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到了9月份,随着市场情绪的整体降温,前期涨幅明显的科技股也成了调整的重灾区,像前期表现突出的科创50、芯片及人工智能等代表性的成长方向,在9月初的短短几个交易日调整幅度就达到10%以上……
刚过去的7-8月份,在略显亢奋的市场氛围下,科技股表现得一马当先。
而到了9月份,随着市场情绪的整体降温,前期涨幅明显的科技股也成了调整的重灾区,像前期表现突出的科创50、芯片及人工智能等代表性的成长方向,在9月初的短短几个交易日调整幅度就达到10%以上……
一、科技股行情走完了吗?
面对猝不及防的市场调整,很多投资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不是去抄底,而是在想科技股行情走完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下下面这张图:
数据截至:2025年9月4日
该图列出了沪深300成长和沪深300价值指数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路径图,大家可以看到自2019年以来,价值和成长两类风格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跷跷板状态:
2019-2020年成长风格强,价值风格弱;
2021年是过渡之年,价值和成长两类风格轮番表现;
2022年-2024年8月价值风格强,成长风格弱;
2024年9月-2025年6月算是市场风格的过渡时间,成长和价值两类风格的相对强弱并不十分明显;
2025年7月-至今,市场风格快速切换至成长,价值大幅走弱,成长大幅走强。
应该说,上述对价值和成长相对强弱时间划分应该是非常符合大家对市场的直觉的。然后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近期成长大幅走强价值大幅走弱,但目前来看成长风格整体仍在相对低位,价值风格仍在相对高位。按照过往某一类市场风格的演绎往往持续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成长风格行情大概率还没结束,甚至可以说是成长风格行情可能才刚刚开始,在经历快速的市场调整过后,成长风格有望再一次迎来春天。对于很多前期在成长方向欠配的投资者而言,这次调整可能是上车成长板块的好机会。
如果成长板块的行情没有走完,那么科技股的行情大概率可能也没有走完。
这是因为, AI产业链作为本轮成长风格的主线似乎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像今年以来的不少热门方向如人形机器人、CPO、国产算力及半导体等方向均有AI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将本轮行情与十年前的“互联网+”行情做对照了。
如果略微感性一点,我非常认同景顺长城科技创新三年定开(009598)的基金经理郭琳在最近刚披露的半年报中写下的一句话:
【郭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5-10年最强alpha的产业方向。
至于在具体的科技股投资方向上,郭琳则主要分享了AI产业链及自主可控这两大方向的投资机会。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面对市场近期的调整,很多科技股投资者难免感到担心,我想上面的分析有望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打消投资者对后市科技股行情的疑虑。
二、借基布局科技股,选择其实蛮多
说完了未来科技股的长周期投资机会,接下来就是借基布局了。客观来说,投资者在这一块的选择其实挺多。
如果大家选择指数投资,那么市面上有各种琳琅满目的科技宽基及其细分行业主题指数,大家可根据自身对科技行业的认知在这些指数中进行搭积木;
如果大家不希望在科技股投资上那么亲力亲为,则强烈建议大家考虑主动投资。这是因为科技股作为成长股中的代表,在投资上可是不少基金公司的拿手好戏,今年相信大家已经了解过很多基金公司的科技投资战队,我此前也给大家介绍过一些,比如4月初同大家介绍的景顺长城科技军团(逆势播种科技股,正当其时),就很令人印象深刻。
这几天我偶然翻阅到景顺长城总经理康乐在景顺长城基金:护航科技创新,穿越周期筑根基中做的分享,当中关于科技股投资团队建设,提到两个细节还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
(1)早在十余年前的2013-2014年,景顺长城就看到了科技股投资领域的长期投资机会,并进行相关产品及人员的布局。像景顺长城科技股投资团队的代表人物杨锐文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坚持科技股投资并持续到现在的,他于2014年10月25日开始担任景顺长城优选的基金经理并持续至今,尽管这些年来科技股行情有过波折,但杨锐文始终坚持科技股投资不动摇,并在定期报告中不断给我们注入对科技股的信心,让人心潮澎湃,这一点我在当时四月初的文章中就此做了提及。
(2)2021年以来景顺长城加大了科技股投资的投入力度,将对科技领域有见解、有兴趣、有资源禀赋且科技类股票持仓较多的基金经理整合组建为景顺长城科技军团,持续加强科技投资能力建设。截至2024年末,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成分股作为科技标签统计,景顺长城基金持有科技类股票规模达831亿元,占公司整体持仓规模比例44%,不得不说这个持仓比例数据还是挺夸张的,足以反映景顺长城基金对科技股投资的重视以及在科技股投资上的口碑(毕竟公募基金的资产端是持有人给的)。
说到科技股投资的口碑,我特别看了下业绩。根据公开信息,景顺长城科技股投资军团目前共有杨锐文、董晗、张仲维、詹成、周寒颖、农冰立、孟棋、江山、乔海英、郭琳、曾英捷和刘力思等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各自代表作近一年的业绩是下图这样的:
数据区间:2024年9月3日-2025年9月2日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景顺长城科技投资团队各位基金经理的代表性产品过去一年基本都大幅跑赢了业绩基准。上述这12只产品过去一年的平均收益为81.93%(截至9月2日),大幅领先于同期各产品业绩基准33.89%的平均收益,不得不说,科技股投资真是景顺长城这些在科技股上长期进行深耕的投资团队的拿手好戏。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江山管理的景顺长城稳健回报(001194)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80%,而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010350)过去一年的涨幅在130%以上(截至9月2日)。(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4.61%、32.93%)
三、盘盘景顺长城的12位科技股基金经理吧
单通过看业绩让我们配置这些科技股基金经理还不够,我们还得了解这业绩的背后。
关于景顺长城的科技股投资团队的整体特点,此前远川投资的景顺长城的科技投资:走在产业里,买在叙事前和点拾投资的景顺长城科技军团:不断扫描产业版图的地质勘探者两篇文章对此做过非常详细而具体的展开。
