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石创新以员工福利“豪横”而在业内闻名,有报道称,在影石举办的“百万减重”挑战赛中,一名00后女员工在短短90天内狂甩40斤,成为“减重冠军”,获得2万元现金奖励。
文/刘工昌
8月15日,一段影石创新老板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画面中,影石创始人刘靖康站在二楼上,他头顶是飞舞的百元大钞,下面是挥舞的手臂。
影石创新以员工福利“豪横”而在业内闻名,有报道称,在影石举办的“百万减重”挑战赛中,一名00后女员工在短短90天内狂甩40斤,成为“减重冠军”,获得2万元现金奖励。
据介绍,影石每年都推出“百万减重”挑战赛,全体员工均可报名参赛,报名成功者每减重一斤,即可获得500元的现金奖励。2022年至今,影石“百万减重”挑战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七期,累计发放奖金近200万元;近一年共有99名影石员工报名参加,共计减重1900斤,共获得100万元现金奖励。
七年来,累计送出27辆新车,价值超900万元;程序员节时,工程师们收到的黄金键盘帽单个空格键就重达40克,被戏称为“黄金键帽厂”。七夕节发放的1000套美容仪价值逾240万元,甚至设立100万元“恋爱基金”鼓励内部员工牵手……①
通过高福利刺激绑定员工归属感,塑造“敢想敢为”的企业文化,据说这是影石的逻辑。
转型阵痛中的全景相机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rashi Vision Inc.)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全景相机品牌Insta360。公司专注于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无人机等。
影石创新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影石创新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55.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25%。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0亿元、9.95亿元。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安克创新(31.68%)、佳明公司(13.82%)等主要竞争对手。
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研发费用达到5.62亿元,同比增长100.3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4年同期的11.55%提升至15.30%。与此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也从2024年同期的3.58亿元增至6.28亿元,同比增幅达75.46%。
从收入结构看,影石创新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公司2025年上半年境外销售收入26.30亿元。其中,公司在美国地区、欧洲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3.6%、21.1%,在日韩地区的营收占比则为7.7%。
2025年6月,影石创新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创始人刘靖康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上市首日,影石创新开盘价182元,一度涨超290%,收盘市值突破700亿元。上市两个多月,公司市值从700亿元一路上涨至1400多亿元。
8月29日,影石创新发布上市后首份中报,公司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2%;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25%,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并不匹配。财务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影石创新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103.7%放缓至2.5%,净利率由22.8%降至13.0%。
8月29日,影石创新业绩披露后股价收跌8.48%,公司市值跌至约12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1411亿元市值蒸发119亿元。而影石创新的转型阵痛在中报中逐渐显露。
与此同时,影石创新销售费用和各项营业成本激增。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同期公司的营收增速只有51.2%,这反映出公司宣传推广投入并未成比例转化为营收增长。
由于增加原材料采购备货,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60.22%,上半年公司的存货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公司在风险提示中也提到了存货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②
影石创新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36%。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8.1/104.4/13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21%/33.73%/33.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3/16.29/23.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9%/46.35%/46.64%;对应公司8月29日收盘时的市值,市盈率估算为116/79/54倍。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的全球引领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影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5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180亿元激增至48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4.2%。从细分赛道来看,由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无人机组成的三大核心产品领域均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在三大细分赛道中,全景相机是影石创新的核心业务板块。针对全景相机的特点,影石创新开发了独特的“先拍摄后构图”工作流程。公司已连续六年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排名第一,2023年市占率高达67.2%,2024年预计达到81.7%。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级智能设备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2321亿元增至2024年的48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3%;预计2025年中国消费级智能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496亿元,增速为13.25%略有放缓。影石创新2025年上半年消费级产品实现收入31.6亿,同比增长54%。考虑到消费级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且影石创新不断推出新品,预计未来增速在30%-40%左右。
