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到农村,现实就给了我迎头痛击。居住条件简陋,几个人挤在狭小昏暗的土坯房里,屋顶还时不时漏雨。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跟着老乡们下田干活,从播种、除草到收割,每一项农活都繁重又辛苦。记得第一次割麦子,我笨手笨脚,不仅进度慢,还差点割到自己的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在20世纪70年代,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我告别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开启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知青生活。
刚到农村,现实就给了我迎头痛击。居住条件简陋,几个人挤在狭小昏暗的土坯房里,屋顶还时不时漏雨。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跟着老乡们下田干活,从播种、除草到收割,每一项农活都繁重又辛苦。记得第一次割麦子,我笨手笨脚,不仅进度慢,还差点割到自己的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上满是血泡。′
饮食也与城市天差地别,主食多是粗粮,难得吃一次白面。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少油少盐。有一回,队里分了点肉,大家像过年一样兴奋,那顿肉香至今难忘。为了改善伙食,我们还会在闲暇时去河里抓鱼,虽然收获不多,但过程充满乐趣。
除了日常劳作,我们也积极参与村里的建设。利用所学知识,帮村里办起了夜校,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农闲时,我们知青聚在一起,唱歌、讲故事、分享从家里带来的书籍,苦中作乐。
与老乡们的相处,更是让我收获了质朴的情感。他们不善言辞,却用行动关心着我们。生病时,大娘会送来热乎乎的米粥和草药;干活累了,大爷会递上自家种的烟叶,让我们解解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学会了各种农活技能,也理解了农民的艰辛与坚韧。
这段知青岁月,有汗水、有泪水,也有欢笑和成长。它让我褪去了城市的娇气,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和乡情。虽然如今已过去多年,但那段在农村的时光,依然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时刻提醒着我珍惜当下,勇往直前。
来源:常常喜乐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