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人是2023年6月入驻头条。因美国制裁华为,才开始了解和学习华为。本人6月写了第一篇头条文章即“五年后高质量活着的华为”。其中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华为与比亚迪、特斯拉是中国新能源前三(因彼时获悉70万辆的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在建,赛力斯还有重庆两江工厂和凤凰工
特斯拉FSD V13必须摸着华为乾崑ADS 3.0的“石头过河”,否则在中国实现L3商用是一句空话——特斯拉智驾落后华为18-24个月
在何小鹏上站上论坛台,说小鹏自动驾驶第一之后,余承东上台说华为自动驾驶第一,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客户体验最好。
2023年,余承东与何小鹏关于AEB之争,何小鹏怼余承东。余承东在微博上留言,说有些主机厂CEO居然不懂AEB技术。
在2023年前后,国人感觉小鹏自动驾驶技术名列前茅。
本人是2023年6月入驻头条。因美国制裁华为,才开始了解和学习华为。本人6月写了第一篇头条文章即“五年后高质量活着的华为”。其中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华为与比亚迪、特斯拉是中国新能源前三(因彼时获悉70万辆的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在建,赛力斯还有重庆两江工厂和凤凰工厂,年产能各15万辆)。二是华为车BU将成为华为主要营收之一。三是华为将成为世界前三强,与苹果、微软争冠。
在这之后的大半年,研习了一些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方面的文章,但无法确认华为乾崑ADS与特斯拉FSD自动驾驶究竟谁更优秀。
2023年-2024年期间,中国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大量招聘人才,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各家自动驾驶团队从3000-5000人,到华为7000人,以及1000-2000人不等。
进入大众视野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有特斯拉FSD、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蔚小理的自动驾驶系统,似乎他们走在前面。第三方自动驾驶系统有地平线、大疆、魔门塔等。
因为舆论宣传作用,在接收到的信息中,感觉华为乾崑ADS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自动驾驶、蔚小理自动驾驶系统是领先的。
2023年前后,偶然看到极狐阿尔法S在2021年4月自动驾驶在上海城区的视频,感觉华为自动驾驶很牛掰。
2023年9月-12月,搭载华为乾崑ADS 2.0的问界M7和问界M9上市销售。
余承东在2024年年初说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实现全国有图无图都能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本人硕博研习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7年,有一定的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实则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2024年4月23日,本人文章标题是“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是自动驾驶之王”。
第二天即2024年4月24日,华为发布乾崑ADS 3.0。乾崑已定,智在必行。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说,华为将引领全球汽车第二个百年变革。
余承东之后说华为自动驾驶系统是全球最安全、最强大的智驾系统。
国内部分专家因认知“茧房”,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邓志冬教授,他是中国人工智能某个领域的秘书长。邓志冬先生说,特斯拉FSD领先行业3年,本人写文章批驳过他。
2024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有一篇著名的专访文章,标题是“特斯拉电动化比不过比亚迪,智能化比不过华为”。
朱西产教授有一个重要观点:谁说自家自动驾驶端到端,就别买他家的车。
2024年,谁是国内自动驾驶系统第一名、第一梯队一直争论不休。
2024年7月,奇瑞副总裁谷俊丽说特斯拉自动驾驶领先国内1.5-2年。
蔚小理小米都说自家自动驾驶系统最厉害,都说自家自动驾驶系统是第一梯队。
本人和博主老妖观点一致。本人文章标题“2024年自动驾驶第一梯队是最大的谎言”。蔚小理小米给国人传递出的信息是他家自动驾驶系统领先。他们通过互联网营销,目的是消费者买他们的车。
余承东说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是最好的,目的也是一样。
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良币与劣币”,为自己认知买单。
懂行与不懂行的专家、车评人鱼龙混杂,不会给消费者传递相对准确的认知。
何小鹏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领先的“传声筒”。
本文认为,华为2024年4月24日发布乾崑ADS 3.0之后,全球自动驾驶之争,已经结束了!没有所谓第一梯队,只有学霸第一名和其他。
2024年的一段时间里,余承东忌讳说遥遥领先,就改说华为自动驾驶系统及主动安全技术等断带式领先、更加领先、继续领先。
掌控着网络平台话语权的一些强悍的友商,是不可能让余承东正确的观点传递给消费者。
绞杀鸿蒙智行成为一些网络平台及网络黑势力的主要目标。
鸿蒙智行车主自动驾驶视频是突破信息“茧房”主要途径,但是他们是“弱势一方”,鸿蒙智行车主也成为网络平台网络攻击的靶标。
大多数买车的消费者在这场自动驾驶良币与劣币之争中,分不清良币与劣币。这次4.29车祸事故的三位大学生沦为“小白鼠”的悲剧,仅仅是让老百姓知道的极少数!前些年特斯拉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大量刹车事故,与三位大学生如出一辙。
中国汽车消费者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本人认为主流官媒与商用媒体及自媒体对自动驾驶的认知战中缺位了。同时也反衬出,平台话语权之争,其他势力的强悍!