通过精准的细分市场选择,影石创新构建了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的全品类产品体系,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多样化场景下的影像需求。在产品布局上,影石创新展现出鲜明的“品类最全、迭代最快”的特点。公司产品覆盖了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全价位段,无论是日常vlog拍摄、户外运动记录,还是专业影视创作,用户都能找到适合的产品。
在产品迭代速度方面,影石创新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旗下核心品牌Insta360及系列产品更是风靡海内外,甚至创造了连美国人都排队疯抢的名场面。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权威统计数据,2023年,影石创新斩获了全景相机领域的全球第一,市场份额高达67.2%,在运动相机领域,亦拿下第二的成绩,仅次GoPro。据刘靖康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节目时透露,截至2025年目前,全景相机领域,影石的份额已接近70%。③
中报显示,影石创新产品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的10,000多家零售门店,并与 Apple Store 零售店、Best Buy、B&H、顺电、JB Hi-Fi、Media Markt、Sam's Club、Costco、Argos、Yodobashi Camera、Bic Camera 等知名渠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线上渠道销售收入分别为10.00亿元、16.85亿元、26.52亿元,收入占比保持在47%左右;线下渠道销售收入分别为10.10亿元、19.07亿元、28.7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52%,呈现出线上、线下均衡发展的局势。
公司在境外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境外销售收入为263,005.7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2.38%。尤其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影石创新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领导地位。此外,公司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量及市场影响力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半年影石创新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近8成。
在硬件研发方面,影石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出的产品在画质、性能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5年推出的旗舰全景相机X5便是公司硬件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续航能力和防护能力的提升是X5的另一大亮点。
在智能影像设备行业,软件算法和用户体验正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影石创新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软件研发方面持续投入,构建了领先的软件生态系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影石创新自主研发的Insta360 APP是软件生态的核心,集成了多种创新功能和AI工具,降低了全景影像的创作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制作专业级作品。关键帧打点和自动取景功能体现了影石创新在AI算法方面的深厚积累。
重视研发投入从公司创立之初就融入了影石创新的基因,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技术人员达57.68%,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其中发明专利189项。就在近日,影石创新还拟募集资金19.38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与“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相关资金将聚焦智能影像设备产业链拓展及前沿技术研发,涵盖光学影像、AI算法、机器人视觉感知等核心方向,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智能影像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和大疆在全景无人机市场交火2025年7月28日,影石突然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2025年8月影石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直接挑战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业务,预计明年1月发售。业内人士猜测,其定价区间可能落在4999-6999元,直接卡位大疆Air系列。
这款由Insta360和第三方共同孵化的新品,据媒体NotebookCheck报道,据悉,Antigravity 首款无人机将支持 8K 和 360 度全景视频录制,重量将低于 249 克,以符合欧盟 C0 类无人机的标准。并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而从曝光的谍照来看,其中桨翼自带保护壳的款式外观类似穿越机,形似大疆 Neo掌上 Vlog 无人机;而侧面标有“Antigravity”字样的款式外观类似传统航拍无人机,顶部具有凸起造型。从官方霸气无比的酷炫TVC来看,其欲掀起飞行方式革命、誓要巅覆行业格局的野心。
分析指出,影石此次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的背后,是对新的增长引擎的迫切需求,甚至已经到了“非跨界不可”的地步。在招股书中,影石创新也为投资人提示了风险。“目前全景相机市场容量较小。若未来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丰富产品线和产品应用场景,公司业务增长将受到限制。”④
