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年91岁的乔治·阿玛尼(阿玛尼集团创始人),因为肺部感染在意大利米兰去世了。
好遗憾!迎来了9月第一个噩耗️️
现年91岁的乔治·阿玛尼(阿玛尼集团创始人),因为肺部感染在意大利米兰去世了。
他被誉为“Re Giorgio”(乔治国王),不仅是阿玛尼品牌的灵魂人物,更是改写时尚历史的巨匠。
在当今世界奢侈品领域,绝对是top级别的人物。
章子怡、易烊千玺、张小斐、童谣、白鹿等一众明星纷纷为他发文悼念…
就算不认识他这个人,也一定见过他设计的衣服。
他很早就提出了“男装柔化,女装刚化”的理念,由此设计出的女士垫肩西装在80、90年代风靡一时。
当下倍受推崇的老钱风,其风格核心也来自于他
有人说,未来或许再难有像他这样的大师,可以再次缔造永恒的经典。
也有人说,他的离去意味着时尚界的黄金年代就此结束,主流奢侈品已死。
他这一走,也带走了时尚界最后的友谊和竞争。
为什么大众对乔治·阿玛尼的评价如此之高?
回顾他这一生,或许能找出答案
为何缅怀阿玛尼?
斯人已逝、优雅永存
独树一帜的老钱风鼻祖,拥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阿玛尼的设计哲学是——任何的“过度装扮”都是在试图伪装,是不自信的表现,所有“自信得体”的着装,必定得先令自己感到舒服。
而这,恰恰呼应了老钱风所追求的松弛美。
阿玛尼认为设计要“去除冗余,留下永恒”,“去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注重舒适,最华丽的东西实际上最简单”。
虽然追求大道至简,但却始终不失风采。
50年职业生涯、近400场大秀,阿玛尼贡献的封神之作不胜枚举。
他用薄纱+重工结合,为轻盈的头纱平添几分神秘莫测的瑰丽,以珠宝火彩折射圣洁高贵的美。
礼服流光溢彩,像暗夜中星星点点的光点缀在模特身上,灿若星辰。
模特穿上身的效果
陈列展览的效果
大魔王凯特穿上身上犹如披了一条炫彩夺目的“银河战袍”,超级惊艳!
当然,阿玛尼大杀四方的“面料牛X症”绝不止于此!
品牌专属的液态鎏金材料让裙子光洁,模特摆动时光影变幻犹如水在流淌,简直美轮美奂…
2024年Hunter Schafer身着一袭阿玛尼蓝色礼服,美得宛若一尊雕塑。
放眼时尚圈,论中西方审美的极致融合,阿玛尼绝对能坐头把交椅。
他是极少数挚爱中国的设计师之一,对东方美有生动的理解,擅用木雕、龙图腾、刺绣、盘扣等元素。
2009年,阿玛尼春夏高定系列借鉴中国建筑的“飞檐”造型设计服装肩部,将东方建筑美学与西方时尚剪裁完美融合。
2015年,阿玛尼以西方设计视角重新诠释汉唐襦裙。秀场的主题定为充满中式意境的、士大夫的精神象征——竹子。
他运用中国水墨画中的点彩、渲染等手法,把衣裙变成了手绘卷轴,一幅幅“水墨画”中充斥着清淡的竹香。
阿玛尼的职业生涯和中国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他将个人生涯回顾亚洲巡回展的压轴站选在上海,带来四百多件经典作品,诚意满满。2012年5月,他举办了“One Night Only in Beijing”时装秀,15套专门设计的高定、青龙图腾的礼服惊艳全场。
在这期间,爱好中国文化的他还专程去了故宫等地打卡。
众所周知,阿玛尼的高定是出了名的难借,得是顶级咖位人家才给面子。但是当初姜文为了拍《一步之遥》找他,他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了。亲自为影片特别定制了6套造型,舒淇穿上身,完美复刻了1920年代旧上海的复古风情。
王家卫拍《繁花》,剧中的宝总穿的也是阿玛尼定制的西装,老钱范十足。
对于自己的东方审美“灵感缪斯”章子怡,阿玛尼更是宠得没边了。
2015年阿玛尼40周年大秀,章子怡受邀成了唯一登上《名利场》的中国女星。
这份殊荣背后,离不开阿玛尼的牵线搭桥。
俩人是20年挚交,章子怡征战国际影坛的战袍十有八九都是阿玛尼。
威尼斯电影节穿的是阿玛尼2024秋冬高定(左),电影奇遇夜穿的是阿玛尼2025春夏高定(右)
可以说,对比起某些爱搞歧视的欧美设计师而言,阿玛尼绝对算一股清流。
他设计的作品承载着东西方文化融合之美,这座桥梁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断裂。
辍学医学生、商场打工人
逆袭成身家800亿富豪?
