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达52.7%,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电子屏幕吞噬的童年,是千万双过早失去清澈的双眼。
现在走进小学教室,戴眼镜的孩子比不戴的还多!
更吓人的是,有些幼儿园中班娃娃都戴上了200度的眼镜。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达52.7%,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电子屏幕吞噬的童年,是千万双过早失去清澈的双眼。
仔细想想,这哪能全怪孩子?
当我们撕开这层数据的面纱,会发现每个近视儿童的病历本上,都写满了成年人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
1、客厅墙上!
65英寸的智能电视全天候播放动画片,父母用“安静看电视”换取片刻安宁。
殊不知,美国眼科协会早已警告:持续观看电子屏幕30分钟,睫状肌痉挛程度相当于连续写字2小时。
2、玩具堆里
那些会闪会叫的玩具,亮得跟迪厅灯球似的。
日本研究发现,这类玩具的频闪虽不易察觉,但会让孩子瞳孔在1小时内经历3000次以上非自主收缩。
3、教育焦虑的产物
穿着“早教”的外衣,让孩子近视翻倍!
有些孩子才4岁就要每天描红20页,还要练钢琴,琴谱上的五线谱符号小如蚂蚁,这些超前教育正在透支孩子们的远视储备。
北京同仁医院跟踪数据显示,过早进行精细化用眼的孩子,小学前近视概率提升4.2倍。
4、消失的户外时间
孩子整天窝在家里,晒不到太阳,看不到自然光线。
广州疾控中心研究证实:日均户外时间不足1小时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达标者的3.8倍。
七十岁的王奶奶有绝招——把三字经抄成巴掌大的字帖,就为保护孙子眼睛。可现在的年轻爸妈呢?直接塞个手机当“电子保姆”。
老人家那些土办法,在手机平板面前,压根吸引不了孩子。
也有些爷爷奶奶带孩子图清净,拿手机哄孩子。
上海眼科医生发现个怪事:戴防蓝光眼镜的孩子,近视反而加深更快!
原来有些家长觉得戴了眼镜就万事大吉,任由孩子每天多玩三小时平板。
虽然眼镜是有防蓝光的作用,但不能就直接放任孩子玩手机啊,眼睛也需要休息。
更气人的是某些教育机构,打着躺着学不伤眼的旗号,结果课程安排每天要学五小时!
这和骗人买减肥药让人一天吃五顿有啥区别?
1、看远处
在深圳打工的李姐想了个妙招:每天带孩子站在阳台上,数对面工地吊车转了多少圈。
既练了眼睛,又认了数字,比花大钱买护眼灯实在多了!
2、护眼三字经
眼科专家教大家记住“护眼三字经”:晒太阳(每天1小时)、保距离(一胳膊远)、勤休息(持续用眼不超过20分钟)。
上海有些学校已经在用这个方法,效果特别好!
3、手机护眼卫士
现在连手机都来帮忙了!某些国产手机出了新功能,孩子玩超时自动给家长发警报。看来科技公司也明白,再不行动,下一代都要变“四眼仔”了!
说到底,保护孩子视力没那么多高大上的办法。
少看点电视,多去公园遛弯,写作业开台灯,别让娃趴着看书。
这些小事天天做,比啥进口护眼产品都管用。
来源:爱吃瓜的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