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黄河铁桥以北的杨家小店,王泉媛把消息告诉了王秀英和杨桂香。两人抱着王泉媛哭了一场。怎么办?王秀英眼看要临产!她还是个16岁的娃娃呀,可马进昌那野兽一般的卫兵,却使她怀孕了。只有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再找出路。
到黄河铁桥以北的杨家小店,王泉媛把消息告诉了王秀英和杨桂香。两人抱着王泉媛哭了一场。怎么办?王秀英眼看要临产!她还是个16岁的娃娃呀,可马进昌那野兽一般的卫兵,却使她怀孕了。只有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再找出路。
王泉媛用身上仅有的12块大洋维持着3人的生活,一个月后,流落到兰州的女红军余朝秀、何秀英闻讯看她来了。她俩都是王泉媛在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时的部下,都是四川人。余朝秀的丈夫杨春兰是兰州街上的小摊贩,是他听到王泉媛她们的消息后告诉余朝秀的。
余朝秀请她们3个一起,到自己家里住。王泉媛明明知道,这样会给余朝秀增加多重的负担,但别无他法,只好答应。她们离开杨家小店,仍不敢走黄河铁桥,还是沿河而下,在小渡口乘羊皮筏子过黄河,到兰州东关,住进了余朝秀那已经十分拥挤的家。
寄人篱下总不是长法。再说,一个小贩家,又怎么能承担起那么多人的生活费用呢?谁叫她们生来是女人!那些自己是女人的人,对女人也只会打女人的主意。不久,在余朝秀、何秀英这两个难姐难妹的帮助下,王秀英把孩子送了人,自己嫁了个理发匠;杨桂香嫁了个卖破衣服的河南人;王泉媛则嫁给一个叫万铃的汽车司机。
万铃是云南人,在叶挺部队里当过兵,曾参加过广州暴动,懂机械,时在兰州给国民党第八战区开车。王泉媛和他在兰州住了一年,又到汉中住了一年。
1941年,王泉媛跟万铃又到了他的老家云南。当时云南正组织一支赴缅甸的抗日先遣军,希望会开汽车的人参加。万铃还有抗日热忱,就在王泉媛的支持下,应征去了。抗日先遣军的家属,被统一安排到贵州生活。
到贵州后,王泉媛住杨光街,并被安排到一家卷烟公司卷烟,从此算是有了正当职业,可以独立生活了。但她十分想家,想母亲,想江西老区的山山水水!于是,她憋不住给老家写了一封信,这是她多少年来的一片心呀!
很快她就收到了家里的回信。信中讲:母亲年老病重,要她迅速起身回家。这是故乡的召唤!这是母亲的召唤!她立即起程,辗转经过湖南,于1942年7月回到了江西。
王泉媛的江西老家,当时是国民党统治区。当年,王泉媛是当红军走的,10年后却这么不明不白地回来了。一般老百姓都用怀疑的眼光看她。地主豪绅更把她看作不祥之物,想方设法赶她走,要么远嫁他乡。王泉媛坚决不走,也不嫁人。她要等着万铃。因为万铃到缅甸抗日去了,她不能对不起他!
1944年,万铃回国,开车到了长沙,然后只身一人跑到江西吉安县敖城乡来看她。王泉媛问他:"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你怎么一封也不回?"
"我一点也不知道啊!"万铃抽着烟,想了想,然后自言自语地说,"可能叫我那个女人给卡掉了……"
"你又找了女人?……你这个无情无义的!"王泉媛骂着,掉起泪来。
万铃也觉得己不好,马上要走。王泉媛的哥哥硬是挽留他住了两天。
一直到1958年,万铃又来过一封信,里边夹了一张照片。信上说,他已经有了4个儿子,自己又到西藏开车去了。
王泉媛也给万铃回了一封信,说自己也嫁人了,可没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从那以后,万铃再无音信。
来源:上进的高山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