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风尚十大行动》推进会发言摘编①:曾都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6:35 1

摘要: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近年来,曾都区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文明风尚十大行动,统筹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展现良好时代风貌,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弘扬文明新风 汇聚奋进力量

曾都区区委宣传部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近年来,曾都区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文明风尚十大行动,统筹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展现良好时代风貌,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01

践行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一是多层次抓学习。

《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后,我区迅速组织召开《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培训会,印发《关于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工作的通知》,邀请政府法律顾问详细解读《条例》内涵,发动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集中学习,全面掌握《条例》具体内容,营造学《条例》、讲《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

二是全领域抓宣传。

动员各地各单位利用LED显示屏、村村响、宣传栏、工作群等各类宣传载体,推送《文明条例》标语。

制作倡议书,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条例》有关内容。

组织青年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宣讲如何践行《条例》,开展《条例》宣讲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发放宣传手册10万余册。

三是多形式抓落实。

以清洁家园活动为抓手,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美化环境行动。

万店镇积极组织“张富清志愿服务老兵突击队”开展“环境秩序大提升”行动。

何店镇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不断擦亮乡村幸福生活“底色”。

北郊街道通过“你钉我办”线上平台,市容秩序持续向好。

东城街道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将文明理念与实际行动紧密相连。

抓住未成年人在《条例》践行中“传承者”作用,举办“童心向党续血脉,传承家风筑梦想”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把《条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02

扎实开展文明风尚十大行动

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认真落实省、市文明风尚十大行动工作要求,印发《开展“曾随有礼 文明有我”文明风尚十大行动的通知》。

一是开展“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宣讲团讲、先进典型讲、身边群众讲、志愿者讲、好少年讲等方式,开展各类面向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宣讲活动。

党的二十大代表、王家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顾娟以“文明曾都我来讲”为主题,采用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的方式带头宣讲。

“中国好人”“荆楚楷模”顾世国将党的创新理论编排成随南锣鼓,以村民最关心的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致富技能等主题开展常态化宣讲。

二是不断增强文明实践活动质效。

持续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赏年画、过大年”、端午包粽子、制香囊、搓花绳等活动。

通过开展青年线下交友活动,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开展“礼乐之城 文明花开满曾都”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以“主题活动+政策宣传+惠民服务”形式推动优质资源向村镇倾斜。

三是狠抓先进典型示范带动。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示范带头作用,用孝老爱亲、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等身边传统美德故事引导广大群众,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曾随有礼,文明有我》短视频荣获2024年湖北省“新时代网络文明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奖、随州市“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公益广告展播活动一等奖。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李博约讲述家风故事《纸短情长》,获2024年省级“传家训 立家规”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视频类一等奖。

四是扩大全域创建覆盖面。

新申报洛阳镇、浪河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重汽华威公司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曾都一中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全区现有全国文明村镇4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文明校园2所。

五是持续开展文明公益宣传。

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诚信、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宣传活动。

城区各街道同步在社区、商超、学校打造“光影宣传带”,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宣传标语、主题动画,让节约提醒融入群众生活场景。

六是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发布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各地积极宣传倡导崇尚节俭、恪守孝道、破旧立新、健康文明的文明新风。

南郊街道羊子山村、何店镇浪河村、万店镇小河沟村在村民家门口张贴姓氏牌,让家风家训从“口头传承”变为“门口展示”“亮”出了文明新风尚。

淅河镇挑水河村村史长廊、南郊街道南烟墩村历史画廊颂扬勤政廉洁传统,宣讲父老乡亲奉献精神。

曾都经济开发区余家老湾村将村规民约绘成文化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群众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方式,聚焦弘扬主流价值,持续推进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人心,扎实推动文明风尚十大行动落到实处。

对标礼乐文化、“礼乐群星”道德品牌建设,持续开展“文明花开满曾都”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在奋斗中增强获得感,为助力全市建功支点建设,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城市文明贡献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