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镇:民警倾心调解 邻里冰释前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9:33 2

摘要:在农村地区,邻里间的“小纠纷”司空见惯,这些纠纷往往起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双方若长时间争强斗气,极易引发冲突,升级为“大矛盾”。

在农村地区,邻里间的“小纠纷”司空见惯,这些纠纷往往起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双方若长时间争强斗气,极易引发冲突,升级为“大矛盾”。

近日,巫溪县公安局通城派出所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持续十几年的邻里纠纷,避免了矛盾升级,有效消除了社会治安隐患,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矛盾起源:房顶一方瓦,争执了十余年

“他虽然买了我兄弟的房子,但这个过道属于我,过道上的瓦也应该属于我!”

“虽然房子的瓦延伸到他的过道上,但我买了房子,这个瓦肯定属于我!”

龙池村村民周大爷和吴大爷是邻居,多年前,周大爷购买了吴大爷兄弟的房屋,两家之间仅隔了一条过道。过道系当年建房时吴大爷和其兄弟共同建设,属吴大爷所有。

由于周大爷偏屋房顶的瓦片延伸至吴大爷家过道上空,吴大爷认为过道及上空的瓦棚都应归自己,而周大爷则认为购房包含全部房屋部件,瓦片理应属于自己。

双方因此多次发生口角,均坚持己见、互不相让,矛盾逐年积累,导致后面生活中,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吵架,成为村里一桩“老大难”问题。

调解攻坚:多方联动,情法结合破僵局

通城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多次组织民警上门沟通,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为他们释法说理,缓和双方情绪。

调解中,民 警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采取“背靠背”沟通方式,稳定双方情绪;搭建理性对话平台,组织“面对面”座谈,结合土 地政策与村规民约,细致讲解土地界限相关法理政策界定,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协商解决。

调解过程屡经反复,民警始终保持耐心与韧劲,利用节假日持续跟进,严防矛盾反弹。近年来,累计开展数十次调解会,最终在情法并举的引导下取得了突破。

圆满化解:积怨得解,握手言和

“远亲不如近邻,困扰我们两家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在通城派出所、镇政府及村委会多方协同努力下,双方认识到多年争执不仅伤害感情,还影响生产生活,表示各退一步,彻底将矛盾根源解决,并签订调解协议。至此,这场长达十余年的邻里积怨得以圆满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几日后,周大爷、吴大爷特意制作了一面写有“高效调解化纠纷,警察为民显担当”的锦旗送到派出所民警手上。

巫溪公安

将持续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矛盾纠纷

不断深入辖区

扎实开展矛盾纠纷

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

及时将苗头性问题

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以和谐稳定之治促乡村振兴之效

来源

来源/平安巫溪

编辑/胡禹山 谭清香

来源:暴躁两兄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