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列兵王爽在营区门口给凯旋的战友献花时,心里蹦出这句嘀咕。
“女兵也能带男兵?
”2015年,列兵王爽在营区门口给凯旋的战友献花时,心里蹦出这句嘀咕。
八年后,她把这句嘀咕变成了男兵们整齐划一的敬礼。
第一次踩在天安门地砖上是2019年。
脚底的水泡破了又鼓,迷彩服后背结出盐霜,她带着女兵方队踢完96米,没一个人眨眼。
那天她拿到“优秀教练员”证书,顺手把磨烂的战靴塞进柜子,留作纪念。
2025年九三阅兵,名单下来——没她。
徒步方队超龄了。
王爽转头递了张请战书:“让我去装备方队,站车厢里也成。
”领导愣了半秒,批了。
于是,她成了装备方队唯一的女教练员,管着一群开99A坦克的硬汉。
坦克兵起初不服:一个女教官,懂啥?
王爽没废话,直接爬上车顶,军姿一拔,三分钟纹丝不动。
阳光把装甲板烤到60℃,她脖子上的汗顺着领章往胸口灌,迷彩服颜色深了一个度。
底下男兵自动鼓掌,声音大得盖过发动机怠速。
装备方队跟徒步不一样,车是动的,人是静的。
队员得在时速15公里的车厢里保持“雕塑模式”,脖子、肩膀、手指角度全部量化。
王爽把毫米尺塞进裤兜,随时量——“你下巴高了0.5厘米,重站。
”有人嘀咕:“差半厘米观众也看不见。
”她回一句:“敌人看得见。
”全场安静。
训练场边停着一辆新型无人作战车,墨绿色外壳,没炮塔,像科幻片道具。
王爽让队员轮流上去摸操作台,“万一临时故障,你们得知道怎么让它继续走。
”她自己先学,说明书翻得卷边,指甲缝里全是机油。
男兵私下说:“这姐们比技师还狠。
”
正式阅兵那天,王爽的位置在第二排左三。
坦克履带碾过长安街,她耳边是发动机的轰鸣,眼里是观礼台的红旗。
一秒不差,她和队员同时敬礼,指尖擦过帽檐,发出整齐一声“啪”。
那一刻,她想起2015年那个献花的下午,原来梦想真有回声。
阅兵结束,她把那辆无人作战车的钥匙还给技师,顺手拍了拍装甲:“下次换我坐里面。
”技师笑:“等你当旅长。
”王爽摇头:“不,等我女儿来开。
”
晚上回到宿舍,她翻出2019年磨烂的战靴,发现鞋底还粘着一小块天安门地砖的红漆。
她抠下来,粘在日记本最后一页,旁边写了一行字:“国家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才硬。
军队有力量,人民才有底气。
”
第二天,新兵连来了三个姑娘,报到时齐刷刷喊:“我们想跟王爽班长学。
”王爽把军帽往下一压,遮住眼角的笑:“先跑三公里,能跟上再说。
”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