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烽火岁月虽远,历史记忆永存。2025年9月9日晚,呼和浩特乌力格尔艺术宫内气氛庄重肃穆,“铭记历史・铸就和平”诗歌朗诵音乐会在此震撼启幕。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联合承办,呼和浩特市文学艺术界
烽火岁月虽远,历史记忆永存。2025年9月9日晚,呼和浩特乌力格尔艺术宫内气氛庄重肃穆,“铭记历史・铸就和平”诗歌朗诵音乐会在此震撼启幕。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联合承办,呼和浩特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以声音为媒介,带领现场观众回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峥嵘岁月,致敬英雄先烈,传承和平信念。
80年前,中华大地饱受战火蹂躏,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用热血与生命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民族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80年后的今天,为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缅怀先烈的不朽功勋,传承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这场诗歌朗诵会应运而生。活动自筹备之初便得到多方力量支持,各主办、协办单位紧密协作,力求通过艺术的表达,让红色记忆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和平理念深植人心。
朗诵者们以饱满的情感、铿锵的语调,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他们时而低沉婉转,诉说着山河破碎时的悲怆与无奈;时而激昂高亢,展现出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勇气与决心。从刻画普通百姓家国担当的经典片段,到讲述小人物战火中坚守的动人故事;从缅怀先烈牺牲奉献的深情篇章,到礼赞和平来之不易的昂扬旋律,每一段演绎都直击人心,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深刻感受着民族危亡之际的众志成城,以及先辈们用生命守护家国的赤子情怀。
歌唱家们带来的经典曲目,同样为现场注入了炽热力量,将气氛推向高潮。《松花江上》的哀婉深沉,道尽了山河沦陷的痛楚;《延安颂》的激昂豪迈,展现了革命圣地的精神力量;混声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则以悠扬的旋律,传递着对英雄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台下观众静静聆听,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在艺术的感染中重温历史、汲取力量。
“这场诗歌朗诵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活动结束后,一位观众感慨道,“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传承英雄精神、守护家国安宁的信念。”还有观众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先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八十年的岁月,将硝烟沉淀为永恒的铭记;英雄的故事随时间凝结成不灭的信仰。这场“铭记历史・铸就和平”诗歌朗诵会,早已超越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它以声音为载体,让那段烽火岁月里的挣扎与抵抗、传承与坚守,化作可感可知的记忆;以情感为纽带,将民族血脉中的坚韧与勇气,以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历经80年岁月沧桑,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铭记历史赋予的重任,以先辈为榜样,守护和平、砥砺奋进,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让和平之光永不熄灭。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终将化作砥砺前行的力量,指引我们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让英雄精神代代赓续,让民族复兴的征程在铭记中愈发坚定。
现场观众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
本场晚会主持人张浩 傅津英
王凤林朗诵《四世同堂》(片段)
肖馨 宏斌微情景剧《老槐树的故事》
云露 张浩 赛娜 张磊朗诵《我的抗战》
本场晚会总导演、总策划 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云露
本场演出主持人 内蒙古著名主持人 新闻主播张浩
本场晚会总统筹 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会长 赛娜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夏青杯朗诵大赛优秀奖获得者张磊
内蒙古军区原文工团独唱演员嘎日布演唱《松花江上》
张廷涛 李晓秀 金新 苏亚东 张悦 佟海龙朗诵《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
李禹朗诵《在欢呼的人群中》
李兰秀 嘉琪微情景剧《乳娘》
武警内蒙古总队原文工团团长著名歌唱演员田玲演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
张志英 索春林 杨永兰 赵雅楠 刘慧春微情景剧《一个声音》
内蒙古军区原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许长曦演唱《延安颂》
马代芬朗诵《不朽》
孙珂 曹红卫 许贞 齐玉敏朗诵《纪念碑》
丰旭东 姚惠萍 李继勇 孙华《英雄》
内蒙古军区原文工团独唱演员张强演唱《什么也不说》
全体演职人员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谢幕
来源:内蒙古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