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国材料企业东材科技(601208sh.)凭借一款M9树脂,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英伟达 GB300 芯片封装树脂的全球独家供应商,不仅为中国在 AI 高端材料领域赢得话语权,更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了全球AI芯片材料的竞争格局。
2025年,中国材料企业东材科技(601208sh.)凭借一款M9树脂,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英伟达 GB300 芯片封装树脂的全球独家供应商,不仅为中国在 AI 高端材料领域赢得话语权,更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了全球AI芯片材料的竞争格局。
芯片运行时的带宽、散热、信号损耗等问题愈发突出,对封装树脂的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2025年8月,东材科技的M9树脂迎来关键考验 —— 英伟达A100级测试。这场测试覆盖了封装树脂的6项核心指标:
DF 值(介电损耗因子,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效率);
热稳定性(决定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寿命);
耐湿性、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加工适配性。
测试结果显示,M9树脂的DF值低至行业罕见水平,热稳定性在150℃高温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6项指标整体超越国际行业标杆20%。这一成绩不仅让东材科技通过英伟达的严苛认证,更使其成为GB300芯片封装树脂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在拿下GB300独家供应权后,东材科技为深度绑定英伟达未来的 Blackwell Ultra 架构(预计2026年推出,算力将较当前提升5倍),公司已与英伟达启动联合研发,推出适配该架构的新一代树脂产品 —— 马10树脂。
据悉,目前,马10树脂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研发,其DF值进一步降至3%,较M9树脂再降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信号传输损耗将减少40%,能更好地满足 Blackwell Ultra 架构对超高速带宽的需求。
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的效果,已逐步反映在东材科技的业绩数据中。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高端材料业务的爆发,推动其盈利结构从 “传统绝缘材料为主” 向 “高端电子材料为主” 转型。
据8月28日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1亿元,同比增长 17.57%;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9.09%。看似平稳的增长背后,是高端材料业务的 “爆发式增长”:高速数据材料的上半年营收接近去年全年。
东材科技的产能规划: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边缘计算、智能驾驶等领域对算力需求的急剧增长,硬件性能的迭代速度显著加快,这对印刷电路板(PCB)的介电性能及信号传输效率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为满足这些需求,高性能覆铜板作为关键硬件载体,必须能够应对高输入/输出(I/O)工作负载。
鉴于此,国内相关企业正加速在中高端领域(如高密度互联(HDI)板、集成电路(IC)载板等)的产能布局,并积极寻求与国内电子级树脂供应商的合作,共同研发具备高频、高速、高耐热性、高导热性及高可靠性等特性的新型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高频高速树脂是一类具有卓越电性能的材料,其特点包括低介电常数(Dk)和低介电损耗(Df)等,这些特性使其能够满足高频、高速信号传输的严苛要求,从而成为制造高性能PCB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中国电子树脂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当前在供给结构上呈现出以基础液态环氧树脂产能为主导的特点,而高品质的特种电子树脂,特别是能够满足下游PCB行业在绿色环保(如无铅无卤)、轻薄化、高速高频等关键领域需求的特种电子树脂,供应量相对较少。尽管如此,在高频高速树脂领域,中国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产能优势。
全球范围内,高频高速树脂主要供应商为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旭化成、大金、KI化学、大和化成、杜邦、SABIC等。国内供应商包括: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圣泉集团、宏昌电子等企业。
资料:咸宁新闻网、化工新材料
来源:塑化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