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十年,国字号球队在关键战翻车太多次,球迷已经习惯提前做心理建设。
打平就出线,U22国足这次没掉链子,提前半年锁定沙特门票
出线那天,朋友圈刷屏的不是庆祝,而是松口气。
过去十年,国字号球队在关键战翻车太多次,球迷已经习惯提前做心理建设。
这次0比0逼平澳大利亚,净胜球多到用不完,算是给熬夜的人一个交代。
很多人没注意到,这支队伍其实临时拼起来的。
主教练安东尼奥三月才把2005-06年龄段八人塞进大名单,和2003-04的老大哥混编。
一边是去年U20亚洲杯靠蹲坑反击进八强的老班底,一边是年初U20亚洲杯敢和韩国打对攻的小年轻,两种节奏硬揉在一起,能踢顺才怪。
热身赛难约,强队嫌远,弱队没用。
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两场刷了九个球,数据好看,含金量有限。
真正考验是澳大利亚,对手全主力,身体对抗强一档。
安东尼奥直接摆大巴,王钰栋一个人顶前面当消耗品,其他人全员防守,赛后技术统计控球三七开,射门三比十三,就是能守住。
赢球靠务实,晋级不代表问题解决。
混编阵容最大麻烦是时间。
2003-04这批明年一月就超龄,2005-06的刚成年,中间差两岁,跑位节奏都不一样。
大连集训每天加练半小时无球跑动,教练组盯着录像一帧帧抠细节,就怕正式比赛里一个眼神对不上被对手打穿。
更头疼的是人不够用。
中超中甲还没结束,成年国足随时可能抽调。
十月份国际比赛窗口,成年队主帅没定,U22集训名单随时被拆。
去年U20亚洲杯最佳中卫刘浩帆已经被成年队拉去陪练,再这么薅下去,主力框架又得重排。
青训圈有个共识:亚洲同年龄段,日本韩国能排出两套不弱的首发,中国勉强凑齐十一个主力。
数据网站Transfermarkt显示,日本U22总身价1800万欧,韩国1200万欧,中国只有280万欧。
差距不在技术,在比赛密度。
日本一年能踢三十场高质量热身,中国满打满算十五场,一半还是教学赛。
短期靠集训补不了比赛缺口。
足协正在联系克罗地亚、阿联酋俱乐部打三场封闭热身,全程不直播,专练对抗。
安东尼奥要求至少踢两场逆风球,落后局面下怎么压出来,怎么不被二次反击打死,这些细节决定亚洲杯能走多远。
长远看,2005-06这批是第一批完整接受职业俱乐部青训的孩子。
鲁能足校去年送出去六个巴西留洋,申花梯队常年和日本高中联赛打交流赛,广州城解散后青训教练被深圳全盘接收,资源反而更集中。
如果这波人能撑到2028洛杉矶奥运周期,成年队选材面会宽很多。
球迷最关心的是明年一月沙特到底能踢成什么样。
分组还没抽,日韩澳伊大概率躲开,乌兹别克、越南、泰国都不怕身体,就怕节奏快。
安东尼奥私下说目标是小组出线,进八强算超额完成任务。
真踢到点球大战,替补门将已经加练了两个月扑救方向预判。
晋级那晚,球员回酒店加练了十分钟力量。
工作人员拍视频发群里,配文只有四个字:继续加班。
没人想昙花一现,都知道下次再凑齐这批人,可能就是身披成年队战袍了。
来源:娱体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