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采社区聚集了赫哲族、朝鲜族等七个民族的居民,在社区党总支部带领下,邻里和谐,亲如一家。大家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彼此照应,互相温暖,其乐融融。
走进同江市兴华街道文采社区“红石榴驿站”,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挂满各民族“全家福”的笑脸墙,温馨感扑面而来。
文采社区聚集了赫哲族、朝鲜族等七个民族的居民,在社区党总支部带领下,邻里和谐,亲如一家。大家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彼此照应,互相温暖,其乐融融。
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里,文采社区如何做到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共管共治?答案就藏在他们的用“心”服务之中——以党建“红心”引领居民“同心”,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在文采社区,用“心”服务、有事“商量”的基层治理理念,不仅是一套社区善治的“密码”,更是在党建引领下,筑牢边疆稳定根基的生动实践。
初心领航:党建为魂,红线穿引
9月6日下午,在文采社区“红石榴驿站”,一场特别的“双语微课堂”正在进行,赫哲族老党员吴彩云用民族语言和汉语,为几位老年人解读“九三阅兵”的意义和政府最新惠民政策,话语亲切,通俗易懂。
“以前听社区干部宣讲政策、普及法律,常常是听得云里雾里的,现在好了,社区用咱自己的话讲,一听就明白了。”赫哲族居民葛大爷听得仔细,悟得真切。
“居民之家”常有外人前来“打卡”
文采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冰鑫告诉记者,吴彩云大妈是社区里非常受欢迎的人,她经常向邻里宣讲安全、防骗、反诈等方面常识,随时随地解答居民涉及民生和个人权益的政策、法规。“她讲得入情入理,居民听得入脑入心。”
文采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城乡居民混居,社区有党员37人,有常住居民2700多户47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0多人。
针对辖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党员数量相对少的特点,文采社区在党员中开展了“初心领航”工程,让每一名党员都发挥出“引领一条线,影响一大片”的作用。其中,文采社区创新开设的“双语微党课”活动,让每名党员轮番登上讲台,用各自朴实的话语,将党的理论和声音传递出去,让居民“听得懂、记得牢、传得开”。而由党员领办的“城乡结对认亲”活动,则让来自不同乡村、不同民族的群众围坐在一起,分享家乡的党史、民俗,在情感交融中强化了“五个认同”。“在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只有做实做细,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张冰鑫深有体会。
“红石榴驿站”就是文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集政策宣传、议事协商、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红线”与“核心”。正是这条党建“红线”,穿起了社区治理的千头万绪,为稳边固边注入了最强大的组织力量和思想根基。
社区提供的共享直播间,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
匠心治理:精织网格,共建家园
“小刘,我家楼上的暖气管好像有点漏水,你快帮忙看看!”接到居民电话,“石榴管家”小刘立刻赶了过去。作为“党员网格员”,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联络员,小刘和她的同事们就是社区里的“万事通”和“活地图”。
检查完情况,小刘一边安抚居民,一边按照社区的“民情收集”模式迅速将问题上报。不到半小时,物业维修师傅就带着工具赶到现场。这就是社区高效的“五办模式”(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代您办),这种模式让社区对待居民的诉求由被动答复转化为主动服务。
社区治理如同“绣花”,一针一线皆是功夫。张冰鑫告诉记者,文采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7个“大网格”118个“微网格”,像小刘这样的党员“石榴管家”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收集信息、反馈意见。
遇到停车难、环境改造等“大事”,则通过“石榴议事厅”“红色圆桌会”等平台,邀请各族居民、商户、物业、共建单位一起“商量”,而“商量”的结果是“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在文采社区,民生问题解决率达95%以上,“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共商量”的治理理念已成为社区共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唱支山歌给党听”
同心服务:暖流万家,和美与共
为了让服务更加可感可知、可触可及,文采社区还加强了阵地改造力度——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居民之家”。
走进这个“家”,一股浓浓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这里精心规划了18个功能室,既有彰显民族韵味的民族风情活动室、民族团结技艺小屋,也有满足日常休闲的图书室、棋牌室、台球室、舞蹈室和儿童乐园。
张冰鑫笑着说:“这里一天到晚都充满欢声笑语。像棋牌室、台球室和舞蹈室,居民们都老早赶来‘占位’。”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是社区党组织精心筹谋的“顶层设计”。记者看到,文采社区“居民之家”的布置,展现的是社区“籽籽同心聚文采,五心筑梦幸福里”的党建品牌内涵,即“初心、连心、同心、齐心、暖心”的“五心”服务理念。
理念的温度,最终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来传递。
“技艺小屋”
张冰鑫举例说:“就拿民族团结技艺小屋来说,我们专门邀请手工编织老师驻点,课程精准面向家庭主妇、全职妈妈以及有增收需求的特殊群体,不仅手把手教,还会帮大家对接销售渠道。”这份贴心服务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社区里一位特殊群体学员靠着一年来踏实学手艺、做编织,为家庭增收了近2万元。
如果说技艺小屋编织的是增收梦,那么棋牌室里收获的就是邻里情。社区不仅为居民准备了多种棋牌,还不定期举办象棋友谊赛、扑克挑战赛。一来二去,竞技添了乐趣,更让居民们在棋盘互动、牌局交流中增进了邻里间的情感。
正是在这一盘棋、一杯茶、一句家常里,打破了陌生的壁垒,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文采社区的用“心”实践,让党组织强了起来、民族亲了起来、民心暖了起来、治理活了起来。
社区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2024年,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六共”互嵌式示范社区烫金牌匾挂在文采社区大门口时,张冰鑫欣喜之余感慨良多:“我们不只是要打造一个让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感受暖心的‘居民之家’,更要构建一处让每一位住在这里的居民都离不开、都愿意来的精神栖息地。”
一个社区的善治,是边疆安宁的缩影。在同江这座边境口岸城市,社区的和谐稳定,就是国门的和谐稳定;社区的每一个“幸福满格”,都是强边固防大棋局中的一个坚实的“棋眼”。
来源:黑龙江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