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尾水严标治理时代来临!MABR技术如何破解行业难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10:16 1

摘要: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水产养殖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2025年的今天,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问题愈发凸显。

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水产养殖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2025年的今天,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问题愈发凸显。

水产养殖尾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将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因此,探索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从“粗放直排”到“严标治理”:水产养殖尾水的转型之痛‌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规的完善,天津、江苏、广东等20余省市‌相继出台了《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关键指标设定了严格的限值。

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传统的“尾水直排”粗放模式已经成为历史,水产养殖业被迫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标准化治理阶段。

然而,这一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困境。

1) 技术短板

尽管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尾水中的污染物,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且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难以稳定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2) 成本压力

尾水治理设备的投资和运维费用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估算,这些费用可能占到养殖成本的15%以上。对于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养殖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养殖户因无法承担而退出行业‌。

3)‌ 监管加码

为了推动尾水治理工作的落实,多地政府开展了尾水专项督查,对违规排放的养殖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以江苏为例,2023年该省就开出了数百万元的环保罚单。这种高压态势虽然有助于推动尾水治理工作的进展,但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4) 模式困境

目前,一些高效的尾水处理技术虽然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但由于其成本高昂,难以在行业内广泛推广。这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是当前尾水治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达标排放与生存盈利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最大痛点。如何在保证环保要求的同时,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探索更加高效、经济、可行的尾水处理技术和模式,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达标排放与生存盈利之间找到平衡

02 MABR技术:破解“经济-生态”矛盾的创新答案‌


面对治理刚需,行业亟需一种“高效、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MABR(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强化生态治理工艺‌脱颖而出,成为破局关键:

高效脱氮除磷‌:MABR采用“双膜”设计(高效透氧膜与生物膜),以中空纤维膜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好氧—兼氧—厌氧分区的生物膜结构,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步去除总氮、总磷;

能耗降低30%以上‌:独特氧气传质技术减少曝气能耗,运行成本较传统治理工艺减少20%以上;

减少占地面积‌:相较传统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MABR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处理效率,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与传统工艺相当甚至更优的水质净化效果。相较于传统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MABR技术所需的占地面积减少了20-30%。

显著减少抗菌药剂投加‌:由于MABR技术的高效净化能力,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被及时去除,减少了病菌和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环境。因此,相较于传统养殖方式,采用MABR技术的养殖区可以显著减少抗菌药剂的投加量,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避免了抗菌药剂残留对水体和养殖生物的危害。

打造无公害水产养殖环境‌:MABR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水体的水质,还促进了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通过减少抗菌药剂的使用,养殖环境更加自然、健康,有助于提升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对无公害水产品的需求‌。有助于推动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03 案例实践:MABR技术助力养殖尾水“变废为宝”‌

天津大港某养虾区尾水排放及循环利用项目

技术供应单位: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应用生物生态的方法,工艺路线为养殖区→MABR生态净化区→养殖区,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循环利用。MABR系统安装运行30天后各项水质指标明显改善,运行2个月后,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等指标达到排放、循环利用标准,月直接运行成本不足千元。

江苏东台条南淡海水养殖废水治理项目‌:

技术供应单位: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净面积和各品种养殖排水特征,养殖尾水年排放总量为1846万m³/年,尾水日均排放量为5.0万m³,峰值日均排放量10.26万m³。采用MABR强化型三池两坝工艺处理尾水达标排放。项目于2023上半年完成建设,经过近半年的运行监测显示,条南淡水养殖区已实现养殖尾水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目标。

04 结语:零排放技术,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已是大势所趋,而MABR技术凭借“低投入、高效率、易复制”的优势,正为行业开辟一条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术迭代升级,零排放模式或将成为水产养殖的“标配”,助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共赢。

来源:海之凰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