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航海初体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22:31 1

摘要:海风卷着咸腥的味道灌进领口时,我正扶着舷梯扶手打晃。站在补给舰的甲板上,听着广播里的“战斗警报”,一场为期18天的暑期航海初体验,让我向战位更近了一步。

我的航海初体验

■海军工程大学学员 易天麒

海风卷着咸腥的味道灌进领口时,我正扶着舷梯扶手打晃。站在补给舰的甲板上,听着广播里的“战斗警报”,一场为期18天的暑期航海初体验,让我向战位更近了一步。

考验,从出航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虽然只是刚刚出港,风浪也算不上多大,但我已经开始晕船。看到我蜡黄的脸色,舰上的卫生员安慰我:“去年我也吐得站不起来。”他蹲在我旁边,声音轻得像海风,“我教你个法子,按压内关穴。”说着他用拇指在我手腕内侧按了按,“含片姜糖也管用,还有,晕船别盯着天花板,看地平线。”

傍晚风浪最大时,我蜷在床铺上,由于实在恶心得厉害,我起身朝卫生间迈去,碰巧在那里遇到了我的实习班长。刚值完更的他对我说:“难受吧,没关系,吐过几次就好了。未来,你会遇到更大的风浪,但当你不再是以学员的身份,而是以舰员的身份站在这里时,你就会明白,哪怕再不舒服也要坚守在岗位上。”尽管头晕恶心,但我深知班长的良苦用心,他在告诉我要尽快克服困难、适应岗位。

出海第3天,班长带我到甲板给护栏刷油漆。他蹲在护栏前,用刷子认真为“老伙计”刷上一层“新衣”:“你看这斑驳的地方,不是舰老了,是海风在给咱们出题目呢。”

轮到我刷漆时,刷子总不听使唤——第一下刷得太狠,油漆堆成个小鼓包;第二下又太轻,露出底下的金属……“手腕要稳,像端枪那样。”班长握住我的手腕,他的手糙得硌人,指节上布满洗不净的黑渍,都是这些年刷漆、修设备磨出来的。

我在甲板上刷了两个小时,膝盖蹲得生疼。班长递来一瓶水:“歇会儿,喝口水。”我这才发现他后背的作业服早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像块深色的地图。

夕阳的余晖铺在海平面上时,我们终于刷完了最后一段护栏。班长站起身,望着平整光滑的漆面笑道:“你瞧,这哪是刷漆?我们是在把心意往钢板上焊。”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什么叫“守舰就是守家”——我们的战舰不仅装备先进、战斗力强,更要展现出人民海军的昂扬风貌。

每天凌晨5点半,后厨的灯准时亮起。一天,我揉着眼睛走进操作间时,炊事班李班长正往蒸箱里摆馒头——蒸笼叠得比人高,每个馒头都白得像浪尖的云。

“别站着,把这几袋土豆削了。”话音未落,李班长便递来一把削皮刀。他手把手教我握刀:“手别晃,要学会使巧劲儿。”他的手指很粗,指腹全是老茧,可削起土豆来又快又匀。薄如蝉翼的土豆皮卷成小卷,落在脚边的塑料筐里。

等我削完最后一个土豆,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李班长正往大铁锅里倒油,油星子溅在手背上,他却像没知觉般翻炒着青椒:“咱们炊事班有句话——锅碗瓢盆响,战舰动力强。”

中午开饭时,我站在舱门口。官兵们同时动筷的声音像浪潮,白花花的馒头堆成塔,青椒炒肉的香气弥漫走廊。这平凡的烟火气,是李班长用他们的方式,为补给舰的战斗力“补充能量”。

返航那天,朝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我摸着口袋里的姜糖,感悟着水兵的热爱与付出。它藏在卫生员按压内关穴的手法里,在老班长的叮嘱里,更在每一个上舰的人都会经历的摇晃里——有人摔倒过,有人吐到站不起来,可他们仍牢牢守着战位,把经验传给新人,把航线刻进海图,把忠诚融进每一次掌舵、每一次记录、每一次任务中。

我知道,未来的海疆上,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旱鸭子”成长为“深蓝卫士”。因为我们相信,所谓伟大,是无数个平凡日子砥砺的坚韧,是勇敢担当绽放的荣光。

(本文刊于2025年8月19日《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

来源:中国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