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场直播,背景布是化肥袋剪的,灯光靠拖拉机大灯,结果评论区全是“这米是不是掺了柴油味”。
“浩哥又整活了!
”——刚刷完《春暖花开2》,手机差点笑掉地上。
这回浩哥不搞街头火拼,改带全村搞直播卖大米。
第一场直播,背景布是化肥袋剪的,灯光靠拖拉机大灯,结果评论区全是“这米是不是掺了柴油味”。
浩哥当场把米倒进锅里,用拖拉机排气管熏了十分钟,硬说这叫“炭香工艺”,弹幕瞬间刷疯:“东北人卖米都这么野?
”
老张头更绝。
听说城里人要来拍纪录片,连夜把自家苞米地刷成彩虹色,还插了块牌子“网红打卡圣地”。
第二天摄影师来了,第一句话:“大爷,这颜料掉色不?
”老张头梗着脖子:“掉色?
这是俺们村新培育的七彩糯,掉的是丰收的喜悦!
”
最戳人的是王二。
这怂货平时见狗都绕道,为了帮浩哥凑启动资金,居然把媳妇藏的嫁妆钱偷出来买无人机。
结果无人机第一次试飞就撞树,残骸里掉出张纸条:“要是赔了,记得把坟头朝东,方便我爬出来掐你。
”全村笑到打嗝,笑着笑着有人抹眼泪——这不就是当年自己爹偷家里猪崽去深圳倒腾磁带的真实写照?
片子里藏着好多“私货”。
刘婶占小便宜成精,却偷偷给留守儿童织了二十双毛袜;年轻小伙们拍短视频跳社会摇,背景是荒废的小学操场,镜头扫过褪色的“知识改变命运”标语。
有个细节特扎心:浩哥直播翻车那晚,全村人蹲在仓库数存货,老张头突然说:“要不咱把米做成粽子吧,端午节城里人爱吃。
”没人接话,只有灯泡滋啦响——原来大家都清楚,网红经济救不了乡村,但能救一时是一时。
最惊喜的是片尾彩蛋。
浩哥真把大米做成了粽子,包装印着老张头手写的“二龙湖牌”,快递盒里塞了张纸条:“收到的人,帮我们在城里找个靠谱超市呗。
”没有煽情音乐,就老张头用东北话念完,屏幕黑了三秒,突然弹出一句“本故事根据吉林省某村真实事件改编”。
看完突然懂了:所谓乡村振兴,不是让二龙湖变成CBD,而是让王二们敢把无人机往更高处飞,让刘婶的袜子能卖到山海关外。
就像浩哥在片里说的:“咱不是拍段子,是拍命。
”
现在满脑子都是老张头那句话:“城里人拍啥纪录片?
直接来俺们村过年,饺子管够,酸菜缸随便掏。
”得,订票软件打开,搜四平。
来源:魔都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