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心连世界 贸易通全球——以侨为帆、以商为桨、以贸为舟,泉州加速“链接”全球蓝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00:07 1

摘要:回家!两年前,在“聚侨共赢、筑梦泉州”的号召下,近千名侨商泉商循“泉州人”之名、应故乡邀约,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在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上共育累累硕果:71个侨商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195.11亿元;泉州优品出海行动正式发布……此后,泉州与广大侨商泉商合

千商云集扬风帆,聚侨促贸启新程。

回家!两年前,在“聚侨共赢、筑梦泉州”的号召下,近千名侨商泉商循“泉州人”之名、应故乡邀约,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在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上共育累累硕果:71个侨商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195.11亿元;泉州优品出海行动正式发布……此后,泉州与广大侨商泉商合力谱写了“双向奔赴”的融合发展乐章:一批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为泉州发展注入新势能;一项项暖心举措接踵而至,为游子返乡营造最优环境。

同说家乡话、共赏家乡月,近千名侨商泉商应邀返乡,共同开启“梯航万国”的新航程。(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陈英杰 摄)

再出发!4月1日—3日,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暨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又有近千名海内外嘉宾应约而来,与家乡一道锚定“聚侨力 链全球 同发展”的使命,紧扣“海丝侨商投资贸易”与“内外贸高质量发展”两大发展任务,再启“梯航万国”的新航程。

乡音未改归故园 双向奔赴绘宏图

71个侨商项目落地生根 2552多亿元投资涌动刺桐

“泉州是我们永远的故乡!”两年前的6月14日至16日,与菲律宾著名侨领、宋庆龄基金会创会会长陈祖昌一道,近千名侨商泉商在“泉州人”这个共同名字的号召下,跨山越海而来,共赴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简称“侨商大会”)这一故土之约,开启“聚侨共赢、筑梦泉州”的新征途。

叶繁于四海,其根在泉。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海内外泉州人说家乡话、听家乡曲、看家乡戏、赏家乡景、品家乡菜,家乡的经济繁荣、产业兴盛、百姓乐业之景,令游子欣喜之际也愈发生出参与建设之情。“让我们海内外泉籍乡亲携手,不断续写‘爱国爱乡、爱拼敢赢、回报桑梓、乐善好施’的新篇章,为家乡带回更多好的项目、好的资源,推动家乡更好地发展。”这是侨商泉商们共同的心声与愿景。

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71个侨商项目达成签约,投资总额1195.11亿元;对外发布泉州优品出海行动,全面奏响“泉州智造”+“侨商力量”协作共赢未来的号角……首届大会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以此为新起点,泉州与侨商泉商的“双向奔赴”跑出了加速度。去年10月24日的泉州台商投资区文化强区建设暨2024年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首届侨商大会签约项目之一的洛阳湾世遗文创小镇项目正式落地,已完成项目一期(79.3亩)地块竞拍工作并取得项目用地。该项目策划以千年洛阳桥为文化核心,以滨海商港文化为主题,通过古桥、古镇、老街的修缮和文化演绎,再现千年海丝商港的繁华盛景,通过引入“沉浸式实景演艺、艺文首店、海街酒吧、度假院落”等业态,打造集城市休闲、文旅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将每一次侨商泉商返乡的节点,转化为联系情谊的交心之旅、促进合作的发展之径。今年2月19日,安溪县举行“聚侨引侨 安商回归”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华马(福建)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全球工贸(马来西亚)进出口有限公司、安溪县大山爱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陈链升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达成战略合作。据统计,仅今年春节期间,全市统战系统共摸排重点乡贤返乡数据3000余条,联络、接待和服务侨商泉商重点人士3500多人,共举办招商推介会、座谈会、联络交流会、产销对接会等300余场。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工作部署,深入开展“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深化运用“联谊+经贸+招商”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来自市委统战部的数据显示,“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确定的32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2024年,全市统战系统共对接403个项目,已签约(含正式合同、框架协议、意向协议等)388个,签约金额2552多亿元。

月光如水映乡愁 千年商港焕新颜

首创寻根平台、侨批保护、跨境金融等十大服务矩阵

“完善侨务工作机制,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强大力量。”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为侨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因侨而兴、与侨同心的泉州,以“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聚焦侨商泉商的文化、亲缘、康养、金融等多元需求,从搭建优质平台、创新服务抓手、优化工作机制等领域层层推进,构筑了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模式。

悠悠赤子情,不忘来时路。对在外打拼的侨商而言,故乡是根植于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是最宝贵的精神依托。寻根,成为他们始终挂念的事情。泉州市侨联于全国首创“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海外华侨华人“一键寻根”,唤起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截至目前,已征集、扫描族谱近万册,先后帮助近百位侨胞成功寻根。同时,我市还主动走出去,助力侨胞寻根谒祖。去年9月9日,“海丝泉州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活动三大展览之一的“根脉寻踪·泉州百个家族移民菲律宾族谱展”也正式亮相。诸多华侨在展览现场找到了自家的族谱,短短两天的展出时间就有十多名侨亲寻根成功。

