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都死了,古镇民宿还怎么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3:29 2

摘要:近两年,古镇「降温」明显。截至2025年7月,全国古城镇旅游项目公司中超三成陷入清算、吊销或停业困境,人造古镇是「重灾区」;在古镇开店的民宿面临入住锐减,经营艰难。

全国究竟有多少古镇?

《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提到,当前我国共有古镇、古城约2800座,几乎每个县都标配一座古城/镇。

近两年,古镇「降温」明显。截至2025年7月,全国古城镇旅游项目公司中超三成陷入清算、吊销或停业困境,人造古镇是「重灾区」;在古镇开店的民宿面临入住锐减,经营艰难。

编辑部采访了6位在古镇经营的民宿主,一起探讨:

2025年,我们为什么不爱去古镇了?

古镇民宿能否另辟蹊径,找到一条「新的路」?

「在(江苏苏州)木渎古镇扎根快十年了,近五年游客人数,看似在节假日没有减少,从全年看,下跌非常明显。另外一个随之下滑的是消费力。原先周末需要肩碰肩的场景很少能看见了;5元的豆腐花小吃从人均一份,变为5个人买2份,多要几把勺子分着吃……」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整体游客的数量是有所增加的,今年据说会突破3000万。但是,留宿客人也明显减少,更多是一些低消费客群。」

「(浙江宁波)前童古镇30%下降肯定有,商户都有关店抵制的冲动了。」

南浔古镇@囿舍

2016年前后,受周庄、乌镇等成功案例带动,古镇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短短数年新增超2800座古镇,其中不少现已沦为「空城」。据《新京报》公布数据,文旅企业更为严峻:全国27,000余家古城镇相关企业中,近40%处于清算、停业或歇业等异常状态,行业整体面临严峻挑战。

古镇项目中,有因为各种原因挂科的。例如,湖南常德桃花源古镇,曾借背靠桃花源景区之势吸引大量投资,在投入50亿元运营八年后,于2024年陷入严重经营困境。

2016年开业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高峰时期单日游客量一度高达十余万人次,不到4年,商户纷纷撤离,园区陷入荒废,于2019年暂时关闭并于次年启动拆除。

一些「古镇优等生」也不得不面对游客量下滑的现状。

2025年3月,苏州周庄古镇一家汉服体验店店主「周庄小张」发布视频称其店铺连续三天0营业额,引发舆论对古镇旅游衰退的广泛关注。这并非孤例——据昆山文旅局数据,周庄在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量较2023年下降近20%。

即使是「古镇第一IP」乌镇,多年来不间断的创新升级,也难挡游客量下滑之势。据中青旅披露,2024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743.38万人次,同比减少3.71%,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918.26万人次缩水近200万人次。

采访中,民宿主们直言不讳——

「太景区化了。」

「古镇去过两个就不想去第三个了,因为都长得差不多。」

「导致古镇衰退的最大因素,我觉得是人的消费需求改变了(当然,人群年龄结构也在变)。人们需要的是建筑的时间感和现代体验内容的新鲜感的交融,而不是仿古建筑和同质化严重的小吃街。」

筱驻文旅创始人钱程感叹,「全国古镇最致命可能是一点——同质化,毫无在地文化差异性。」

十多年间,全国各地高频上马古镇项目,游客总量并未同步增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研显示,51.3%的游客认为各地古镇存在较高相似性,38.5%的人则认为它们「非常相似,缺乏独特之处」。《光明日报》指出,古镇「查重率」高达99%,沦为「披着古镇外衣的小商品城」。

据天眼查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12月26日,全国多地已有几十个古镇、古城背后的开发企业已出现注销或撤离现象,覆盖南北多个省份。

有的因缺乏历史底蕴与文化载体,被游客质疑「查无此城」,如河南的曾国古城;有的因业态单一、运营薄弱而陷入「空城」窘境,如安徽宣城的水东古镇;更有些项目已实质停摆,如济南长清区的宋风古镇,已成为杂草丛生的「烂尾」景区……

「同质化太严重,每个古镇必定有臭豆腐。明明有本地传承百年的前童三宝:豆浆、油豆腐、香干,这几年(前童古镇)也还是被臭豆腐攻陷了,真是可悲。」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以「关中民俗」作为核心卖点,实际经营中依然充斥着烤串、摔碗酒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商品批发。当地村民直言不讳,「除了名字还带‘白鹿原’,这里跟真正的关中文化没啥关系。」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携程

从建筑风格到业态布局,从特色小吃到零售商品,「复制粘贴」式的开发模式导致众多古镇陷入「千镇一面」的尴尬境地。

「感觉现在的古镇就是夜市+商业街,空有一个仿古建筑的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也没有审美。」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研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过度商业化」已成为当前古镇最突出的问题。

产品单一化,也是古镇折戟的原因之一。

以周庄古镇为例,仅0.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密集分布着50余家「万三蹄」专卖店和30多家汉服租赁店。

过度集中的业态不仅削弱了古镇的吸引力,也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说道,「逛了半天,卖的东西都差不多,除了蹄髈就是汉服。」

2025年,多地古镇民宿经营数据呈现下行趋势。

台儿庄古城五一接待游客同比2024年降15%、较2019年降30%,民宿均价从400元/晚降至250元/晚,部分临河民宿入住率不足50%,高端民宿推套餐收入仍降20%。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同里古镇,2025年春节民宿入住率低于40%,降价也难扭亏。

古镇游降温,古镇里的民宿面临更大压力:还能找到哪些「新活法」?

