饰地刻画了阳刚性感的男性躯体,也通过电影、摄影、时装设计等媒介,重新定义了酷儿群体的情色与个性。这种无惧表达的精神,也影响了后来的创意工作者们,比如他的大胆造型,就曾启发了“时装顽童”Jean Paul Gaultier。

即便时间已过数十年,Berlin也早已退居幕后,但他的艺术遗产依旧强劲。在今年2月初,由演员Russell Tovey策划的展览《Peter Berlin: Permission to Stare》于洛杉矶Mariposa Gallery举办,从蘑菇头发型到紧身衣,全方位展示了其标志性造型。

不久前,同样居住在加州的时装设计师Eli Russell Linnetz也与Berlin合作,推出ERL早秋合作系列。该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极为难得的。于Linnetz而言,这位设计师有着完整、丰富、私密的个人美学理念,要找到与之同频和合作对象,并不容易;于Berlin而言,其个人风格实属强烈,也离开艺术创作领域已久,重新出山绝非容事。

正因以上种种原因,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系列的问世,成为这个夏天的惊喜之一。它精准捕捉了Berlin的美学,同时融入Linnetz一以贯之的戏剧性,二者互相融合,共同为描摹、致敬了律动的加州风情。当然,深爱电影艺术的他将系列命名为“The Wild Bunch”,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这部经典西部片的难忘场景。

关于本次合作的诞生,系列的推进,风格的捕捉,Linnetz在采访中和我们分享了更多。

出于什么原因,促使你想要与Peter Berlin合作?

这次合作几乎是一瞬间就发生了,就像和Kim Jones在Dior的合作那样。当星辰排列到位、你敞开心扉时,作品便如同魔法般自然而然地诞生。对于我们来说,从未有过要不要做这个项目的疑问,因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相同 —— 我觉得这种相似性在我们的作品中非常显然。作为摄影师和讲故事的人,在拍摄时必须高度专注;如果眨了眼,就可能错过那个精彩瞬间。所以我们本能地会快速解读眼前的事物。我想,当Peter看到我的作品时,他就明白我们是同频的 —— 因此我们能够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在本次合作之前,你对他有怎样的了解?

实话说,我非常熟悉他的作品,但对他本人却知之甚少。我们常常在书本或网上翻阅影像,却会忘记其实可以拿起电话直接联系到这个人。不知为何,当我得知他住在加州时,我有些惊讶,但在以这种视角重新看待他的作品后,又觉得并不意外。我认为我们创作中都带有一种精神,那是一种先锋精神,让我们能够去拥抱混沌,敢于冒险。

在本次合作之后,你对他的了解有了怎样的变化?

我想,在这个系列中,我让自己去拥抱混沌,并大胆冒险。我的许多系列作品在创作方式上都非常理性、科学化。然而在这个系列里,我想要释放那些被压抑或搁置已久的想法。

Peter Berlin以极具标志性的大胆造型而闻名,他的如此形象如何影响了你的创作与设计?

老实说,我不认为他真正影响了我的创作,而是鼓励我去继续冒险。每天都会面对要不要妥协、要不要走捷径的选择,但Peter的作品激励我坚持走那条人迹罕至的道路 —— 去探索新的领域或主题,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 —— 就像任何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一样 —— Peter的自信和大胆鼓舞我完成了这个系列。

此外,他也是电影人,而影片在你的创作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电影给予了你怎样的启发?或者,你们就电影进行了怎样的交流?

我把自己的生活看作一部电影。导演的职责,就是决定观众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哪里。Peter和我都是导演,也都热衷于在镜头的画框里工作,在简单的白色背景上创造生活。没有干扰,只有纯粹的专注与掌控。

在设计推进的过程中,他给了怎样的建议或意见?

Peter非常信任整个创作过程。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与他人合作、创造出真切作品的唯一方式,这就像和Kim Jones在Dior时的合作一样。当你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以相似视角看待世界的人时,创作的体验就会被提升和升华,而这正是奇迹诞生的地方。

众所周知,ERL的造型、拍摄都是由品牌内部团队完成的,那么对于这次与Peter Berlin的合作,你如何融入他独树一帜的造型与形象风格?

是的,所有造型都是我亲自完成的 —— 对我来说,这对ERL以及我每一季所讲述的故事都至关重要。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欣赏Peter的艺术作品,并亲眼看到他创作的所有服装。我并不常与其他艺术家合作,因为我看待世界的方式非常独特。但当我看到某人的作品在精神层面与我高度契合时,我就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而当某件事物是真诚的,你根本无需质疑。Peter给予了我们所需的自由,我认为这个系列诠释了我们二人的精神。

Peter Berlin创作的形象是大胆、性感、感性的,同样的,我认为你的设计也有着如此特点。在你看来,你与他之间有何更深层次的共同点?

我很少与其他艺术家合作,但在看过他最近的展览《Permission to Stare》之后,我便希望与他合作,幸运的是,他也有兴趣和ERL一起做这个项目。

Peter不仅仅是一位摄影师,他还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是服装设计师。他创造出角色和世界,在其中服装与造型得以存在 —— 就像电影中的定格画面。我的系列也秉持着相似的理念。我内心深处始终有迫切想要讲述的故事。而且Peter的创作方式与我以及我的创作过程有着深刻的共鸣。他会独自彻夜工作,满怀激情地创作,创造故事,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我在这方面和他很相似。更不用说我们都在加州生活、工作 —— 这种共同的精神也体现在我们的作品中。

请向我解释下系列名“The Wild Bunch”吧。

这个名字来源于1969年的经典西部片《The Wild Bunch》,讲述了一群边缘人物聚在一起,准备进行最后一次抢劫的故事。我对世界的理解和灵感,总是源自我钟爱的故事和角色。这个系列捕捉了我在电影中喜爱的无政府状态和混乱的精髓。

系列除了Peter Berlin的肖像,我还注意到了Marlon Brando及飞车党风格的元素。然而,飞车党是一种来自1950年代的亚文化,在你看来,如今仍在探讨几十年前的文化现象,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我很少停下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我太专注于推进这些想法,并尽可能深入地探索它们。我认为真正的标志性符号正是由此诞生的 —— 它源自如此真实、如此纯粹的事物,以至于能够穿透文化的喧嚣,并能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Brando的许多作品都有这种效果,我被它深深吸引。

你的每一个系列,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对于本系列,你想讲述怎样的故事?为何想要讲述这样的故事?

对我来说,冒险、探索新的想法和新的故事始终是至关重要的。我从不因为过去的成功就安于现状或重复自己。在这个系列中,我想要探索当下这一时刻的焦虑与混乱,并表达那种能量与不确定性。我常常在创作时不设过滤,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讲述某些故事 —— 我喜欢把“为什么”留给观众去解读。

你通常是先构思故事,然后根据故事进行设计;还是先有设计想法,然后再把它们包装成一个完整故事?

Alfred Hitchcock有句名言:“我不去做心理治疗,而是拍电影。”这也一直是我每个系列的创作理念。每个系列都真实地捕捉了我人生中的处境和正在经历的一切。但实际上,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我脑海中始终有数百个故事,所以当我着手一个系列时,我通常会开始勾勒草图、挑选面料和颜色,这个充满直觉的过程与我当下的状态相关。很多时候,这些作品会与我脑海中的某个角色或故事相契合。所以,整个过程就像魔法一般——或像炼金术一般 —— 从虚无中诞生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采访、撰文、编辑Mark Liu

来源:iWeekl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