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华尔街的噩梦换了一张全新的面孔:美债收益率是不是跌得太快了?那个曾经代表着“繁荣”与“机会”的信号,如今正摇身一变,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衰退指标”。
短短一周前,全球市场的交易员们还在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升破5%的“通胀猛虎”而彻夜难眠。然而,市场情绪的转变,快得就像川剧大师的变脸绝活。
如今,华尔街的噩梦换了一张全新的面孔:美债收益率是不是跌得太快了?那个曾经代表着“繁荣”与“机会”的信号,如今正摇身一变,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衰退指标”。
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悄然跌至4%的整数关口附近,创下数月新低。这背后,是一场从极度鹰派到极度鸽派的预期大挪移。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上周五那份惨淡得令人震惊的非农就业报告。8月新增就业仅2.2万人,远低于7.5万人的预期,仿佛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所有幻想。
交易员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将“美联储何时停止加息”的议题,切换到了“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的频道。而这,正是恐慌的开始。
从理论上说,美债收益率下跌,对股市是“福音”。它意味着企业的借贷成本降低,未来利润的现值会更高,从而推高股票估值。
但硬币的另一面,却写着“丧钟”。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低,历来是市场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的最可靠信号。它意味着,投资者宁愿涌入收益率更低的国债寻求避险,也不愿再相信企业未来能创造高额回报。
正如Monetary Policy Analytics的经济学家所言,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联储未来的降息,究竟是“主动预防”衰退,还是在经济已经失速后“被迫追赶”?如果是前者,股市尚有喘息之机;如果是后者,那么一场剧烈的杀跌,可能就在不远处等待。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已经开始用脚投票。美国银行的策略师已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年终预测从4.25%下调至4%。
更有策略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场的宏大叙事已经彻底改变。年初时,大家还在交易“特朗普通胀”(高增长、高通胀)的逻辑;而现在,牌桌上的唯一主题,就是“经济增长放缓”。
在这种背景下,美债收益率的下跌,正越来越多地被解读为“避险情绪”的抬头,而非股市的利好。除非就业市场能奇迹般地迅速回暖,否则,这张象征“衰退”的白色脸谱,恐怕很难再变回去了。
核心看点一:投资者的关注点必须转移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通胀有多高”,切换为“衰退有多深”。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将关注的焦点,从CPI等通胀数据,转移到非农、失业率等就业数据上来。就业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成为未来市场波动的核心引信。核心看点二:“软着陆”的梦想可能正在破灭
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是对“经济软着陆”这一美好愿景的沉重打击。债券市场这位最聪明的“预言家”,正在用真金白银押注,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史诗级的加息后,很难毫发无伤地走出泥潭。核心看点三:大类资产的逻辑正在重构
如果市场正式进入“衰退交易”模式,那么大类资产的配置逻辑将发生逆转。成长性高的科技股将面临压力,而黄金、高评级债券等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现金,也可能再次成为“王”。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基于公开信息的市场情绪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好了,华尔街这位“病人”的心理诊断报告写完了,听听诊室外的交易员、分析师和散户们怎么说。
@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典型的risk-off(避险)行情。债券交易员已经开始为衰退定价了,股票交易员还在幻想降息带来的流动性狂欢。他们总有一个是错的,而历史告诉我们,通常不是前者。
@美股科技股死多头:怕什么?只要美联储开始印钱,天大的衰退也给你买成牛市!利率下来了,我的纳斯达克100就能上天!
@A股吃瓜群众:所以绕了半天,结论就是:美国那边不管是加息还是降息,我们都得把安全带系好?明白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上今天我们的人话‘神吐槽’:
股市和债市,就像坐在同一辆车里的夫妻:一个在兴奋地看着窗外的降息风景,另一个却死死地盯着悬崖边的衰退路牌。
来源:沐南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