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生说 | 针灸可以减重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5:54 1

摘要: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体重管理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中医能不能减重?今天,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专家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体重管理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中医能不能减重?今天,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专家就带您揭开针灸减重的奥秘——

中医认为肥胖的病因病机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同时与先天禀赋、久坐少动等密切相关。

1、脾胃失调: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湿,进而引发肥胖。可以通过刺激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代谢,减少脂肪堆积。

2、痰湿内蕴:肥胖者常有痰湿内蕴,通过针灸刺激丰隆、三阴交等穴位,化痰祛湿,可促进水液代谢,减少体内湿气。

3、肝郁气滞:情绪波动、压力大可能导致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功能,针灸太冲、内关、百会等疏肝理气,调节情绪,减少压力性进食。

4、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可能导致代谢减慢,脂肪堆积,针灸足三里、关元等可补益气血,促进代谢。

1、中脘:任脉的穴位,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功效: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减少脂肪堆积。

2、天枢: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脐旁2寸。功效:调理肠胃,促进排便,减少腹部脂肪。

3、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功效:健脾和胃,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

4、丰隆: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功效:化痰祛湿,促进脂肪代谢。

5、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功效:调节脾胃、肝肾功能,促进代谢。

6、关元:任脉的穴位,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功效:补益元气,调节内分泌,促进脂肪代谢。

7、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肘横纹尽头。功效:清热利湿,促进代谢。

8、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腕横纹上2寸。功效:调节胃肠功能,抑制食欲。

9、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功效:调节胃肠功能,促进代谢。

10、太冲: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功效:疏肝理气,调节情绪,减少压力性进食。

11、百会:督脉穴位,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中点。功效:镇静安神,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焦虑和失眠,帮助控制食欲。

12、耳穴(如饥点、胃、三焦、神门):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

1、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减少脂肪堆积。通过刺激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代谢。针灸天枢、中脘,调节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减少便秘和腹胀。针灸通过调节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减少食欲。

2、促进代谢:通过刺激关元、曲池等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脂肪分解。针灸相关穴位(如足三里),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提升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针灸直接刺激脂肪堆积部位(如阿是穴),可以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和利用。

3、抑制食欲:刺激特定穴位(内关、合谷、耳穴)等,调节神经系统,减少饥饿感,刺激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如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调节神经肽Y(NPY)和瘦素(Leptin)等激素的分泌,减少饥饿感。通过刺激太冲、内关等穴位,疏肝理气,减少压力性进食。

4、调节内分泌:针灸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代谢。针灸足三里、中脘等可以调节瘦素、胃饥饿素(Ghrelin)等激素的分泌,改善能量代谢和脂肪分布。提高瘦素水平,可增强饱腹感;降低胃饥饿素水平,可减少饥饿感。

5、调节肠道菌群:针灸足三里、天枢等可改善肠道微生态,改善能量吸收和代谢,辅助减重。

6、调节神经系统:针灸百会、太冲等,可调节神经系统,通过抑制食欲、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等方式帮助控制体重。

1.He Y, Yang K, Zhang L, Zhan M, Xia XW, Wang HF, Xie Y, Huang L, Yang N, Zheng YL, Yang H, Ying-Ning, Sun JY, Yang YJ, Ding WJ. Electroacupuncture for weight loss by regulating microglial polarization in the arcuate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Life Sci. 2023 Oct 1;330:121981.

2.Fumagalli M, Landgraaf RG, Schiavi-Lods NN, Golcea SS, Büller HR, Nieuwdorp M. Novel insights into weight loss: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 very low-carbohydrate diet-a Swiss experience. Acupunct Med. 2023 Dec;41(6):327-335.

3.Chen YK, Liu TT, Teia FKF, Xie MZ.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and the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 Aug 1;14:1218880.

4.Yao J, Yan X, Xiao X, You X, Li Y, Yang Y, Zhang W, Li Y. Electroacupuncture induces weight loss by regulating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ethylation and hypothalamic autophagy in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rats. Front Pharmacol. 2022 Oct 12;13:1015784.

5.Zhao ZM, Liu CL, Zhang QY, Zhang BB, Guo JH, Yuan AH, Cai H. Acupuncture Treatment Reduces Body Weight Possibly by Down-regulating Insulin and Leptin Resistance, and Up-regulating Soluble Leptin Receptor Level in Prediabetic Patients. Zhen Ci Yan Jiu. 2018 Aug 25;43(8):506-11.

文字/中医科 孙华

图片/张琼琼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