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端着的干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08:24 1

摘要:这样的事儿,在互联网上并不少见。从前两年各地文旅局局长集体出镜为家乡代言,到去年常州网红副市长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凤凰传奇”演唱会,干部大大方方走到镜头前,频频引发广泛关注。

段伟利

“新时代的干部,不必做光鲜的‘网红’,但必须做群众信得过的‘自己人’。”

近日,一段“乡镇书记、镇长在油菜花田里跳李羲承进行曲”的视频走红网络,多地领导干部开始“抄作业”,加入这场文旅宣传的浪潮中。

这样的事儿,在互联网上并不少见。从前两年各地文旅局局长集体出镜为家乡代言,到去年常州网红副市长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凤凰传奇”演唱会,干部大大方方走到镜头前,频频引发广泛关注。

类似这样的场景,总能收获满屏点赞,体现的是老百姓对干部“不端着”的朴素期待。

架子放得下,才能碰出真火花

乡镇干部在油菜花田里跳舞,笨拙的舞步、沾了泥的皮鞋、不太协调的节奏,没有精心设计的舞台,没有刻意摆出的姿态,真实得就像邻居家的大哥大姐。这些小细节和反差感,恰恰最打动人。

有人问:干部跳个舞,能有多大意义?意义不在舞姿,而在态度。当干部愿意放下“官架子”,群众才愿意打开“话匣子”。

过去,有些地方搞宣传,喜欢搭棚子、摆椅子、念稿子,群众围在外圈看热闹,干部困在内圈走程序;有的干部下乡,西装革履坐会场,讲话满口文件腔,群众听着像隔了层玻璃。如今,干部们在地里跳舞、在直播间吆喝,“窗户”推开了,心气也通了。

就像焦裕禄当年在兰考和群众一起治“风沙、内涝、盐碱”这“三害”,谷文昌在东山岛与军民共同植树造林8.2万多亩,最好的干群关系,从来不是“你干我看”,而是“咱们一起”。

线上也是田,同样不能撂荒

来看一组数据:我国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1.08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

互联网是虚拟世界,也是群众生活的新田野。年轻人刷短视频了解家乡,老乡们看直播学技术,游客刷攻略定行程。“短视频+直播”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的“新工具”,干部咋能只当看客?

“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秀水镇干部的舞姿虽然不专业,但有“为宣传当地文旅而跳”“为老百姓办实事,个人面子不重要”的真诚;常州副市长分享演唱会视频时,评论区成了网友的“许愿池”,“会场洗手间数量不合理”等问题的快速回复和解决,让人心实现了“一键直连”。

真功夫往往在屏幕外头。懂地方特色才能讲好故事,知道群众要啥才能聊到点上。有的驻村书记白天帮村民卖农产品,晚上学视频剪辑;有的干部为了介绍古村落,翻遍县志找典故。这些笨功夫,比什么“流量密码”都好使。

创新要有根,泥土里有答案

干部“触网”火了,但热闹背后需要清醒:是为一时的掌声,还是为长远的发展?

之前,有的地区跟风“抄作业”,建专业团队、买高端设备,举着稳定器拍“乡村大片”,请团队写“网红剧本”,结果拍出来的绿水青山总透着一股塑料味;有的干部在直播间边啃土豆边带货,虽然没有明星光环,却让老乡的土豆卖出了好价钱。区别在于,脚底板有没有沾泥,心里头有没有装着人。

地里庄稼长得好不好,和镜头晃不晃没关系;干部心里装着多少民生事,比滤镜调得亮不亮重要得多。真正的触网,不是搞“装备竞赛”“演技大赛”,而是把对群众的那股子热乎气儿,从田间带到线上。

群众路线没有标准答案,“不善歌舞”的干部可能是大多数。有的干部擅长数据分析,有的熟悉农业生产,有的精通政策法规,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好了,同样能赢得点赞好评。

与其费心设计“爆款”,不如多想想群众需要什么;与其焦虑流量起伏,不如常到村里、楼里转转。放下“官架子”、摒弃“表演欲”,让每一次线上线下联动都有实实在在的结果,才能把“屏幕里的热闹”变成“心坎里的认同”。

干事如种树,真假自在人心

有人担忧:干部总抛头露面,会不会耽误正事?太“接地气”,会不会失了威信?又唱又跳,会不会丢了面子?

其实,田间地头的舞步和会议室里的决策,本就是一体的。油菜花田里跳舞的书记、镇长,若只是为了博眼球,舞跳得再好也是搞噱头;跳完舞能接着修好田间的路,管好游客吃饭、停车、充电、上厕所等“小烦恼”,这“舞”才算跳到了点子上。新时代的干部,既得是能说会道的“代言人”,更得是脚踏实地的“老实人”。

干部的形象在变,但有些东西不能变:穿裂口布鞋的焦裕禄和穿运动鞋的乡镇书记,中间虽然隔着半个多世纪,但想把事办好的心是一样的。早年间红旗渠工地上,干部和群众同吃一锅饭、同抡一柄锤,哪能分得清谁是官谁是民?变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变的是“把群众当亲人”的本分。

群众在哪儿,板凳就搬到哪儿。干部形象的好与坏,不在镜头前是否光鲜,而在走出镜头后,能不能和群众坐一条板凳上,高兴的、不高兴的事都能拉着手说一说。干部的脚印叠在群众的脚印上,啥事搞不明白、办不清楚?

群众心里有本账:谁在作秀,谁在做事;谁在端架子,谁在捧真心,都是明摆着的。新时代的干部,不必做光鲜的“网红”,但必须做群众信得过的“自己人”。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