众所周知,乔治·阿玛尼是位商业巨擘。
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一生无儿无女,死后留下了超过121亿美元(863亿RMB)的资产。
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时尚天才其实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
1934年,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叫皮亚琴察的小镇。父亲是运输公司的员工,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没钱给他培养艺术兴趣。
受家境和二战影响,他顺从家人的期待考入米兰大学医学院,后来去当了3年军医助理。因为对医学实在不感兴趣,他决定辍学,转身去服了几年兵役。
童年的战乱经历导致阿玛尼偏爱“灰米色”等暗淡的颜色
退伍后,他在文艺复兴百货公司(La Rinascente)当起了橱窗设计师,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负责给假人模特换衣服。工作简单无聊他却乐在其中,每天琢磨——什么衣服好卖?哪些款式受欢迎?顾客会为怎样的设计买单?
虽然从未接受过正式的时装设计教育,但他就此激发了美学兴趣。
主动去学习布料知识、制作工艺、生产流程,没几年就被提升为男装部采购员。(类似于时尚买手)
27岁这一年,阿玛尼遇到了人生第一个贵人——“意大利时装之父”尼诺·切鲁蒂。
对方看中他出色的市场敏锐度,聘请他为Hitman品牌的男装设计师。
几年后他决定单飞,借着为多个品牌服务的契机深入了解时尚产业全貌,理解风格差异、掌握潮流趋势。
40岁时,他和恋人塞尔吉奥·加莱奥蒂决定合资创业,二人创立Giorgio Armani S.p.A.公司。
加莱奥蒂是位建筑设计师,比阿玛尼小11岁
彼时的意大利经历了“经济奇迹”,从工厂车间批量涌入写字楼的男人们需要更多西装。
但英式西装严肃又紧绷,并不符合意大利人“休闲舒适”的穿衣理念。
阿玛尼提出要对西装进行“轻盈化改造”,他拆掉垫肩和内衬、将领口下移、减少扣子数量…
这种无结构剪裁设计没有死板的线条,只有流畅的廓形,完美诠释出慵懒的都市松弛感。
让西装从紧绷的商业制服变成了性感盔甲,完全颠覆了男性时尚!
图源@文森特别6
1980年,《美国舞男》男主理查·基尔身着阿玛尼西装,“柔化”的精英制服变成了身体语言和欲望的延伸。
这股让人耳目一新的意式审美风潮火速席卷好莱坞,也将阿玛尼推向了神坛。
其经典的“极简、性感、都市”美学风格,自此被写进80年代的时尚史。
同一时间,阿玛尼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入职场,她们对着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由此,他提出了和“男装柔化”相对应的设计理念——“女装硬化”。
革命性地将传统男装面料用于女装设计,给西装加上大垫肩,为女装赋予力量感。
这一设计,正是后来的传世经典——“权利套装”(power suit)。
它彻底改变了现代职业女性的着装风格,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职业女性的形象。
即便在当下,它也是女星走红毯的大杀器,性感魅惑中有几分杀伐果决的味道才是真仙品!
