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初代网球女神,也是教练的教练!文俪原把功夫网球的新范式带到上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5:44 1

摘要:作为央视《跟我学网球》系列教学片的示范教练、众多网球爱好者心中的女神教练,文俪原4月1日-3日来到上海,以RSPA(球拍运动职业协会)中国区教学总监的身份,给全国各地有志于从事网球教练的学员上课,并把自己开创的太极网球新范式带到上海,受到广大网球爱好者热烈反响

摘要:文俪原独创的“太极网球”体系引发广泛关注。

在短视频爆炸的当下,关于网球的教学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但在手机还没有智能化的年代,除了线下训练,期刊图画和电视节目,是大家学习网球的主要渠道。

作为央视《跟我学网球》系列教学片的示范教练、众多网球爱好者心中的女神教练,文俪原4月1日-3日来到上海,以RSPA(球拍运动职业协会)中国区教学总监的身份,给全国各地有志于从事网球教练的学员上课,并把自己开创的太极网球新范式带到上海,受到广大网球爱好者热烈反响。

网球的热潮在持续

更多的人想打球也想当教练

2024年的中国网球,完全称得上爆火一词。郑钦文在巴黎一飞冲天,张之臻、商竣程和布云朝克特不断突破,首次有了两位中国网协男选手,同时闯入男单世界前50。

在好成绩的带动下,中网、上海大师赛、武网三大赛事的观众人数与门票收入均达到历史新高。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球运动人数达到2381万,较2023年增长10.2%,预计在2029年突破3000万;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367.5亿元,较2023年增长14.4%,预计2029年可达624.9亿元。主流短视频平台上网球教学视频的浏览量同比增长107%,网球相关视频的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60%。

文俪原在给教练做动作示范。受访对象供图

看网球的人多,打网球的人多,网球教练的需求量明显提升。此次在上海鹏迈网球中心开设的RSPA教练员培训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教练员参加。他们当中有的是大学生,有的则是普通的网球爱好者。

一位打“飞的”前来的学员告诉记者,考证书是其次,更主要的是想好好教自己孩子。“我喂球的时候,她总是提出疑问,为何我喂的球和教练不一样?”这位学员说,既然这样,就索性请几天年假,考一个教练员证书,更为职业、更为专业、更为系统地教小朋友。”

球拍运动进入新纪元

助推网球教练员认证升级

据了解,目前国内常见的网球教练员证书有三类:一是ITF(国际网球联合会)颁发的证书,名额有限,门槛较高;第二就是RSPA的证书,一般分为精英职业级教练、职业级教练和初级教练;第三则是PTR证书,通过率相对较高,但分级略显复杂。

文俪原在给教练做讲解。受访对象供图

RSPA(球拍运动职业协会)原名USPTA,也就是美国职业网球协会。作为该协会的中国区教学总监和考官,文俪原介绍,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且规模最大的网球教练员培训机构,RSPA成立于1927年,面对下一个100年的新征程,在去年9月份的全球年会上,该协会决定更名,并拓宽业务范畴,在原有网球和轮椅网球基础上,新增匹克球、板式网球及壁球三大球拍类运动项目,旨在打造“全品类球拍运动职业化生态”。

文俪原介绍,RSPA认证考试包含击球技术、单人授课、集体授课、送球、握拍及笔试六项内容,学员需通过所有项目考核方可成为会员,考试结果以最低分科目定级,半年后可申请升级。

文俪原在给教练做讲解。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这两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报名教练员培训班的人数在增加,各地申办积极性也很高,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人们参与网球的高涨热情。”文俪原说,不仅有很多新人参与网球,一些已经离开网球多年的爱好者,也重新拿起了球拍,“场地的饱和度在明显提升,包括学练馆等新业态的增加,方便大家去感受网球。人们买球拍、上训练课、买漂亮的网球服装,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

文俪原指导网球爱好者。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上海鹏迈已经多次开设RSPA的培训班,受网球热潮的推动,今年的报名情况尤其好。“我们注重教练的综合能力,4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能保证培训质量。”文俪原感慨,她每年都要参与十几场的RSPA教练员培训,鹏迈的网球氛围令人很享受,“在今年报名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也只能忍痛割爱,控制参与的名额。”

太极与网球跨界融合

训练新范式贡献中国智慧

此次为期三天的培训班,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在白天亲自上阵教学的情况下,文俪原特意留出时间,在4月2日晚上加开了一堂大师公益课,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原创的“功夫网球”呈现给业余网球爱好者。

文俪原曾是中国国家网球队队员,参与制定国内首套标准化训练体系。2000年和2005年,央视曾先后播出两套网球教学专题片,身材曼妙、动作优雅标准的文俪原,给不少球友留下深刻印象,是广大网球爱好者心目中的“初代女神”。

文俪原给小球员示范指导功夫网球。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如今已20年过去,文教练英姿不减当年,一走进场地就引来一片赞叹之声。不收取报名费的这堂公益课原定两个小时,文俪原从讲解到示范,再到场地上试打,帮参与者纠正动作,一直持续到深夜10点30分,文教练用于直播的手机,不得不提前“罢工”休息。

文俪原说,她原本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2012年尝试打太极,每天站桩一个小时,坚持了100天之后,等她到再去给教练员示范的时候,发现自己脚下轻快如风。“我最早是从篮球转项到网球,脚下步伐很沉。”文俪原说,那个时候,她刚生完孩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打网球,脚步的变化令她自己都惊呆了。

文俪原辅导网球爱好者。劳动报记者王卫朋 摄影

“站桩训练能增强核心,从而增强姿势控制力,减少动作变形。太极云与网球正手击球的动力链,也有一定的共性。”文俪原在讲课时分享,太极帮助学员在放松状态下提升核心稳定性,“职业选手如费德勒的控球奥秘,正暗合太极的中正与平衡。”她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将太极“刚柔并济”理念融入自己元圆网球俱乐部的培训,学员出去比赛的获胜率提升35%。

这堂公益课的50个名额一经放出就被“秒杀”抢空,甚至吸引了鹏迈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智利的外教驻足聆听。经过简单的尝试,不少参与者感叹,过去拼命发力却动作僵硬,现在懂得“松而不懈”,击球反而更有力、更精准。

文俪原计划今年9月携太极网球亮相RSPA年会:“中国文化太博大精深了,这是中国文化与现代运动的交融。我们以公益形式推广,让世界看到中国智慧。”

头图为文俪原。受访对象供图

来源:劳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