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最新数据显示,乌克兰国防预算正面临严峻挑战,到2025年底,预计将出现约3000亿格里夫纳的资金缺口,然而与此同时,政府仍在持续推出多项面向民众的现金支持计划。这种看似矛盾的财政操作引发外界广泛质疑:钱从哪来,又将到哪去?
据最新数据显示,乌克兰国防预算正面临严峻挑战,到2025年底,预计将出现约3000亿格里夫纳的资金缺口,然而与此同时,政府仍在持续推出多项面向民众的现金支持计划。这种看似矛盾的财政操作引发外界广泛质疑:钱从哪来,又将到哪去?
事实上,自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的国家预算一直实行“双轨制”。根据财政部数据,国际合作伙伴已提供总计1447亿美元的援助,但这些资金附有严格限制,不得用于军事需求。
因此,乌克兰不得不完全依赖国内收入来支撑国防开支,而所有外部援助则全部用于教育、医疗、司法系统等民用领域。
今年以来,乌克兰已成功吸引295亿美元外援,民用支出总额约为9000亿格里夫纳。即便考虑英国等部分国家允许将援助用于武器采购,政府账户仍显示约有60-70亿美元的“剩余”。
正因如此,当局不断推出“小学生补助”、“文化工作者津贴”、“复原力中心建设”等现金发放计划。
然而乌克兰国防开支的形势却日益严峻,乌克兰政府已将绝大部分税收投入军事需求,但仍远远不够。今年7月,议会刚刚通过预算修正案,为国防额外追加4000亿格里夫纳。
如今,新一轮的预算修改已被提上日程,预计需再增加3000亿格里夫纳,以确保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军事支出。
造成此次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武器弹药采购需求增加、阵亡将士抚恤金支出大幅上升等。特别是随着与俄罗斯交换阵亡人员遗体数量的增加,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压力显著加大。
每名阵亡士兵的家属有权获得1500万格里夫纳抚恤金,近期遗体交换规模的扩大导致政府需要同时处理数百甚至上千宗抚恤金申请。
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财政部曾提议获得更大自主权,允许其在各基金间调配资金优先保障国防开支,但该提议最终未获议会通过。
目前乌克兰政府正在考虑两种方案:一是增加国内债券发行规模;二是积极与西方伙伴协商,争取放宽部分外援的使用限制,特别是欧盟提供的200亿美元ERA贷款。如果能够像英国提供的30亿美元一样将其用于武器采购,将极大缓解当前的财政压力。
然而一旦西方同意放宽资金使用限制,政府将不得不停止当前各种现金发放计划,将所有可用资源集中用于军事需求。
在战争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乌克兰最终将如何权衡民生支持与国防开支,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