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月花销一千出头,银行卡里躺着自媒体到账的几千块,狗在脚边打呼噜。
“50岁、没老公、没退休金,一定很惨吧?
”
刷到这句话,她笑了。
两套全款房,一套在山西山涧听泉,一套在山东海边看浪。
每月花销一千出头,银行卡里躺着自媒体到账的几千块,狗在脚边打呼噜。
惨?
她只觉得吵的人不懂安静有多贵。
很多人以为独居=孤独终老。
数据啪啪打脸:2020年起,50岁以上单身女性独居比例一路飙升,离婚、子女远漂、传统家庭散伙,把她们推成了“一个人的公司”。
公司不大,业务却全:财务、后勤、公关、心理按摩,全靠自己。
没退休金,怎么破?
她把房子变成“隐形工资卡”。
山涧那套租给写生学生,海边那套淡季做民宿,旺季自己住。
政府推的“房产反向抵押”她研究过,暂时用不上,但知道哪天腿脚不灵了,还能把房子变养老金。
安全感不是钱堆的,是“有条后路”四个字。
自媒体?
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去年,50岁以上做短视频、写公众号的涨了15%。
她写山里的蘑菇、海边的落日,一条广告报价八百,够买仨月鸡蛋。
评论区总有人酸:“这点钱够干嘛?
”她回:“够我挑最新鲜的。
”
有人担心她病了没人端水。
她反问:有老伴就一定端?
社区医院签约家庭医生,手机一键呼叫,比等谁良心发现快多了。
孤独?
她遛狗时顺手拍邻居家的月季,剪回来插瓶,三天换一茬。
花比人守信,说开就开。
心理学家管这叫“积极老龄化”,翻译成人话:日子是自己哄自己过。
她每天六点起床,先烧水泡一壶老白茶,再写五百字日记,写完狗也醒了,出门遛弯一小时。
回来蒸南瓜、煮玉米,十点半准时坐在电脑前剪视频。
下午晒太阳、打盹、听风把柿子树叶吹得哗啦啦。
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心跳和呼吸合拍。
有人问她怕不怕老了糊涂。
她掏出手机备忘录:银行卡密码、水电户号、狗疫苗日期,写得比年轻人还清。
真到糊涂那天,房子一卖,直接搬进带花园的养老公寓,提前看过,隔壁老头老太太天天唱卡拉OK,热闹得很。
她说,年轻时也追过“人上人”,撞了南墙才懂:人生不是爬梯子,是挑沙滩。
有人挤热门景点,她找没人的角落,照样能捡到最漂亮的贝壳。
最后一句,送给所有替她“操心”的人:别拿你的热闹,丈量她的安静。
她不缺观众,只缺被理解。
来源:口中哼小调的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