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湖北十堰郧阳区五峰乡花海里游人如织,油菜花赏游暨农产品展销活动在该乡东峰村举行,当日吸引游客近万人,售卖菜籽油等农特产品近10万元,五峰乡党支部书记庹浦介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尚菲)3月29日,湖北十堰郧阳区五峰乡花海里游人如织,油菜花赏游暨农产品展销活动在该乡东峰村举行,当日吸引游客近万人,售卖菜籽油等农特产品近10万元,五峰乡党支部书记庹浦介绍。
五峰乡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是古麇国都所在地,有油菜种植传统,三度获评“湖北最美油菜花海”。
如何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五峰乡乡村振兴的政治命题。湖北十堰郧阳区五峰乡党委书记张成印给出的答案是:绿色,是五峰乡最动人的生态本色,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底色。
近年来,五峰乡紧紧围绕建设精品菜籽油等绿色农产品输出地,深耕油菜产业,让一朵“小金花”生出了千万元产业。
科技赋能出高效
位于郧阳区五峰乡东峰村的湖北东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昌农业”),成立于2017年底,是五峰乡的龙头企业,率先走上科技赋能之路,实现了育种、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智能化。
培土、装土、放穴盘、传穴盘……“育苗机全程流水作业,省时又省力……”吴文静介绍,“每台播种机每天可以播种50亩,每台移栽机每天可以移栽30亩,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企业还依托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院士团队,通过机械化育苗、移土培肥、无人机植保等科学栽培技术,探索出春种油菜的接茬种植模式,亩产提高了20%以上。
在生产方面,公司投资1500万元,搭建了菜籽油智能化生产车间,建成了三条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让菜籽油加工、精炼、灌装、包装等全过程实现了高效、高品质。”吴文静介绍。
公司传承古法压榨油技艺,保留“自然天成,原汁原味”生态纯正的工艺,又经现代科学技艺,生产的“郧福”牌菜籽油达到国家一级油标准,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和IS09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比普通菜籽油纯度高出25%,销价高出50%。
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各类产品商标9项。2024年,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借船出海“油”满舱
“国企有资金,我们有资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村企、国企一拍即合,郧阳区在东峰村展开“国企+村企”试点。
2023年8月,东峰村与民企东昌农业成立了村级合资公司昌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级合资公司再与穰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该区首家“国企+村企”合资公司十堰穰耕昌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昌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股东。
针对东昌农业资金周转困难,十堰穰耕昌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463万元。“每年收储油菜籽1500余吨,去年销售成品油2000余吨。”十堰穰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洋介绍。
“村、企‘合伙’开公司,把村集体‘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在国有企业规范管理、市场化运营等基础上,村集体资产产生了经营性收益,股民的股金也有了着落。”鲁洋介绍。
在“国企+”的带动下,五峰乡推行“小田并大田”,改造形成2800余亩集中连片的油菜基地,实现了供应种苗、回收烘干、加工包装、双线销售全产业一体化经营。“郧福”牌菜籽油畅销武汉、北京等地。
生产能力增强了,吸引更多的当地农民在基地务工,工厂上班,还能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和分红股金。
“作为股民,我们家2024年第一次收到了分红,以后年年有分红,更有干劲了。”东峰村一组村民王雪琴高兴地说。
2024年,东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分红21.6万元,直接惠及全村494户群众。“有国企做坚强后盾,我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吴文静介绍。
目前,以东昌农业为龙头,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全乡22个村种植油菜1.2万亩,带动1231户户均增收5000元,仅菜籽油一项,年均销售1800多万元。公司吸纳当地425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
“加上土地流转金,我们一共领了一千多块钱,感觉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王雪琴激动地说。
2024年底,东昌农业已具备年加工菜籽油1100吨和年销售菜籽油1050吨的能力。十堰穰耕昌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达2000多万元。
农旅融合“钱”景好
“真壮观!湖北最美油菜花海,名不虚传!”3月22日,来自十堰城区的市民纪道明,携家人自驾到郧阳区五峰乡踏春赏花,看到千亩连片的油菜花海,他不禁赞叹。
每年从三月中旬开始,五峰乡的油菜花陆续开放,一直持续到四月下旬。
“高速路通了后,到五峰玩儿方便多了。”东峰村党支部书记庹浦介绍,十巫北高速开通后,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县市区和外地游客前来,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一到周末,组团游玩的大巴车有10台以上,自驾游车辆有上千台。
一朵油菜花,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游客格外多,周末的桌位都要提前预订。”五峰乡东峰村村民何静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了农家乐。她介绍,高峰期一天接待客人10余桌,营收6000多元;一年下来,挣个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如今,在五峰乡境内的“柳五路”沿线,发展菜籽油加工企业2家、农家乐50多家、民宿30多家。
“来这里既赏到了美景,又吃到了地道的农家菜!”返程时,纪道明购买了两壶菜籽油放到汽车后备箱。
“油菜花已成为我们百姓增收的‘金花’。”郧阳区五峰乡党委书记张成印介绍,游客除了赏花,还可游览景观“十三怪”、体验传统手艺“十三样”、品尝风味美食“十三花”,感受古麇国文化风俗。如今,通过打造花海油乡、文旅小镇,已形成“农旅+文旅+商旅”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油菜花为媒,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
同时,围绕“柳五路”沿线建设“生态绿廊、景观画廊、文化长廊、产业走廊”,撬动第三产业目标产值3亿元。
“现在的五峰,土地抢着种,群众赛着干,村庄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已奏响山水人文与生态产业的乡村‘振兴曲’。”郧阳区五峰乡党委书记张成印对五峰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DX农技推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