领导华为乾崑ADS的中国华为第一号人物余承东,也成为网爆的主要“靶标”。
消费者分不清“良币与劣币”。
2024年第四季度,余承东在多次公开场合呼吁国家早日落地L3级自动驾驶商用。官宣鸿蒙智行将在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高速路商用和城区试商用。
随着华为2025年4月(推测)可能发布乾崑ADS 4.0。
本文更加确信全球自动驾驶系统之争已经结束了。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就是学霸,就是第一名。
个人认为,蔚小理小米为了自家多卖汽车,说自家自动驾驶系统领先或是第一梯队,把传统主机厂忽悠“瘸”了。主机厂认为蔚小理都能干到第一梯队,比蔚小理资金实力更强的传统主机厂搞成功自动驾驶系统不应该很难。造成传统主机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自动驾驶,或买国外的自动驾驶系统,囫囵吞枣。浪费研发投入百亿量级为计。
本文认为,迄今为止,全球自动驾驶系统唯有华为和其他。基于以下四方面的理由。
一是特斯拉纯视觉方案走入“死胡同”,特斯拉FSD必须摸着华为乾崑ADS 3.0自动驾驶系统“石头过河”。以两个指标及特斯拉已重回激光雷达方案的研发,初步判断特斯拉FSD落后华为18-24个月。两个指标是①特斯拉FSD V13是纯视觉方案,可能还没有赶上华为2023年发布的乾崑ADS 2.0技术水平;②特斯拉还没有突破华为4公里到120-130公里全向主动安全AEB技术。
二是华为乾崑ADS自动驾驶系统是全球唯一一家全栈式自研。华为自动驾驶系统是芯片+系统软件+智驾软件+人工智能训练芯片+人工智能训练软件+海量数据+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像头+道路协调等综合体。这种全方位协同的优势是其他厂商都不具备的。例如,外购的激光雷达提供的数据里面有很多噪点,而要有效的消除这些噪点,又涉及到底层的某种芯片。
假设特斯拉、小鹏、地平线自动驾驶系统处于华为之下的第二梯队。地平线自研智驾芯片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与华为昇腾处理器、鲲鹏处理器同日而语。特斯拉和小鹏高阶自动驾驶的芯片是依靠英伟达算力芯片,英伟达AI芯片主要是科学计算,在自动驾驶系统的适配方面没有华为全栈式自研的优势。此外,华为以通信起家,5G技术对自动驾驶系统非常关键。
三是华为乾崑ADS自动驾驶系全栈式自研,已经优化提升了四年,自2021年4月的乾崑ADS 1.0提升至2025年4月的乾崑ADS 4.0。①搭载华为乾崑ADS 1.0的车型有问界M5、问界M7,极狐阿尔法S;②搭载华为乾崑ADS 2.0的车型有问界M7、问界M9、智界S7、阿维塔12等。搭载华为乾崑ADS 3.0的车型有享界S9、问界M5、问界M7、问界M9、智界R7、智界S7,以及阿维塔系列、比亚迪豹8、东风岚图梦想家。
自华为发布乾崑ADS 1.0至今4年,华为以全栈式自研的乾崑ADS 3.0上车,60万辆左右的智能电动汽车成功跑通了乾崑ADS 3.0,直到今天搭载华为乾崑ADS 3.3的问界M9 2025款已经商用。
余承东宣布今年7-8月份华为乾崑ADS 4.0商用。也就是说,十几款鸿蒙智行和HI模式车型搭载华为乾崑ADS 3.3将继续跑小半年后,华为可能官宣乾崑ADS 4.0正式商用。
华为乾崑ADS 4.0具备L3级冗余架构,华为L3级冗余架构的感知系统包括①四激光雷达,前边一颗192线程激光雷达,两侧和后边各一颗固态激光雷达,②4D毫米波雷达,③超声波雷达和④摄像头。车辆侧向及后边是否必须搭载激光雷达才能达到L3级冗余架构,也不尽然。理论上,如果摄像头等感知系统的感知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基于此感知实现决策到执行,也能说达到L3级的感知硬件冗余。
余承东说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以行践言。搭载四激光雷达的问界M9 2025款感知系统舍得堆料。问界M9 2025款四激光雷达方案,就是精准感知前后左右路况及相邻车辆状况。192线程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核心和主要安全保障;左右和后边受到临近动态车辆的碰撞威胁,三颗激光雷达为车辆安全行驶保驾护航,自动驾驶系统决策加速或蛇形运动躲避潜在碰撞。
四是BBAB(奔宝奥保)可能全部“投华”。10来家中国主机厂虽扭扭捏捏,但清一色“投华”,吉利、长城大概率也要“投华”。奥迪官宣2025年所有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暨5款车型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及鸿蒙座舱。宝马已经官宣与华为进行零部件方面深入合作。本文认为,宝马、奔驰、保时捷都将选择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因他们打不过,只能“投华”。
特斯拉FSD V13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大雾、雨雪天气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感知系统相比与激光雷达感知系统,就是“瞎子”。2025年3月29日的小米SU7车祸事故悲剧发生了,再次为激光雷达方案正名。
因此,特斯拉FSD V13必须摸着华为乾崑ADS 3.0和乾崑ADS 4.0的“石头过河,否则在中国实现L3商用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第三方自动驾驶系统和主机厂自动驾驶系统只能借鉴华为四激光雷达感知系统,借鉴华为的全栈式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才能突破L3级冗余架构,才有可能实现L3级自动驾驶。
因此,全球L3级自动驾驶商用,唯有华为和其他。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