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与健康】开学健康第一课:教孩子远离呼吸道传染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13:02 2

摘要:新学期钟声敲响,孩子们满怀憧憬重返校园,开启集体生活。然而,秋冬季悄然而至,各类呼吸道病毒进入活跃期。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了病毒传播的重灾区。为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开学季,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肺病(呼吸)科医师带来这份实用的呼吸道病毒预防指南,家

新学期钟声敲响,孩子们满怀憧憬重返校园,开启集体生活。然而,秋冬季悄然而至,各类呼吸道病毒进入活跃期。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成了病毒传播的重灾区。为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开学季,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肺病(呼吸)科医师带来这份实用的呼吸道病毒预防指南,家长和孩子们快来一起学习!

病毒“家族”大揭秘

开学季,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不止一种,它们组成了一个“病毒团伙”。流感病毒是秋冬季节的“常客”,起病急、症状重,患者会出现高烧、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且传染性很强。

鼻病毒、腺病毒等普通感冒病毒是导致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症状相对较轻,但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也会让孩子十分难受。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可引发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是大孩子感冒的常见病因。新冠病毒变株仍在流行,症状与流感相似,发热、咳嗽、疲劳等症状让人防不胜防。还有肺炎支原体,它虽不是病毒,但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支原体肺炎”,其特点是持续剧烈咳嗽。

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一是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二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眼;三是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

构筑健康防线的“三件套”

预防呼吸道病毒,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下面这三件“法宝”,一定要牢记。

1.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必不可少。在人员密集的教室、图书馆,食堂排队时,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保持手部卫生同样重要,要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少于10秒,也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触摸口鼻眼前,都要认真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肘弯曲处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即丢进垃圾桶。

2.环境与习惯。勤通风是降低室内病毒浓度的有效方法,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季可采用“关窗保暖-再对流”的循环模式,每次对流10分钟。要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扎堆聚集,与他人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共用个人物品,水杯、餐具、毛巾、唇膏等切勿与他人混用。触摸公共设施后,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要及时洗手,因为这些地方是病毒交叉传染的“重灾区”。

3.增强免疫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多喝水,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弹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小学生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睡眠,中学生保证8-9小时。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进行适量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球等。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建议家长每年秋季及时带孩子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每年9-11月重新接种(6月龄-8岁首年2针,间隔4周,之后每年1针)。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暂缓上学,及时向老师报告并立即就医排查。切勿带病上课,这既不利于自身康复,还容易造成校园内交叉感染。确诊感染后,要遵医嘱居家休息,直至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居家时,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餐具、毛巾分开使用,佩戴口罩以保护家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晨午检、病因追踪等工作,共同维护校园健康环境。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没有单一的“特效药”,靠的是科学理念与良好习惯相结合。让我们教给孩子这些实用的防护知识,共同构筑坚实的健康屏障,让孩子们的开学季“元气满满”!

来源:观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