毕竟,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
能撑起权力套装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真的有权力,一种是身材很好,一种是拥有常人不能及的人格魅力。
从左至右:茱莉亚·罗伯茨、凯特·布兰切特、林青霞、杨紫琼
半个世纪的爱恨纠葛
一个辉煌时代的日暮西沉
我们都知道,奢侈品领域的并购潮非常激烈。
像LV、迪奥、轩尼诗、宝格丽、蒂芙尼、古驰、圣罗兰、巴黎世家等品牌被巨头收购后,都走向了行业集团化之路。
如今搜巴黎世家会搜到一堆厚底老爹鞋,“贵妇风鼻祖”巴尔曼、纪梵希为了迎合年轻人,已经慢慢看不到从前高定的影子了。
这些变化或许能为品牌带来更大盈利,却让人再难感受到它们曾是奥黛丽赫本最爱的品牌。
奥黛丽·赫本与纪梵希
在变革的浪潮中,阿玛尼一直在与体制做斗争,他坚守品牌独立性。
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创作自由,审美理念不被裹挟,把优雅贯穿始终。
他说:“被收购就意味着失去了灵魂,我最大的弱点就是我必须控制一切。”
像阿玛尼这样至今仍未上市,几乎完全由创始人个人持有的公司,在全球奢侈品集团中极为罕见。
但如今阿玛尼一走,江山易主,品牌将来会不会走上被收购的老路,谁也不知道。
在我看来,阿玛尼几乎把时尚事业当成了一种信仰在践行。
在时尚圈激烈竞争和明争暗斗奇闻轶事中,围绕他展开的故事反而别有味道。
他与范思哲被称为“米兰双雄”,二人是市场上的劲敌,也是生活中的挚友。
他们的审美理念迥然不同,阿玛尼崇尚优雅,而范思哲的巴洛克风格则追求性感浪漫。
范思哲
在范思哲遭枪杀逝世后,阿玛尼嘴上说着“我们并未和解”,却悄悄出现在了葬礼最后一排。对于昔日批判过的巴洛克礼服,他也改口表示:“时间让我明白,他的张扬保护了意大利设计的多样性。”
范思哲礼服风格
阿玛尼与“老佛爷”Karl Lagerfeld之间,是两位智者交锋较量又惺惺相惜。他们的商业思维截然不同,老佛爷热衷跨品牌,阿玛尼讲究绝对独立。可这并不妨碍他们互相欣赏,老佛爷说阿玛尼是一个出色的色彩师,阿玛尼则盛赞老佛爷活得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
对后辈,阿玛尼犹如一位大家长。他曾公开批评过杜嘉班纳早期作品过于性感直白,但当对方因病缺席大秀时,他也是第一时间打电话问候的人。
面对追求戏剧化设计风格的麦昆,阿玛尼盛赞对方才华出众,是“一位痛苦的诗人”。
英国设计师John Galliano创业初期经济窘迫,阿玛尼慷慨赠予对方珍贵面料。
阿玛尼过世,就好像时尚圈某一颗维系核心枢纽的螺丝松动了。
他永远谦逊努力,兢兢业业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时尚帝国,却从未给自己加冕。
直到去世前一周他都还在工作,却遗憾地在阿玛尼50周年大秀的前夕与世长辞。
我们怀念他,怀念的或许是那颗可贵的、在名利场不忘初心的赤子之心。
正是一颗又一颗这样热忱的心,曾共同揭开了意大利的黄金时代。
这样的黄金时代曾孕育出璀璨的审美盛景,而这番盛景最终又随着他们的心脏停止跳动而日渐式微。
想来,那些横跨半个世纪的情谊、无法被复刻的时尚圈佳话。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会得到另一种圆满。
1985年的米兰大教堂前,范思哲、华伦天奴、阿玛尼等人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个人观点,如侵权,请联系删除,理性阅读
来源:维多利亚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