总体来说,景顺长城对于科技股的投资是扎根于产业的基本面投资,自下而上选股是基础,结合自上而下对产业趋势的判断。我们看到,景顺长城自2022年以来先后发布了关于新能车、半导体及AI产业的科技洞察报告,而且这三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智能化是新能车的下半场、国内芯片产业将崛起及AI赋能千行百业景顺长城科技洞察”获取,相信这会对大家了解科技股投资大有裨益。
至于这12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特点,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同,大家最容易观察到的是各位基金经理在行业集中度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景顺长城科技军团12位基金经理的最新行业配置
数据来源:基金中报,表格中采用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021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曾英捷\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011328)及乔海英管理的景顺长城医疗健康因基金合同约定在新能车及医药板块外,其他十位基金经理中:
(1)农冰立、刘力思、郭琳、江山、张仲维及孟棋六位基金经理的行业配置比例是相对集中的(TMT方向);
(2)董晗、杨锐文、詹成和周寒颖四位基金经理的行业配置则相对分散,最新单一行业配置比例基本不超过20%。
第一类基金经理得益于行业配置相对集中,其表现出了更强的业绩爆发力。
像今年以来业绩表现靓眼的江山(景顺长城稳健回报)、景顺长城品质长青(010350)和景顺长城优质成长(张仲维)三位基金经理凭借着在二季度光模块及PCB的市场低位增持相关个股而实现优异的业绩。
之所以两位基金经理能对市场表现出如此强的敏锐度,是因为这两位基金经理长期对人工智能产业保持着深入的跟踪。
像江山作为TMT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早在2023年年初人工智能产业爆发之初就关注到并配置该板块了(一位比较有特色的科技股基金经理),这也为他当时所管理的基金产品贡献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另外江山也是一位很坦诚的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为他对海外AI算力链(光模块)短期看好的巨大变化而感到“羞愧”,这表明他是一位愿意及时承认错误并修正观点的基金经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股投资上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灵活性,正因为此近期市场对江山的关注度明显升温。
而农冰立作为有着丰富卖方从业经验的科技股基金经理,其早在工银瑞信任职期间经理期间就通过优秀的业绩证明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在入职景顺长城基金后,其代表作景顺长城品质长青(010350)同样非常出彩,不仅今年表现突出,而且去年也大幅上涨41.62%(同期业绩基准上涨14.41%),至于任职期间他业绩表现得这么好的原因,除了很好的把握了光模块在各个阶段的投资机会外(今年二季度大比例增持光模块),还很好把握了泡泡玛特这样的新消费公司带来的投资机会。农冰立自2024年一季度就开始连续重仓泡泡玛特至今,为基金产品带来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科技股基金经理还这么懂新消费,这并不容易。
数据区间:2023年7月6日-2025年9月4日
至于张仲维,作为一位资深的科技股基金经理,他早在2018年就开始管理人工智能主题基金,自2023年11月他开始管理景顺长城优质成长(000411)这只产品后,就开始连续重仓持有优秀的光模块个股至今(在新易盛上连续重仓七个季度),为产品贡献了非常不错的收益,今年二季度他还增持了部分PCB个股。得益于张仲维对AI板块的深刻认知,他管理的景顺长城优质成长(000411)在去年同样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2024年全年上涨32.15%,同期业绩基准上涨14.32%)。
再说到第二类注重行业均衡的科技股基金经理,像杨锐文、董晗、詹成和周寒颖几位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
杨锐文和詹成两位分别在2014年10月25日和2015年12月29日就开始分别管理景顺长城优选(260101)和景顺长城品质投资(000020)两只基金产品了,他们均在长期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像杨锐文最为大家所知的就是满怀热忱的在定期报告中与投资者事无巨细的分享自己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看法,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中国科技行业未来发自内心的看法,这是过去几年略显艰难的市场中一股不可多得的正能量。
至于董晗,不仅管理的景顺长城景气优选(017639)业绩不错,还与其他同事管理多只知名度颇高的“固收+”产品,目前其主要看好新能源、半导体和国家安全配置方向。
而周寒颖作为长跑型选手,认为“红利+优质成长”哑铃型策略,仍是做多波动率以及对抗市场不确定性的不错选择。下图列出了她管理的景顺长城成长之星的业绩表现,安然度过了过去几年熊市后并于近期持续创出了任职以来的新高。
数据区间:2020年5月21日-2025年9月4日
最后,简单说下今年取得优秀业绩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乔海英,她在景顺长城医疗健康(011876)半年报中对今年创新药板块爆发的看法是:
【乔海英】在连续下跌四年以后,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迎来罕见的高景气周期,这轮行情绝非简单的行业轮动或主题投资,而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历经十年沉淀后的集中爆发。
四、写在最后
市场波动是常态,我们处在这个市场中要学会与市场波动和解,不要因市场波动而影响自己的投资决策。而且,往往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往往意味着出现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我相信近期的市场也不会例外,希望能够大家能够冷静以待,积极寻找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
我坚信,这次波动过后,科技股依然会是主线。这篇文章中我们集中回顾了景顺长城旗下系列科技股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无论是对于追求锐度的还是追求细水长流的投资者,相信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满意的选择。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所涉个股仅做展示,不代表任何推荐或者建议。
来源:大马哈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