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赌这一次,雷军不会塌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5:50 1

摘要: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上撞上水泥桩后起火,直接导致车内三名女性遇难。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上撞上水泥桩后起火,直接导致车内三名女性遇难。

这件事引发了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广泛质疑。

但是两天以后,这一新闻还没有爆发出来,小米老总雷军在武汉大学忙着拍摄小米汽车的宣传片。

事故曝光以后,小米股价单日跌幅达到5.59%,市值直接蒸发800多个亿。从市场反馈的效果来看,对小米汽车业务前景的担忧显著加剧。

很多人都在说,雷军要塌房了。

这一次事故发生以后,雷军和小米都进行了一些应对。4月1号雷军公开表示痛心与自责,并承诺配合调查并且安抚家属

随后小米发布了这一起事故的时间线,强调自主驾驶仅为辅助功能,驾驶员需全程保持注意力,但是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消除公众公众的疑虑。

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很大程度上在于此前雷军高调宣传小米汽车的电池防护技术,只是没想到事故发生以后形成的强烈的对比。

他因为流量尝到了甜头,最后也因为流量被反噬。

雷军的个人形象曾为小米的品牌加分,但是在这次,他的人设面临崩塌,面临考验。

其实雷军只需要做到三个绝不,守住关键底线,就能够免除塌房的危险。

第一绝不推卸责任,绝不会把事故归因于用户操作不当或者竞争对手抹黑,即便是属实也需要委婉表达。

当前的自助驾驶辅助驾驶面临伦理上的一些争议,并且在技术上尚未成熟。

作为小米的形象代言人,勇于承担责任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在之前因为流量,他获得了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多重肯定,但如果遇到事故,风头浪尖上选择沉默,民众是不会认可的。

所以面对这一事件,雷军本人或者核心高管团队应该开诚布公,直接和遇难者家属沟通,提供心理抚慰,经济补偿,并承诺无条件配合调查,绝不可推卸责任。

这是主动担责,并且是超越法律框架的诚意表达。

第二,绝不回避技术真相。

如果确实存在设计缺陷,应该第一时间承认并且召回,而不是用公关话术来掩盖。

联合第三方权威机构公开调查事故原因,甚至实时直播关键检测的环节,用透明来消解阴谋论。

如此,这场事故也许会成为小米汽车营销的一个积极导向的转折点。

第三,绝不低估公众情绪。

避免高管言论当中出现“个别案例”、“概率问题”等冷冰冰的表述,始终需要传递对生命的敬畏。

对于舆论场要高频次统一口径的信息发布,每日更新调查进展,避免信息监控引发猜测。

比如公布事故车辆的行车记录行车数据记录的关键数据,用事实回应车门是否锁死,NOA系统是否失效等核心争议。

同时针对车门是否反人性化设计、接管时间是否过短等技术争议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由工程师而不是公关部门出面解释设计逻辑,避免技术黑箱。

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构建安全信任的品牌形象。

公司可以尝试发布小米汽车安全事故统计技术改进案例,甚至主动披露未造成伤亡的小事故细节,树立不回避问题、注重安全的形象。

小米无论是做手机也好,还是做汽车也罢,擅长利用流量营销,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这一次被流量反噬,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高调宣传,也让自己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雷军和小米的生命力才能更加长久。

来源:老张侃诗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