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就是要把这三步走好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6:41 1

摘要: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缺乏体系化的分析框架和可靠的数据基础。接下来,我就从业务背景,分析思路和具体实操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去展开,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经营分析。

我发现做财务的朋友在做经营分析最怕遇上这些问题:数据收集不全、整合错乱,分析结论无法落地等。

这些情况你是否也经常遇到?很多时候,经营分析报告看似内容丰富,实际上是很难真正指导业务决策。

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缺乏体系化的分析框架和可靠的数据基础。接下来,我就从业务背景,分析思路和具体实操三个方面一步一步去展开,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经营业绩,给大家分享一份《经营业绩分析解决方案》,它基于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提出企业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方案,可以直接应用到经营管理驾驶舱、商品管理、会员差异化运营等多个关键场景。链接放在这里,大家可以点开去参考参考:(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现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营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

为什么呢?

做经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识别新机遇与风险、实现精益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等。

问题是:

数据收集与整合困难。比如业务、财务数据是经常散落在不同系统,口径不一,这就导致难以快速整合形成统一视图;时效性差。传统分析依赖滞后报表,缺乏实时数据支撑,这就会导致决策滞后于市场变化;分析深度不足。易停留在表面报表解读,缺乏对业务动因的深度钻取和前瞻性预测,预警功能弱;没有强劲有力的系统工具支撑。没有一体化分析平台,严重依赖手工处理,效率低且易出错。

这就导致很多朋友做出来的经营分析很空、很泛,并不能真正用来指导企业决策。那么真正的经营分析要怎样去做?

下面分享我自己实践总结出的分析思路和具体步骤,手把手教会你怎么做经营分析。

那么知道了经营分析的重要性,我们该从哪些方向去分析呢?

1、四个维度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业务背景,从以下几个维度去考虑:

资产与负债:我们有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确保资产是安全且不断增值的,而不是一直在流失;盈利情况:主要看收入有多少?成本和费用是否合理?利润目标完成了多少?运营效率:我们的投资有没有产生应有的回报?资金周转得快不快?就像看库存是不是积压太多了,需要想办法盘活;风险控制:比如负债率是不是太高?现金流能不能准时还上债?还要提前预警,别让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此快速调整决策。

2、分析方法

1)对比分析: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比目标:看利润、收入等指标是否完成了年初预算;

比同期:和去年同时期比,看是增长了还是下滑了;

比先进: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对标,找到差距。

2)结构分析:看组成成分。比如分析成本结构,看看哪项费用占比最高,有没有压缩空间;看资产结构,判断我们的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3)趋势分析:看时间线上的变化。关注关键指标(如收入、利润额)的折线图走势,是持续向上、平稳还是下降?以此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4)比率分析:关注核心比率。例如净资产收益率(ROE),看国有资本的赚钱效率;资产负债率,评估我们的偿债风险和财务杠杆是否安全。

5)钻取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如果发现公司整体利润下滑,就层层下钻,查看是哪个子公司或哪个业务板块拖了后腿,精准定位问题根源。

接下来我就以我之前做过的一份国资经营分析案例去给大家一步步讲解。

1、数据收集

第一步就是收集要分析的数据。

经营分析需要的数据主要包括各业务部门及子公司定期上报的财务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

通过统一的ERP系统或是BI系统进行汇总,确保数据源的统一和及时性

2、数据处理数据清洗与标准化。财务人员会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剔除异常值、纠正格式错误,并按照统一的会计科目和口径进行标准化处理,保证数据可比性。数据整合与建模。清洗后的数据被导入数据仓库,通过ETL工具进行整合;随后,在BI分析平台中建立多维数据模型,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关联。3、可视化图表制作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BI工具来生成可视化看板,比如我这里用到的是FineBI,可以直接拖拽指标一键生成可视化图表,并支持按组织层级(如集团-子公司-业务线)进行数据钻取,可以实现对资产、盈利、效率、风险等多维度的动态分析。

这套看板可视化图表我也整理成了模板,适用于财务管控、经营决策会议等各种场景,方便各部门同事和领导实时掌握企业整体、和各个子公司的经营动态,模板的链接放在这里,修改参数就能使用:(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看板搭建好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从看板图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司财务结构变得更加稳健。

举例来说,从资产负债率看:从2月的66.57%下降至3月的64.64%。这意味着公司每100元资产中,由负债形成的部分减少了,自有资金的部分增多了,偿债风险降低,财务基础变得更加健康牢固。

如果想具体了解资产负债风险情况是哪个子公司出了问题,我们可以直接点击图表上的数据,就能实时掌握这个子公司的数据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对子公司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鑫耀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45%,远低于盛康公司的72%,这说明其财务结构更为稳健,债务风险可控。而盛康公司的高负债率需引起警惕,需要进一步钻取分析其债务结构(如短期债务占比)、偿债能力指标(如利息保障倍数)及现金流状况。

通过这种集团-子公司-业务线的数据穿透,我们可以精准定位风险源头:如果盛康公司负债主要集中于某特定业务板块或项目,那么鑫耀对该板块的盈利模式和现金流进行专项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化解措施,以此来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主要在于用事实说话,用数据代替直觉。按照我上面分享的思路和实操,你应该能应对绝大部分的经营分析场景了。

不妨从现在开始,用这种思路重新审视你的经营动作,去分析你所在的公司的经营情况。

来源:数据分析不是个事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