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篆刻家·陈师曾,为鲁迅治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3:14 1

摘要:陈师曾(1876-1923年),名衡恪,号槐堂,别署朽道人,江西义宁人,是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的儿子,也是吴昌硕的得意弟子,对金石书画都有很高的造诣, 极为齐白石所钦佩。齐氏的书画篆刻,受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陈师曾(1876-1923年),名衡恪,号槐堂,别署朽道人,江西义宁人,是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的儿子,也是吴昌硕的得意弟子,对金石书画都有很高的造诣, 极为齐白石所钦佩。齐氏的书画篆刻,受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俟堂

关于“俟堂”这方印,鲁迅在1916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记道:“陈师曾贻印章一方,文曰”俟堂”。许寿裳曾经问鲁迅为什么要陈刻“俟堂”二字,鲁迅回答说:“因为陈师曾那时送我一方石章,并问刻作何字。我想了一想,对他说“你叫槐堂,我就叫俟堂吧”。

许后来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我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这“俟”字的涵义,那时部里的长官某颇想挤掉鲁迅,他就安静地等着,所谓“君子居易以俟命”也。”

由此看来,这方印章还蕴含着鲁迅先生对旧社会那批专事倾轧的官僚们的蔑视。后来鲁迅将自己所嵬集到两汉和六朝的碑版,砖文和画像等拓本数百种,编成集子,就题名为《俟堂专文杂集》。

“会稽周氏”一方“会稽”两字笔画繁复、“周氏”两字笔画却很少,很难处理。但这里右侧笔画虽多,却能自具疏密,略无闷塞之感;左侧笔画很少,他用了一二处粗重的笔画,便使两侧得到平衡。整方布局就如前人所说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其章法之妙,可见一斑。

会稽周氏

周树所藏

“会稽周氏收藏”和“会稽周氏藏本”两方是木质印,是由陈师曾篆写后,请另一位篆刻家张越丞代为奏刀的。这两印刻得古拙生动,饶有金石气息,简直看不出是刻在木头上的,可见其刻印工力也是极其深厚的。

会稽周氏收藏

会稽周氏藏本

陈师曾的篆刻是向吴昌硕学的,但他只取老师篆刻的神味而不袭其貌,能自具面目。他的作品用刀生辣而又含蓄,布局疏密有致而时有巧思。

来源:行简放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