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限薪令”推出后,中国职业足球员薪资直降到500万,职业足球员纷纷表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在 “限薪令”推出后,中国职业足球员薪资直降到500万,职业足球员纷纷表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今年4月初,中超联赛一俱乐部训练基地被球员家属们集体上门讨薪,此外前国脚徐亮也在直播间公然直呼:别降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什么样的困境让这位曾经的国脚如此发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中国足协推出的“限薪令”,新政规定,中超本土球员单赛季顶薪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外援薪资则被压缩至300万欧元,这一数字较2019年的千万年薪直接腰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严苛的是,全队平均年薪不得超过300万元,意味着半数球员的收入已滑落至百万区间。
这场改革是因为中国足球的“金元泡沫”的破裂,据足协财报显示,2018年中超俱乐部平均亏损4.4亿元,球员薪资占运营成本的68%,甚至超过英超联赛的5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透露,在巅峰时期一些俱乐部为引进当红外援,曾经开出“月薪千万+私人飞机接送”的天价合同。
在这种畸形的薪资结构下,16家俱乐部不得不以财务危机的理由解散,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超过2000多名球员失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如此情形下,前国脚徐亮的“薪资保卫战”,将这场改革推向舆论中心,在一档体育访谈节目中,这位昔日的“徐克汉姆”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
数据显示,日本J联赛顶薪球员大迫勇也年薪1750万元,韩国K联赛门将赵贤祐收入740万元,而中超本土球员的最高收入仅仅只是他们的28.5%,面对如此现状,徐亮在直播中表示“我们的薪资已沦为亚洲三流,再降薪只会让青训断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这番话里透露着残酷的事实,现在的中超替补球员月薪普遍在2-5万元,而中国的甲主力甚至不足万元。
而与日韩联赛的薪资体系对比,中国足球矛盾更加凸显,日本J联赛会通过建立三级联赛升降级制度,将球员收入与联赛级别严格挂钩,这种金字塔结构既保障了顶级球员的收入,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韩国K联赛,他们采用“薪资透明化”策略,他们要求所有俱乐部必须公开球员薪资结构,接受社会监督。
数据显示,K联赛本土球员平均年薪约200万元,与中超限薪后的水平接近,但韩国球员通过亚冠奖金和海外转会,实际收入仍高于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如此情形下,除了前国脚徐亮,某中超俱乐部负责人也坦言,现在的中国足球引进外援只能转向东南亚联赛,而且300万欧元的预算,只能买到二流球员。
这种“外援降级”将直接导致联赛观赏性下降,这也导致2024赛季中超场均观众人数同比下降3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阴阳合同”死灰复燃,一足球律师透露,部分俱乐部通过“肖像权使用费”“商业代言分成”等名目规避限薪,致使有些国脚的实际收入仍然高达800万元。
这种制度漏洞,正在腐蚀着改革的公信力 ,面对困局,改革者提出了“浮动薪资制”构想,他们想将球员收入与联赛排名、国家队成绩、青训贡献等指标挂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像邻国的日本J联赛,他们设置“青训积分”,向俱乐部规定每培养一名国脚可获得薪资上浮5%的奖励,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有效平衡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
从1993年J联赛成立至今,日本通过“百年足球计划”构建了完整的青训体系,培养出香川真司、久保健英等国际球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体系化改革”的思路,不可否认正是中国足球最欠缺的。当有一天,中超球员的收入与欧洲五大联赛的差距,不再大于他们在球场上的差距时,中国足球或许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信源:
原文记载于财经新闻2025年04月03日 11:10关于:足球运动员年薪降到500万后,前国脚:快别降了!这让球员太廉价
原文记载于北青体育2024-11-11 11:45关于:中超限薪!国内球员年薪税前最高500万人民币
原文记载于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5日 15:14关于:中超俱乐部“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员顶薪减半至税前500万,违规者或被处降级重罚
来源:潮鹿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