侨批书写乡情,侨厝承载乡愁。早在2021年,泉州市档案馆就建成福建省首个“侨批展示基地”——泉州侨批馆,并延伸布局8个各具特色的侨批分馆,打造“1+8”侨批档案展览展示基地,并通过编撰《跨山越海的侨心》等侨批专著、创作侨批护照等文创产品、发布《侨批》原创歌曲及MV、联合拍摄全国首部侨批主题网络微短剧《漂洋过海只为你》、积极到国外举办泉州侨批文化展等方式,拉近泉籍华侨华人与家乡的情感联系。去年,泉州启动“刺桐侨厝”保护利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今年元旦,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华侨历史遗存的设区市法规——《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聚焦“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进行制度设计,为守护华侨历史根脉提供法治保障,着力以“有形”的遗存保护牵引“无形”的乡情寄托。

温热手中酒,静待游子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泉州人返乡投资、创业、安居。如何做好服务,成为泉州全力推进的一项工作。2023年10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泉州正式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城市;同年12月,由泉州自主研发的侨务信息化平台——泉州市“刺桐侨汇”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现了侨汇结汇“业务申请一键达,审批办事一网通”。去年6月,“故土家园”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正式启用,集海外社团服务、展览展示、侨务接待、侨商投资兴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入驻海外社团、港澳社团、异地商会157家,入驻战略合作单位11家、招商项目筹备组8个,接待来访人员2000多人次。去年9月11日,全国首个海外华侨华人康旅中心在泉启动,融入泉州中医药特色疗法和养生理念,建设康养、旅游、文化、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合的“归家之旅”康旅服务体系,为华侨华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康旅体验。此外,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将“侨商泉商”项目纳入“招商项目绿色通道”,为侨胞在投资落地、开办经营、工程项目审批等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市税务局深化运用侨税e家,通过一窗式服务模式辅导侨胞侨企办理涉税事项,举办税费优惠政策可视答疑,为侨胞侨企进行政策答疑和宣传。

种种举措,彰显了泉州服务侨商泉商的热忱与决心。这座城市犹如一位依门守望的母亲,小心翼翼地收藏孩子远行前遗留的物件、温馨布置孩子的房间,静静等待游子归乡。

侨商弄潮立涛头 丝路扬帆拓新局

620亿元跨境电商链接全球 120国泉货香飘五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近年来,泉州充分激活智造强市和千万侨商两大优势,推动内外贸协同发展,将雄厚的产群优势与侨商泉商网络深度融合,让泉州制造享誉全球。

“推动内贸、外贸高质量发展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城市的必然要求。”去年4月10日,全市内贸、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以旧换新”“消费场景营造”“新业态培育”“外贸主体培育”“贸易便利化提升”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全面吹响内外贸比翼齐飞的“高质量发展”号角。大会还发布《泉州市推动内外贸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等“1+N”政策,聚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助力泉州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消费品集采中心和国潮消费示范城市。

畅通多元出海通道,进出口规模创新高。今年2月23日,装载着鑫菲航(中国)供应链有限公司1357吨螺纹钢、卡车和工程车辆的圣基茨和尼维斯籍货轮驶离泉州港石狮华锦码头,驶往东帝汶帝力港,标志着福建省首条直达东帝汶海运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全程仅需7天,较此前的中转模式压缩15天运输时间。5天后,泉州开通首条直飞菲律宾克拉克国际货运航线;半个月后,泉州首条直达罗马尼亚共建“一带一路”保税物流专线正式开通……仅海运航线方面,泉州已累计开通共建“一带一路”海运航线36条。泉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市外贸进出口2715亿元,同比增长4.5%,进出口规模超过2022年的2711.9亿元,为2001年入世以来历史新高。其中,2024年泉州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243.6亿元,增长5%,占泉州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2.6%。

泉州优品加速“出海”,泉州制造持续“破圈”。在首届侨商大会上,我市举行优品出海专场对接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泉州优品“扬帆出海”。号角吹响,泉企纷纷开启“出海图强”新模式,让“泉州制造”的品牌力、影响力覆盖国际市场。日前,安踏与NBA超级球星凯里·欧文合作推出的第二代签名篮球鞋(ANTA KAI2)在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店铺同步发售。安踏产品的“出圈”,是泉企国际化发展新趋势的缩影:361°业务网络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点已超过1700个;九牧在全球设有15家高端数智灯塔工厂,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0多万个全球销售网点……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13个县(市、区)“优品出海”指挥部,推动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建成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数十个“泉州优品”海外展销中心。

“跨境电商+产业带”,深度链接世界市场。为适应跨境电商及新兴市场发展迅猛的新趋势、新格局,我市提出“抓业态培育,促新兴市场拓展”具体工作部署,依托“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三年打造5个20(20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区、20家以上龙头头部企业、20个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在2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布局公共海外仓、20条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泉州优品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走出去。市商务局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市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0个,面积170万平方米,培育出6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市活跃跨境电商卖家超1.2万家,202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620亿元,年均增幅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首次与泉州市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合并举办,将通过“全域联动、全球对接、全链服务”的模式,深化泉州市与全球侨商、侨胞以及异地泉商之间的合作,推动泉州优品“出海拓圈”。

↓↓↓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发布

◆融媒体记者:黄伟毅 庄丹丹

◆通讯员:郑志江 叶冠庆

◆编辑:麦彬彬

◆二审:赵鹏云

◆三审:黄帆

来源:东南早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