① 在有限空间里,无限激活在地文化,让在地化更具象:看得见、吃得着、记得住。

「古镇里的张石铭(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旧宅,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与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中式建筑里有西式洋楼、欧式舞厅,我们的民宿空间设计也有意加入了一些欧式元素,向这段历史致敬。」

宿之极·南楼春晓度假民宿

位于南浔古镇的宿之极·南楼春晓度假民宿,是一座近400年的老宅建筑,民宿结合了南浔本土文化,各处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典故的手作器物作为点缀。

红色的悬浮楼梯的扶手做成船桨造型,蕴含江南水乡的元素

创始人汤学胜表示,「民宿在古镇里扮演的角色,我认为更多是体现在地文化,是让传统的的风景和文化有一个落脚点,在这个基础上,民宿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度假体验感。」

「我们民宿的入住欢迎茶是南浔三道茶,早餐是南浔特色双浇面和小馄饨,伴手礼用了南浔特色的定胜糕……就是想借助这些细节,把更多在地文化展示出来。」

宿之极·南楼春晓度假民宿

筱驻文旅创始人钱程力荐:「黄山呈坎的澍德堂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让建筑生命得以延续,通过民宿空间看到古镇的缩影。」

澍德堂创始人苏彤在永兴湖畔收了7栋老宅,打造出澍德堂。「住进湖畔的徽州老建筑,与民居为邻,这种沉浸式的美好体验,会让人对呈坎念念不忘。」

澍德堂@携程

「民宿应该是古镇的文化翻译官和情绪价值提供者。」南浔古镇囿舍创始人张蕾表示:民宿应该是「活态文化」的最佳诠释者。

「通过建筑空间、主人故事、在地活动(如非遗手作、私房餐饮、定制游线),将抽象的古镇文化转化为游客可感知、可体验、可沉浸的具体内容。

囿舍

② 打破「门票依赖」,推动游客从「观光」转向「旅居」。

「(前童古镇)收费是个很不友好的现象,里面个别馆都是需要凭票进入的,那进大门逛街逛商户就不应该收费,这样商户租赁经营的意愿就会越来越低了。」

传统古镇过度依赖门票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游客体验,也削弱了商户经营积极性,更阻碍了民宿等业态的留客能力。

2023年,南浔古镇实行永久免票(仅6处文物设为收费),推动年游客量达1235万人次,游客量暴涨253%,带动周边商圈营业额飙升38%,60家民宿全年爆满。然而,过夜率不足15%,消费仍集中于门票和餐饮。

2024年底,南浔推出「全域住宿、全景免费」政策:入住合作住宿的游客可免费游览6个收费景点并享受商户优惠。此举直接带动住宿率提升20%,年游客量突破2000万,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1.5天。

据2025年春节数据显示,60%游客停留超24小时,人均消费跃升至544元,刷新了行业纪录。

看似门票收入减少,实则通过做大客流激活了全域消费,打破「一日游」桎梏,成功将「门票经济」转向「留宿消费」。

「民宿是串联起文化、体验、消费的核心节点,是古镇从观光型向度假目的地型转型升级的关键。」

采访中,南浔古镇囿舍主人张蕾表示,「民宿早已超越了配套服务这一基础角色,它正在进化成为一个复合型关键载体,是文化体验的核心载体、是旅游消费的增值引擎、也是古镇品牌的形象窗口。」

「民宿不仅是盈利单元,更是消费场景的创造者。优秀的民宿能极大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半日变成过夜游,变成多日游,从而带动夜间经济(餐饮、娱乐),并通过文创产品、深度体验等,提升客单价。」

囿舍

古镇的降温,为文旅行业敲响了警钟:

消费需求、市场环境都在不断变化迭代,如何打造出长期主义的文旅产品,如何持续创造出有生命力、有价值的内容?

2025年9月27日,宿集营造社邀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旅、酒店、民宿品牌创始人,齐聚张家界旅创周,探讨旅宿行业的下一次征程。

出席本场论坛的特邀嘉宾有:星野美雅国际总经理、星野集团中国首任首席代表、京都国际观光大使 韩美花;怡境文旅、广西崇左秘境丽世度假村董事长 石峰;星野集团北海道地区总负责人 相内学;宿集营造社召集人、飞茑集创始人夏雨清;温故知新集团董事长 松山知树;匠庐文旅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张洪;AMBER DESIGN LAB联合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芦大海;GT Partners代表、《美容经济》专栏专家委员 徐秀振。(更多参会嘉宾陆续更新中…)

以下参会嘉宾排序无先后顺序之分

更多参会嘉宾陆续更新中…

文中图片来源:由民宿品牌方提供;

部分来自摄影师王宁、大米、外网、携程(侵删)

来源:文旅壹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