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慈欣在小说中安排章北海逃跑,被三体粉吹捧为保留人类种子的英雄,一个英雄却连到中转站的各种准备都不做,这叫英雄?看看刘慈欣是怎么写的。
刘慈欣对章北海的描写本质是黑化中国军人,尤其是政委,毕竟西方没有政委这个身份,这是社会主义军队中的特色。
刘慈欣在小说中安排章北海逃跑,被三体粉吹捧为保留人类种子的英雄,一个英雄却连到中转站的各种准备都不做,这叫英雄?看看刘慈欣是怎么写的。
燃料。
航线上的情况还不明了,但已经探明的至少有两片星际尘埃。 阻力。 当然,穿越之后,飞船的速度将被尘埃阻力降至光速的千分之零点三。
这时距目标星系NH558J2还有十多光年,最后到达需要六万年左右。 那就是永远到不了。 飞船也许能到,但船上的生命到不了,即使冬眠系统也维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除非…… 除非在尘埃中保持速度,或在穿越后加速。 可是燃料不够。
燃料不足的问题,怎么章北海一开始意识不到?怎么逃跑都不知道要事先准备吗?一个政委竟然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你说刘慈欣是在歌颂还是在黑化?
对于解决燃料的问题,刘慈欣继续黑化章北海,他这么写道:
“往一到两艘舰上集中人员?”东方延绪又说,这时,有声语言的作用只是引导目光交流的方向。
不可能,人太多了,生态循环系统和冬眠系统都容纳不了,现有的容量即使再增加一点人都是灾难性的。
“那么,现在明确了?”东方延绪的声音又在空旷的白色空间中响起,像是沉睡中的人偶尔发出的梦呓。
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
刘慈欣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让一部分人死,死了这部分人就能让人类这个种子活下去了吗?这燃料就能飞到中转站了吗?这些人能活2000年到达那里?三体粉又要跳出来称,他们的子女可以到达。你真的确定吗?在这样封闭失重的空间里如何能保障这些人正常的生育和繁衍?如何能保证飞船就没有故障地运行2000年?
为了让一部分人死,刘慈欣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武器,他这么写道:
次声波氢弹。
每艘舰都装备了。
用隐形导弹发射,很难防御。
三人的目光暂时分开了,他们的精神此时都已到了崩溃的边缘,需要休息。当三双眼睛再次互相对视时,目光又变得飘忽不定了,像三点在风中摇曳的烛火。
太邪恶了!
我们变成魔鬼了!
为了保证获取燃料,只杀死同类,又不污染食物资源,刘慈欣想出了次声波氢弹。这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却是伪科学。
提醒一下刘慈欣和三体粉,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其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太空是近乎完美的真空,声波无法传播。
这玩意儿在太空里用不了,为什么要配备这种武器呢?这是什么样脑回路的作者能想出来的情节?这就像让一个哑巴骂人,他能伤害到谁呢?刘慈欣所谓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原来是对科学的无知啊!
刘慈欣描述氢弹爆炸产生的EMP使“自然选择”号舰体像蝉翼般振动起来,并将振动能量转化为次声波。
然而刘慈欣搞错了一个概念,EMP是电磁现象,主要影响电子设备,通过感应电流烧毁电路。它不会直接导致宏观物体比如巨大的飞船舰体产生机械振动,不会将EMP的能量转化为机械振动即所谓的次声波,并以此杀伤人员,这种缺乏能量转换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想象力,不是科幻小说应有的底色,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刘慈欣还煞有介事地称,飞船穿越星际尘埃后,速度会从0.1c降至0.0003c,即光速的千分之零点三。
提醒一下刘慈欣和三体粉,星际介质确实存在,但其密度极其稀薄,平均每立方厘米约1个原子,尽管在0.1c的高速下,尘埃和原子的撞击会产生阻力并造成侵蚀。但计算表明,这种阻力效应极其微小,需要上万甚至上百万年才能显著减速一艘大型飞船,绝不可能在一次穿越后速度就下降三个数量级。可见刘慈欣的科学素养是多么的无知。
如此让人看不下去的科幻小说,为什么会被无数无知的三体粉捧上天呢?还是那句话,因为雨果奖册封,老外册封的东西,哪怕是糟粕,在三体粉眼里也是圣旨,毕竟他们本质是香蕉,而刘慈欣不过是西方黄祸论相中的急先锋。
来源:百科阅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