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食到医药,真菌——跨界“网红”的逆袭之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07:00 1

摘要:在自然界庞大而复杂的生命体系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和植物,还存在着一种神秘而独特的类群。它既不像动物那样能够自由活动,也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却能在自然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自然界庞大而复杂的生命体系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和植物,还存在着一种神秘而独特的类群。它既不像动物那样能够自由活动,也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却能在自然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可以在潮湿的角落悄然生长,也能在人体内部引发疾病;它既能成为美食佳肴的得力助手,又可能化作破坏庄稼的“隐形杀手”。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生物就是真菌,那么,真菌究竟是什么呢?和我们常说的细菌是一回事吗?

相信对于不少人来说,经常听说细菌,也知道要杀菌,抑菌等概念。但是对于真菌,大家就挺陌生。因为它们俩都很小,很难用肉眼观察到,而且名字还挺像。其实真菌和细菌完全不一样,从分类学来看,一方面是细胞核结构不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另一方面,在组成细胞的其他结构上也有差异,简单来说区别如下 [1]。

有个别真菌,你还真见过。比如:蘑菇,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之一,无论是平菇还是金针菇,木耳或者香菇,或者云南人才能分辨出来的可以吃的菌子,都是真菌。再比如和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的真菌:酵母菌。我们吃的馒头、包子、面包以及乳腐、豆豉等都是酵母发酵产物,调味品如酱油、泡菜等也是酵母的发酵产品。酵母菌可以说是典型的真菌,它们很容易在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代谢,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带来真菌独有的生态和代谢产物。

可以说,真菌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真菌是一种强大的生物,它的诞生本身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曾经的大氧化时代,初出茅庐的植物几乎无敌手,疯狂的汲取着阳光进行着光合作用,结果竟然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不够用了。真菌就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生命界的舞台,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出现并以植物的遗体为原料进行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正因为如此,生态的循环才被打通,地球万物才获得了拯救,真菌的贡献举足轻重。

到这里,有个疑惑,那就是,怎么都说真菌好,真菌就没有坏处吗?答案是,当然有,就像一句很老套的话“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样,真菌也如此。

每年国内的吃菌子中毒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不过,最常见的真菌危害之一,则是真菌性皮肤病,最典型的就是脚气,学名足癣。

有说法指出中国可能过半数的人受到脚气的困扰,尽管这种说法尚待确认,但脚气显然是覆盖范围很广[2]。但是很多人知道脚气,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脚气?

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发的疾病,往往会出现小水疱,进一步发展为瘙痒、糜烂和渗液[3]。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缺乏抑制真菌的脂肪酸,很难抵抗真菌入侵。同时脚上角质层比较厚,角质层里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很利于真菌茁壮成长。脚气一般可分为水泡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4]。

水疱型,一般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脚趾间、足底等地方出现小水泡,,一般是会有瘙痒。

糜烂型,表现为脚部皮肤浸软发白,然后局部皮肤糜烂,带有瘙痒,多汗者容易出现。

这两类容易判断,但是鳞屑角化型就比较特殊了。这种脚气的症状是足底、足跟等皮肤变得粗糙、干燥、脱屑,严重的还会发生皲裂,出血,疼痛。看起来很像是冬天干燥,角质层增厚引起的脚干,但实际上却是真菌在作祟。

有些患者脚上一直有真菌,在夏季表现为水泡糜烂,但是过了夏季,脚部开始干燥脱皮,症状和常见的脚气完全不一样,容易被忽视,以为脚气已经痊愈了,结果第二年夏季又有了水疱,反反复复,每个季节脚上都有问题。其实是大家忽略了这类脚气,没有正确抗真菌治疗。真菌就一直都在脚上茁壮成长,影响脚部健康。直到夏季,才表现为比较明显的水疱和糜烂[5]。

很多人认为泡脚可以解决脚气,或者像敷面膜一样给脚部保湿润滑。然而,脚气却一直阴魂不散。其根源在于真菌比你想的要顽强得多。

上文提到,真菌的生存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生存在皮肤表面,还可以扎根进皮肤内部,这就导致,很多针对表面的处理,只是治了标,未能彻底根除真菌。除此之外,真菌的生存能力很强,只要条件合适,它就能快速繁殖生长。这也是为什么脚气被一定程度上称为“疑难杂症”的缘故。

事实上,治脚气,关键就是十个字:正确用药,足剂量,足疗程。首先,用抗真菌药物,很多人刚用抗真菌药物治脚气效果还不错,但后面脚气就又复发了,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药物使用量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点。

1,对于患处用药不足。尤其是鳞屑角化型的患者,足部脚屑较厚,药物渗透不进去,就很难及时、足量地到达真菌植根的部位。如果不坚持用药,深层次的真菌就很难被杀灭,看上去没事了,过几天又复发了。因此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连续使用,真正杀灭深层真菌,把真菌斩草除根,一网打尽!

2,只涂于明显的患处而忽略了相邻的正常皮肤。很多人以为真菌单纯的存在于患处,却忽略了真菌可能会扩散到健康的皮肤位置,因此要全脚用药而不能只单单涂在患处。

因此,对于脚气,不乱用偏方,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选择抗真菌药物,足量使用药物,这样才能彻底肃清真菌残余,让脚气远离我们而去。

总体上,真菌有利,也有害,我们应该利用真菌的优势服务人类,同时利用科学的手段避免真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邢来君, 李明春, 魏东盛. 普通真菌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Rinaldi, Michael G. "Dermatophytosis: epidemiolog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upd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43.5 (2000): S120-S124.

3 Vermout, Sandy, et al. "Pathogenesis of dermatophytosis." Mycopathologia 166.5-6 (2008): 267.

4李乃芳,崔铖,陈媛媛.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化鳞屑型足癣80例[J].北京中医药,2017,36(06):552-553.

5 宋晗. 外用中草药煎剂治疗角化鳞屑型手足癣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

6 王爱平,高露娟,席丽艳,李铁男,段逸群,易顺强,刘卫兵,王秀丽,王桂芝,许爱娥,温海,0李若瑜.足癣患者治疗现状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06):335-338.

来源:怪博士李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