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慢生意”对抗浮躁,艺术基因吸引商业入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6:06 1

摘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品牌这几年在田子坊落地与扩大店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田子坊的租金降了。“2010年时的田子坊,商业溢价超过当时的新天地。”多位店主这样回忆。商业最高峰也是房租最疯狂时,据说当时三四百平方米空间租金上百万元,由此也“逼退”了一批文艺工作室

做“慢生意”对抗浮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品牌这几年在田子坊落地与扩大店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田子坊的租金降了。“2010年时的田子坊,商业溢价超过当时的新天地。”多位店主这样回忆。商业最高峰也是房租最疯狂时,据说当时三四百平方米空间租金上百万元,由此也“逼退”了一批文艺工作室、画廊。

直到2019年,田子坊人气依旧很旺。“过年时,泰康路上都是人和车,我们来上班,人都走不进去。”守白工作室负责人李诗忆说,田子坊不收门票,旅游大巴就把游客一拨接一拨送过来。

艺术基因吸引商业入驻,但过于汹涌的商业热潮又稀释了艺术氛围。有段时间,田子坊被外界诟病“越来越像旅游景点”:此起彼伏的烤鱿鱼摊与奶茶店招牌、同质化的“到此一游”产品……加上受疫情影响,一些在外国游客中的口碑老店,如莲池印度餐厅、丹咖啡等坚持不下去关门了。田子坊也渐渐萧条。

几家店铺没有过多透露田子坊目前的租金。但一家文创珠宝店的店主告诉记者,这里的租金比其在浦东某商场的租金低不少。在等待国际旅游恢复期间,黄浦区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引导房东大力减免租金,希望更多小店能支撑到游客重新到来。如今,田子坊商铺入驻率达90%,平均租金有较大幅度下降,租店铺甚至可以“押一付一”,按月支付。这对一些小店店主来说,不失为一个机会。

趁着这波市场自发下调租金,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希望能引导田子坊业态进一步优化。田子坊中央区域以石库门为主,占三分之二面积;外围区域为厂房工业遗存,占三分之一面积。中央区域产权分散,且多掌握在居民手中;外围区域产权相对集中。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引导外围区域的房东成立“弄管会”,让大家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几条外围的主要弄堂先抱团,筛选引入的业态。让外围区域先调整,营造氛围,进而带动中央区域的自发调节。”田子坊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朱亮说。

一个品牌经历风雨越多,在岁月中沉淀过,就越有生命力。

“我们店采取预约制,就像老派的裁缝店一样,客人愿意花3个月等待一件婚嫁首饰。”“慕望珠宝”工作室创始人兼设计师张开丽说,他们开了线上直播,“让消费者看我们每一件作品”。镜头能放大至看到珍珠上的每一条刻痕,通过直播,让消费者读懂“慢工细作”。

“一本好酥”也在不断调整、适应消费市场。“一本好酥”曾将张爱玲的书单刻进月饼模具,被消费者质疑“华而不实”。后来,店铺配套开发了让顾客在糕点上亲手拓印《半生缘》金句的烘焙体验项目。伴着留声机里周璇的老歌,消费者亲手体验。这款开始不被看好的月饼,最终复购率竟翻了3倍。

“真正的危机不是业态更替,而是文化表达的惰性。”张开丽说,在电商与快消的冲击下,田子坊有一批坚守者正以做“慢生意”的心态,对抗外界的浮躁。

一些可喜的现象慢慢出现在田子坊各个角落:年轻设计师用AR重现石库门营造技艺,老裁缝铺转型非遗盘扣体验馆。“实体店若没有生根的心态,注定被淘汰。而我们想证明:文化底蕴与商业价值可以共存。”张开丽说。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