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疫苗接种不是 “越早越好”,也不是 “越晚越省事”,需结合流感流行规律、疫苗保护期等因素,选择最佳时机,才能让保护效果最大化。
每年9-11月,随着气温下降
流感病毒开始进入活跃期
作为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疫苗到底何时打?怎么打?
有啥注意事项?
攻略来了,转发收藏!
流感疫苗 “啥时候打”?
流感疫苗接种不是 “越早越好”,也不是 “越晚越省事”,需结合流感流行规律、疫苗保护期等因素,选择最佳时机,才能让保护效果最大化。
◆最佳接种窗口:9-10月。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我国流感通常在11月至次年3月进入流行高峰,而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2-4周才能在体内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因此,每年9-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 “黄金时间”。此时接种,能在11月流感开始活跃时,让身体刚好处于抗体保护的 “峰值期”,有效抵御病毒侵袭。
注意:若因特殊原因错过9-10月的最佳接种期,11月至次年2月流感流行期间,仍可接种。虽可能无法完全避开流行高峰,但仍能减少感染概率,即使感染,也能减轻症状,尤其对未感染过流感的人群意义显著。
若已感染过流感,康复后无需立即接种(体内已有足量抗体),可等下一个流感季再接种。
哪些人群建议 “优先早接种”
以下人群因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如肺炎、心肌炎),或传播病毒风险高,建议在9月尽早接种,不晚于10月底完成:
◆儿童(6月龄-5岁):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流感后易出现高热、惊厥,且在幼儿园、学校易造成聚集性疫情。
◆老年人(60岁及以上):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流感可能诱发基础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病患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肿瘤患者等,流感会增加并发症风险。
◆医务人员、教师、公交司机:日常接触人群多,是流感病毒的 “高危传播者”,早接种既能保护自己,也能避免传染他人。
◆孕妇、备孕期女性:孕期感染流感可能导致胎儿早产、低体重,建议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孕期任何阶段均可安全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 “怎么打”?
搞清楚 “啥时候打”,还要知道 “怎么打”—— 不同人群该选哪种疫苗?接种前要做哪些准备?这些细节直接影响接种效果和安全性。
◆先选疫苗
目前我国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 “灭活流感疫苗(IIV)”“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重组流感疫苗(RIV)”3类,不同疫苗适用人群、接种方式不同,可咨询医生进行接种。
重点提醒:
6月龄-3岁儿童:只能选择灭活流感疫苗,且部分需分2剂接种(间隔4周),家长需提前规划时间。
鸡蛋过敏者:无需再过度担心灭活疫苗(鸡蛋成分极低,过敏风险可忽略),也可直接选重组流感疫苗。
追求 “免打针” 的儿童:小年龄段健康孩子可选鼻喷疫苗,接种时通过鼻腔喷雾,减少哭闹抗拒。
◆接种流程
第一步:预约与咨询
提前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的公众号/电话预约,接种前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医生会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第二步:现场接种
携带身份证(儿童带户口本/预防接种证),按照预约时间到接种点进行接种。
第三步:留观30分钟
接种后必须在现场留观30分钟,无头晕、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再离开。少数人可能出现轻微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或全身反应(低热、乏力),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不适(如呼吸困难、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
流感不是 “小感冒”
想要安稳过秋冬
就得及时为自己和家人
筑起一道 “健康防线”
“早接种、早保护”
别等中招了才后悔啊!
来源:耳垣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