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 “捐五千万” 成焦点,质疑声超赞声,关联企业被关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23:03 1

摘要:九三阅兵视频刚播放完毕,张雪峰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猛地拍了下桌子。镜头里的他脸颊涨红,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祖国统一的枪声打响那一天,我至少捐 5000 万,公司账上永远备着这笔钱!” 这段被员工拍下的视频流出后,互联网瞬间炸开了锅。

九三阅兵视频刚播放完毕,张雪峰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猛地拍了下桌子。镜头里的他脸颊涨红,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祖国统一的枪声打响那一天,我至少捐 5000 万,公司账上永远备着这笔钱!” 这段被员工拍下的视频流出后,互联网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在评论区刷满了 “爱国企业家” 的赞美,也有人截着视频里他攥紧拳头的画面反问:“现在捐不行吗?非要等枪响?” 飞行员刘伟直接发了条长文,说这种口号式表态太偏激,“爱国不是靠嘴炮”。

熟悉张雪峰的人对这种争议并不意外。这个靠考研指导起家的网红教师,名下已经关联了 10 家公司,通过持股间接控制着 107 家企业。他旗下的 “峰学蔚来” 今年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标价 1.8 万元,开售 20 分钟就卖光了多数省份的名额。在巡讲时他毫不避讳地说,有一家公司即将上市,变现后能有几个亿,另一家估值已经到了 5 - 8 亿元。

但这些商业成就没能抵消公众的质疑。他总说自己是 “底层学子代言人”,可聊起女儿的未来时却轻描淡写:“学习不好就混个本科,去银行工作。” 紧接着补充的那句 “我两家公司存款过亿,她去哪个银行,我就把钱存哪个银行”,让不少普通家长觉得刺眼。有网友翻出他 2023 年的言论,当时他说 “文科都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这话至今还在教育论坛上被讨论。

更让人生疑的是他反复上演的 “告别戏码”。2025 年 6 月,他在直播间红着眼圈鞠躬,说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网上见大家”,理由是 “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可高考结束没几天,他就带着新的志愿填报课程复出了。类似的情节去年也发生过,他以 “触动利益” 为由停播,9 月却 “3 小时含泪卖课 2 亿”。有家长在投诉平台反映,花 1 万多买的服务,实际内容和宣传差了一大截。

这种争议让人想起其他公众人物的遭遇。司马南靠着 “反美” 言论积累了数千万粉丝,却在 2025 年因偷税被追缴罚款 926 万,网友讽刺 “嘴上爱国,背后偷税”。吴京早年靠《战狼 2》成了 “爱国符号”,但今年出品的《再见,坏蛋》上映一周票房只有 26.7 万,最后悄悄撤档了。有人说观众现在越来越清醒,光靠人设已经行不通了。

从法律角度看,张雪峰的捐款承诺其实没那么牢靠。《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附条件的赠与在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也就是说,只要 “枪声没响”,这笔钱随时可以不捐。虽然他确实有过公益记录 —— 河南暴雨时捐了 200 万物资,每年给郑州大学捐 50 万,但这次 “备在账上” 的说法,没人知道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他的员工倒是挺幸福,公司推行一周三休,待遇比以福利好著称的胖东来还高。可这事没多少人关注,反而是他说 “给台湾学生做升学规划” 的话,被解读成在为业务扩张铺路。毕竟 “峰学蔚来” 的员工已经从 73 人涨到 228 人,研学、留学业务都在铺开,AI 和免费公益服务又抢走不少流量,不制造点话题确实难维持热度。

网上总有人拿他和胖东来的于东来对比。上世纪 90 年代,于东来揣着一万元现金去北京,说要给祖国买航母,后来这笔钱真的捐给了相关机构。而张雪峰公司的办公楼越换越大,却没人记得他给员工发了多少福利。有家长在教育论坛发帖:“我花 1.8 万买志愿指导,不是看他喊口号的。”


直播里的张雪峰依然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只是谈论志愿填报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时候在聊 “爱国” 和 “责任”。有一次他举着手机展示公司账户余额,说 “这钱随时等着国家调用”,弹幕里有人问:“那能先捐点给山区助学吗?” 他愣了一下,很快转移了话题。


现在他的视频下面,总有人提起司马南被罚款的新闻,或者问《再见,坏蛋》的票房。那些曾经把他当 “草根逆袭偶像” 的人,看着他关联的上百家企业名单,再对比他 “永远备着五千万” 的承诺,慢慢沉默了。有教育博主统计,他 2025 年提到 “爱国” 的次数,比前三年加起来还多,而关于专业选择的干货内容却少了一半。

他依然在各个城市巡讲,只是台下的家长开始追问:“1.8 万的服务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如果报的志愿没录取能退费吗?” 面对这些问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侃侃而谈,有时会说:“我们做教育的,首先要爱国,对吧?” 这话一出,台下的议论声反而更大了。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