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血战鲨鱼背后:谁在拿命赌流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06:51 1

摘要:一边是网红运动的光鲜亮丽,一边是血淋淋的十级伤残。当“美人鱼表演”变成“鲨鱼自助餐”,这场事故撕开了极限运动最危险的遮羞布——到底是意外,还是人祸?

一边是网红运动的光鲜亮丽,一边是血淋淋的十级伤残。当“美人鱼表演”变成“鲨鱼自助餐”,这场事故撕开了极限运动最危险的遮羞布——到底是意外,还是人祸?

流量时代的“玩命美学”

李女士的社交账号里,满是水下翩跹的身影。纱裙飘逸、鱼尾粼粼,点赞数轻易破万。可没人告诉她,这条“美人鱼”的终点可能是鲨鱼的牙缝。

宣传片里:海洋馆打着“与鲨共舞”的噱头,门票卖得比演唱会还贵。

现实画面:安全员连急救电话都要伤者提醒才打,所谓的“安全承诺书”不过是张废纸。

所谓“高端潜水项目”,本质是让游客花钱当鱼饲料。场馆赚了门票,网红赚了流量,唯独没人算清楚——鲨鱼的饭点到底谁说了算?

“免责协议”能免责吗?

法院判李女士自担30%责任,理由是她“没注意鲨鱼”。可荒诞的是:

专业驱鲨人年薪百万,而该场馆连个赶鱼棍都没配。

缝合100针的代价,抵不过一场直播打赏的零头。

签了“生死状”就能放任危险?按这逻辑,斗兽场给角斗士发把刀,也算“尽到告知义务”?

这不是孤例,某平台“美人鱼”话题播放量超50亿,却鲜少标注“致命风险”:

低成本高暴利:租个鱼缸、雇俩兼职安全员,就能包装成“国际潜水基地”。

事故压热搜:去年三亚某潜水俱乐部发生溺亡,赔偿金还没一条推广视频报价高。

李女士说“伤疤是荣誉勋章”,可勋章该刻在谁的脸上?是冒险者,还是那些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资本推手?

当法院的判决书撞上短视频的流量狂欢,我们终于看清:有些“极限运动”,不过是当代合法的罗马斗兽场。下一个被咬的,会是屏幕前跃跃欲试的你吗?

来源:博比查尔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