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从2018年7月6日开始,美对我国涉及机械、电子等工业品的首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2018年8月23日,又对我国第二批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涵盖半导体、化工产品。2019年5月10日,又对2000亿美元我国商品的
特朗普真是够自信的,号称将4月2日铭记为"美国工业重生日",甚至宣称制造业回流取得突破。
美国财长贝森特,更是同步发声要求各国不得采取贸易反制措施,并强调美国财政赤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特殊的国家优势"。
甚至威胁道,各国不应该报复,否则,贸易顺差国会失去并输掉的。
朋友们,这又是哪门子的奇谈怪论?这不是赤裸裸地霸权与双标吗?是不是,说我打你一拳,又威胁说你不能还手的,因为我老输的?
那么,这种双重表态看似强势,实则难道暴露的不是明明白白的结构性危机吗?
再看看美国自己人又是怎么说的,按照特朗普,本次的征税办法,所有贸易国关税至少是10%,不过我国上涨累进关税会超过50%。
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从2018年7月6日开始,美对我国涉及机械、电子等工业品的首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2018年8月23日,又对我国第二批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涵盖半导体、化工产品。2019年5月10日,又对2000亿美元我国商品的关税从10%升至25%,涉及消费品、食品等。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战略产业加征更高关税,其中半导体关税从25%升至50%。叠加原有税率后,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达34%以上,美国对我国关税政策采取“分批次+行业精准打击”模式,当前最高单项关税为电动汽车的100%(2024年5月生效)。
那么,美国的财政赤字是真的是优势吗?
2023年美国财政赤字率攀升至5.8%,国债规模突破3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日支付20亿美元利息。所谓"赤字优势"本质是美元霸权下的债务转嫁机制,通过美联储加息制造全球资本虹吸效应。但制造业回流数据存疑:2023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仅78.6%,低于历史均值,半导体等核心产业仍依赖亚洲供应链。
根据IMF最新报告指出,美国需每年吸引全球65%净储蓄才能维持运转。随着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体系的扩大,美元储备占比已降至58%,创1995年来新低。所以,贝森特的"反报复"要求实为维护美元循环体系,但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滑至10.8%(2023年数据),所谓"工业重生",那是缺乏实质支撑的。
所以,美国的众议员,讽刺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倒退的,打击的是美国人民每天购买的每一样东西。
由此看来:当债务经济遭遇产业空心化,单边霸权话语恐难持续。美国若不能正视结构性改革,这场"美梦"或将沦为全球经济的新风险源。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发出了关税的反制措施呼吁。也许特朗普所说的美国的美梦,正是美国噩梦的开始,朋友们,你说呢?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与数据来源:
[1] USTR Section 301关税清单(2018-2024)
[2]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关税数据库
[3] 白宫总统公告No.10105(2024/05/14)
[1] U.S. Treasury Department. Fiscal Data 2023Q4(U.S.财政部,2023Q4财政数据)
[2] Federal Reser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Report (美联储,工业生产报告)2024/03
[3] IMF Working Paper WP/24/15
[4]White andHouse.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2024/04/02
[5] BIS Annual Economic Report 2023(2023年BIS年度经济报告)
来源:雨德看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