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了三年的客餐厅,家具没坏,墙面没裂,可每天推开门,总像走进了别人的家——欧式石膏线缠满电视墙,分子灯挂在头顶像堆着乱线,连风都吹不进活泼气。老辈人说“大道至简”,难道越复杂的装饰,越离生活远了?
住了三年的客餐厅,家具没坏,墙面没裂,可每天推开门,总像走进了别人的家——欧式石膏线缠满电视墙,分子灯挂在头顶像堆着乱线,连风都吹不进活泼气。老辈人说“大道至简”,难道越复杂的装饰,越离生活远了?
姑娘家的客餐厅,原本是典型的欧式风格:电视墙绕着石膏装饰条,像给墙面戴了串厚重的项链;地板是保留的木地板,可被繁杂的墙面衬得没了温度;连灯饰都是枝桠般的分子灯,开灯时影子晃得人眼晕。
这样的环境,像穿了件紧绷的礼服,连呼吸都得收着——早上急着上班,瞥见石膏线的纹路,总觉得今天的节奏又要乱;晚上想窝在沙发上看剧,分子灯的影子晃得人没法集中,连喜欢的综艺都变没了味道。
姑娘攒了一个多月工资,没买新包没换手机,就想把这“紧绷感”拆了——她要的不是豪华,是推开门能笑出来的“舒服”,是坐下来能放松的“踏实”,是生活该有的“活气”。
老辈人说“大道至简”,不是没道理。姑娘拆石膏线时,师傅念叨:“这线拆了,墙面倒像卸了包袱。”传统里的“简”,从来不是偷工减料,是把多余的东西还给空间,让家能“呼吸”。
拆完石膏线,姑娘选了固定幕布代替电视柜——不是迷信“大电视”,是科学说固定幕布比收缩的显示效果好,而且贴在墙上,连凌乱的线材都藏了起来。原来“高级”不是堆出来的,是用对了方法。
姑娘先找问题:电视墙的石膏线是“视觉负担”,分子灯是“光线污染源”,电视柜是“动线障碍”。她蹲在地板上量幕布尺寸时,摸着凉凉的木地板笑:“原来不是家旧了,是我们给它戴了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
解决办法很实在:拆石膏线,墙面刷成浅色系,像给家换了件干净的衬衫;固定幕布贴在墙中央,像给客厅挂了幅会变的画;分子灯换成黑框小吊灯,高度刚好,开灯时灯光像撒了层温柔的纱。最后摆上石纹餐桌,用花瓶插了几支野菊,连风都带着甜。
有人说“改造要装得像样板间”,可姑娘不这么想。她没买昂贵的家具,没做复杂的造型,只把“没用的”拆了,把“实用的”留下——固定幕布省了空间,简约吊灯不压层高,石纹餐桌耐脏又好看。原来生活的“高级”,是不用讨好别人的眼睛,只讨好自己的心情。
改造完的客餐厅,像刚晒过的被子,带着阳光的软和。姑娘坐在新吊灯下吃晚饭,看幕布上播着喜欢的剧,风从窗户吹进来,吹过花瓶里的野菊,吹得她笑出了声。老辈人说“大道至简”,现在她懂了:最好的家,不是装出来的,是“活”出来的——简单,踏实,像日子本身一样。
来源:白白梦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