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春耕奏响节水高产“协奏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6:25 1

摘要:育苗温室里菜苗舒展新叶,农机在沃野上“犁”出一道道平行线,农技专家穿梭在田间地头……今年更为特殊的是,“高效节水农业”成为呼和浩特春耕交响曲的主旋律。

春分一过,呼和浩特正式切换为春耕模式。

育苗温室里菜苗舒展新叶,农机在沃野上“犁”出一道道平行线,农技专家穿梭在田间地头……今年更为特殊的是,“高效节水农业”成为呼和浩特春耕交响曲的主旋律。

土左旗塔布赛乡口肯板村香瓜种植基地的温室配备了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

智能温室通过数字操控平台对育苗盘进行精准灌溉。

4月1日,记者在土左旗塔布赛乡口肯板村香瓜种植基地看到,育苗大棚一栋挨着一栋。走进大棚,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排列。当地农户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香瓜育苗工作。

温室内,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时调节环境参数,技术人员正通过数字操控平台对已播种的育苗盘进行精准灌溉。

“这个系统在节水节肥方面有着显著优势。通常情况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水分利用率提高 30%至40%,灌水均匀度可提高至 80%至90%,在同等条件下还能节约肥料 30%至50%,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肥目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

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推进,呼和浩特早谋划、早行动,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强化设施维护、推广节水技术等举措,全力保障春灌有序推进,为全市春耕生产提供坚实水利支撑,确保农田及时“喝”上“解渴水”。

2025年春节前,呼和浩特市在新印发的《呼和浩特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压减农业、工业、城乡、生态用水,深入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农业方面,采取工程节水和制度节水两手抓,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时将统筹安排农艺节水配套,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有效治理“浇白地”等。

一边是部署一边是统筹。3月27日,呼和浩特市节水行动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土左旗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推进农业节水,强化供水安全保障与管理,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许多大型农机成了春耕的主角。2025年,呼和浩特市将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31万亩。

前不久,来自武川县的种植户王珍在第21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览会上选购到了心仪的农机产品。他告诉记者,对于武川县这样的缺水地区,相比较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等农机产品,他更关注展会上的节水型农业机。

卷盘式喷灌机等节水型农业机械在第21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览会上亮相。

第21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览会现场。

记者注意到,卷盘式喷灌机等节水型农业机械首次亮相本次展会。这种喷灌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产品,不仅适用于不同灌溉场景,还能凭借精准的喷灌系统和灵活的移动能力覆盖灌溉死角,与传统的水涡轮传动喷灌机相比,节水效果更好,可实现远程控制。

“比如说浇灌100亩地,以前大水漫灌式的方式需要两三个人,卷盘式喷灌机一个人就能够操作,人工能减少50%,效率能增加50%。”该农机的经销商赵金亮告诉记者。

展览会主办方工作人员张比利介绍,本次展会展示了最先进的5G农机设备,包括节水型农机、新能源农机以及无人农机等 。

在呼和浩特的种植企业和田地间,总能见到农技专家的身影。他们定期走访企业、农户,将技术送到种植户的“家门口”,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

近日,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玉米单产提升专家团队,深入各旗县区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巡回技术培训。

“要随时关注春季气温波动,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首席专家王克如、薛军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内容,通过技术推广和现场讲授,帮助旗县区技术骨干及种植户掌握先进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确保春播工作高质量完成。

除了举办呼和浩特市2025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启动会暨技术培训班,邀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呼和浩特市级专家进行授课外,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还组建春耕备耕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做好备耕工作。

向群众广泛宣传强农惠农相关政策,开展线上线下农业技术指导,发布2025年呼和浩特市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25年呼和浩特市密植玉米推荐品种及配套技术,分区域绘制呼和浩特市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挂图,切实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覆盖面。

“下一步,市农牧局将持续关注春耕备耕进展情况,加强服务指导,严格农资市场监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同时,抓好重点项目落实,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技术力量,市、县、乡形成合力,种好‘饭碗田’,为填满内蒙古粮仓贡献首府力量。”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伟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郑学良

实习生:杨彩霞

新闻编辑:陈春艳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