就进入全景无人机市场,影石创新曾表示,消费级无人机作为一个成熟品类,近年来迭代方向聚焦于“卷”参数,但市场上仍存在拍摄视角单一、操作门槛高等痛点,新玩家入局有望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选择和体验。⑤
7月24日,大疆正式宣布其首款全景相机将于7月31日晚8点发布,宣传语为“一寸见乾坤”。其定位被外界普遍认为将直接对标影石的旗舰X系列。值得注意的是,Osmo 360已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标志着大疆已为这款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铺平了道路。而这恰恰击中了影石的关键腹地,根据影石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间,其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76%-81%的高位。
同时,大疆另一款新品Osmo Nano运动相机主打小型化和模块化,其市场定位也被视为与影石的Go系列形成直接竞争。面对大疆在全景相机领域的强势切入,影石选择了进军无人机领域作为回应。然而,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已建立起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和强大的用户心智认知,影石的破局难度可想而知。
截至目前,大疆累计获得专利超2600项,在飞控系统及稳定性、图传延迟控制、避障核心算法上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在自研电机、芯片、云台系统的垂直产业链整合上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大疆还有着无与伦比的品牌溢价实力,调研显示,有68%的用户愿意为大疆支付20%的溢价,这意味着,在高端产品市场,大疆已成功构建十分牢固的消费心智。
渠道上,横扫全球市场的大疆,北美首店亦于2024年落子纽约第五大道黄金街区,并且通过与YouTube和TikTok等社区媒体平台的种草,其在美国的声量超乎想象,而来自中东、东南亚市场的政企订单的不断增长,也成了其抵御欧美市场不可控风险的重要缓冲。
必须要承认,在无人机赛道,大疆已经创下连续8年全球第一的战绩,护城河深不可测。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3.8万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成熟的飞控、图传和避障系统,以及深入人心的品牌认知,“消费级无人机就是大疆”已成为用户心智中的定式。
但大疆进军全景相机也非易事。
影石凭借在全景相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其“全景无人机”可实现传统无人机无法企及的多维拍摄体验。影石在AI算法、图像处理和硬件小型化方面的优势,使其无人机产品可能提供更智能的拍摄和剪辑体验。影石在该领域拥有连续六年全球第一的品牌认知,产品线覆盖从消费级到专业级的全场景。大疆的Osmo 360能否撼动影石的统治地位,尚需市场检验。
双方在对方领域的成败,将取决于技术迁移能力与用户需求把握的精准度。
影石对大疆谁更有优势?深圳千亿双巨头针尖对麦芒,大疆与影石互相“串门”的现象,生动地说明了一个大趋势:行业的围墙正在倒塌,技术融合的时代真的来了!这其中,技术模块化正成为行业趋势演进的底层推力。影石将引以为傲的FlowState防抖技术与AI剪辑工具“FlashCut”整合进无人机系统,实现了“飞行中全景捕获,后期自由取景”的颠覆性体验。
大疆则把无人机上锤炼多年的避障算法注入扫地机器人ROMO,用纯视觉方案替代传统激光雷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挑战着行业技术路线。这些迁移背后,是SLAM定位、影像处理、AI算法等底层技术的通用化成熟,如同乐高积木般,企业得以将技术模块快速重组,适配不同场景。⑥
影石创新在无人机领域的跨界尝试对大疆构成了一定竞争压力,但目前尚未形成显著冲击。双方在核心领域仍保持技术壁垒,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策略与产品布局的直接对抗。
影石创新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可靠性、海外市场风险及专利纠纷等方面。影石X5等运动相机被用户投诉存在高温环境下关机、死机等故障,维修工程师分析可能由硬件缺陷(如电池保护电路故障、处理器工艺问题)或固件设计缺陷导致。极端工况下(如高温长时间高帧率拍摄)可能触发设备异常。
公司60%以上收入依赖境外销售,但近期被海外品牌GoPro起诉,尽管六项指控均未成立,仍反映出在同质化竞争中,影石创新难以构建核心技术护城河,因为硬件技术和算法容易被模仿。影石创新对市场本地化需求适应较差。若境外国家实施不利贸易政策,可能导致出口增速放缓甚至业务萎缩。
另外影石创新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硬件销售,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市场增长放缓的挑战,一旦硬件销售增速放缓,整体业绩便会受到影响。影石创新需要在AI影像处理上寻求突破,应对市场对硬件技术创新的需求。
在全景相机领域,硬件技术的创新已接近极限,要实现突破,软件技术成为关键。影石创新或许能在软件方面找到突破,例如通过AI影像处理等技术实现创新,从而获得一线生机。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权衡研发与回报的风险,以避免陷入投入巨大而回报缓慢的困境。⑦
影石创新海外市场贡献突出,境外销售占比2024年达76.35%,但从被GoPro被起诉事件来看,海外拓展之路阻挠颇多。还有难以预估的是随着汇率政策、本土化程度等影响因素,将导致全球化进程放缓。尽管已经成功IPO,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抗风险能力太弱。
上市虽然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是上市带来的隐忧不容小觑。单一的盈利模式难以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毛利率主要受供应链的影响,倘若硬件成本上涨,随之而来的毛利率下降,透明化的财报并不会留情面,反而放大盈利难题,让资本市场失去信心。⑧
影石创新进军无人机,不失为开拓业务的一种尝试,具备可行性,但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突破速度和差异化定位。“撒钱给员工”是双刃剑,需配套明确的战略目标,否则可能沦为无效烧钱。
[引用]
①(影石举办“百万减重”活动,一员工90天减40斤获2万元奖励 深圳特区报2025-08-12)
②(影石创新上半年研发投入增超1倍,押注无人机能否在跨界混战中突围?和讯网2025-08-31)
③(两大超级独角兽,互攻腹地 2025-0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文丨猎云精选作者丨孙媛)
④(影石创新上半年营收36.7亿:利润增速放缓,研发投入翻倍进军无人机 澎湃新闻2025-08-29)
⑤(市值逼近千亿,影石老板“撒钱”观察者网2025-08-15 )
⑥(深圳千亿双巨头杀疯了!大疆做全景、影石做无人机,针尖对麦芒?雷科技2025-07-29 )
⑦(影石创新的战略布局与无人机市场挑战 蓉城闲人2025-07-31 )
⑧(上市后的影石创新内忧外患 新浪财经2025-08-02 来源:江湖老刘)
适合企业董监高、品牌公关、法务及合规部门人员加入,会不定期举办活动
来源:反做空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