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野心的创业者不同,他们往往会考虑更多,格局更大,不仅需要考虑未来风险,还要考虑未来退出,不仅考虑资本布局,还会考虑员工持股。
普通人创业,一般不会考虑太多,两个人各 50% 就开干。
有野心的创业者不同,他们往往会考虑更多,格局更大,不仅需要考虑未来风险,还要考虑未来退出,不仅考虑资本布局,还会考虑员工持股。
而随着董宇辉多家公司落地,我们看到董宇辉的股权架构设计展现了极强的专业性与前瞻性,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以下五大维度,融合了法律合规、风险隔离、税务优化及资本布局等多重考量:
一、规避一人公司无限责任风险,搭建法律防火墙机制
•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公司股东需自证个人财产与公司独立,否则需承担连带责任。原架构中董宇辉100%控股的"与辉同行"属于典型一人公司,存在无限责任风险。
•解决方案:通过设立中间控股平台"子三省"(由终南远眺全资控股),形成"终南远眺→子三省→与辉同行"三级架构,将经营风险限制在业务公司层级,避免穿透至个人资产。新架构下,子三省作为业务主体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即便破产清算,董宇辉个人仅需承担有限责任。
二、构建资产与业务分离的防火墙体系
•资产持有策略:终南远眺定位为"家族资产平台",承担知识产权、不动产等核心资产持有功能,通过"零业务运营"避免经营风险。例如,与辉同行股权变更后,其商标权、供应链资源等战略性资产可逐步转移至终南远眺名下。
•税务递延优势:终南远眺作为控股公司,接收子三省分红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政策(《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形成资金池用于再投资,延缓个人所得税缴纳。若终南远眺注册于西安浐灞国际港,还可能享受西部大开发15%企业所得税优惠。
三、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资本运作布局
•减持税负优化:董宇辉保留10%自然人持股,未来若子三省上市,减持时适用"财产转让所得"20%税率,相较控股公司减持(25%企业所得税+20%个税)综合税负降低20个百分点。
•控制权强化:通过终南远眺(80%控股)与自然人持股(10%)叠加,形成双重控制节点,即便引入战略投资者稀释股权,仍可通过GP身份掌握合伙企业决策权。
四、有限合伙架构赋能员工激励
•控制权与激励分离:"长歌有和"合伙企业采用GP(终南远眺0.1%)+LP(董宇辉99.9%)结构,既保留控制权集中(GP拥有100%表决权),又为员工股权激励预留份额池。未来主播等核心成员可通过LP份额参与分配,避免直接持股导致的治理僵化。
•税务弹性空间:若备案为创业投资企业,员工行权时可适用财税〔2016〕101号递延纳税政策,个人所得税递延至股权转让环节,且税率可能降至20%。相较于公司制持股平台(双重征税),税负成本降低50%以上。
五、上市合规与资本运作预留接口
•Pre-IPO架构合规:当前混合持股结构(自然人+控股公司+合伙企业)符合A股上市要求,既满足实控人认定标准,又便于后续引入PE/VC(通过增资终南远眺或子三省股权)。
•业务分拆可能性:通过兰知春序等子公司承载区域性业务,未来可选择分拆上市。终南远眺作为控股中枢,可统筹各业务线资本运作,避免同业竞争问题。
启示意义: 该架构堪称"教科书级"设计,其价值在于:
① 风险隔离:通过三级架构实现"业务风险-核心资产-家族财富"逐层过滤;
② 税务效率:综合运用地域税收优惠、企业类型税差、递延政策等工具降低综合税负;
③ 控制权保障:GP/LP结构+混合持股形成"铁三角"控制体系;
④ 资本弹性:为股权融资、并购重组、上市等预留操作空间。
对于企业家而言,这种"法律规则护航商业价值"的思维模式,值得在股权架构设计中深度借鉴。
如果你还不会设计股权架构,可以私信沟通。
来源:安东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