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研发、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的代表性文创产品——“清代宫廷香药创意香牌”,成功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批中医药科普工作典型案例(文创产品类),并于9月6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办的“202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大会”上展出,成
近日,由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研发、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的代表性文创产品——“清代宫廷香药创意香牌”,成功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批中医药科普工作典型案例(文创产品类),并于9月6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办的“202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大会”上展出,成为聚焦中医药文化与非遗创新的重要亮点。
此次入选不仅是对中医药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的高度认可,更是非遗保护机构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又一成果。
千年香韵,传承宫廷秘方
中药香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香薰饰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用价值。其起源于宋代道家,盛于明清时期,至清代康熙年间成为宫廷御制珍品,后逐渐流传至民间,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团队以清代宫廷香方为基础,将中药香药进行研磨打粉后过筛,与天然粘合剂(楠木粘粉、榆树皮粉等)混合,经过和、揉、敲、醒等多道工序制成香泥,后使用特制模具进行塑形,再经阴干、翻面、打磨等多道工序制成。
香牌的制作遵循“君臣佐辅”的原则,通过对香料的炮制、配比等流程,再进行香泥的揉捏、制作,最后形成一块完整的香牌。
香牌香气经久不衰,经过盘玩可使香气更加浓郁。材料天然,无任何化学添加,手工制作,而且还可以根据消费者体质定制专属香方,或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独家图案。这些香牌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随身佩戴、悬挂于包、扇、车辆等处,实用而雅致。
非遗保护中心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机构,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非遗的挖掘、保护与推广,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融入当代生活。自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以来,非遗中心以“清代宫廷香药创意香牌”为代表,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传播与体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动非遗文创进入公众视野。
在线下,非遗中心多次组织非遗展览、手工体验课程与文化市集,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制香工艺;在线上,则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内容传播与直播推广,拓宽非遗产品的普及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作品早在去年就已荣获“丰台礼物”优秀奖,体现出其在地方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杰出代表性和市场认可度。
此次入选国家级科普案例,标志着该类非遗文创产品实现了从传统手工艺向现代科普资源的重要转型。通过将药香文化与健康科普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公众对中医药非遗的认知,也探索出了一条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路径。
未来,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更多传统文化瑰宝走向大众、服务现代生活。
来源:发现新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