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育桃李 不信春风唤不回——记三十载乡村教育的燃灯者 丘北县树皮中学高级教师 龚继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20:56 1

摘要:在文山州丘北县的乡村教育沃土中,龚继昌老师如同一棵默默扎根的老树,用近三十年的光阴静静书写对教育的忠诚与热爱。从青丝飒飒到鬓发染霜,从班主任、年级组长到工会主席,他始终坚守语文教学第一线,在不同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汗水浇灌希望,智慧点亮心灵,他用责任与情怀交出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不信春风唤不回

记三十载乡村教育的燃灯者

丘北县树皮中学高级教师 龚继昌

用灵巧的双手,栽种永吐芬芳的桃李;以沉静而坚定的爱,培育永不凋谢的花朵。

初心如磐:从“青丝书生”到“白发园丁”的教育征程

龚继昌,男,汉族,1976年5月生,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

在文山州丘北县的乡村教育沃土中,龚继昌老师如同一棵默默扎根的老树,用近三十年的光阴静静书写对教育的忠诚与热爱。从青丝飒飒到鬓发染霜,从班主任、年级组长到工会主席,他始终坚守语文教学第一线,在不同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汗水浇灌希望,智慧点亮心灵,他用责任与情怀交出了一份名为“最美”的教师答卷。他的教育人生,是一部充满奉献与担当的奋斗史诗。

师者风骨:拄拐上课的“拼命三郎”

2010年9月18日,一场车祸让龚继昌老师重伤住院。然而仅三天后,他不顾医嘱,在“后果自负”的出院单上签下名字:“60多个孩子已经等了我三天!”此后两月,他拄着拐杖、忍痛坚持授课。有家长动容地说:“龚老师是用命在教书!”

这份执着不仅感动了校园,更结出硕果:2011-2012学年,他带领九年级教师团队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在学业水平考试荣获全县第三,农村中学排名第一,刷新了树皮中学的历史纪录。

教坛求索: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蜕变

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困境,龚继昌老师勇于革新。他深入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成为思辨与表达的舞台。他多次跨校交流,引入先进理念;主持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始终坚信:“乡村的孩子,更需要创新的翅膀。”

科研方面,他笔耕不辍,多篇论文获省级、国家级奖项。例如2011年《浅析减负背景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刊于《云南教育》并获二等奖;2024年又有三篇论文分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从“校本教研”到“课程思政”,始终走在乡村教育科研的前沿。

以爱育人:让“问题少年”走向“县中英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未用尽的心力。”他曾用数十次谈心、多次徒步家访,感化叛逆学生向春良,发掘其责任心强的优点,最终助其考入县一中。家长含泪致谢:“是龚老师救了孩子!”

这样的转变不在少数。他通过制定班规、分享往届优秀作文如《心声》《在我们这个年龄》,坚持“班会育德、语文育人”,让一批批乡村学子在文字中看见更远的世界。

大爱无声:捐赠贰万元点亮希望之光

2020年6月1日,在学校文艺晚会现场,龚继昌老师捐赠20000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25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这一善举。爱如种子,悄然播撒心田。原校长王明坤代表学校致谢并颁发捐赠证书,致敬其无私大爱。

三十载荣光:四十余项荣誉见证使命与坚守

十二次年度优秀、十八次考核合格,超过四十项表彰——这是他三十年教育路的注脚。从“云南省最美乡村教师”到“省级骨干教师”,从“学科带头人”到“教育科研先锋”,龚继昌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便身兼行政职务,仍不离讲台;即便荣誉等身,依旧谦逊如初。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教育,是创造而不是重复,是生命的绽放而不仅是谋生。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如霜,龚继昌老师以三十年光阴诠释了“乡村教师”的千钧重量。他蹒跚拄拐的背影、深夜备课的灯光、家访路上的脚步,以及那从未凋零的教育理想,终将化作浩浩春风,唤回桃李满园、芬芳一世。正如他的信念:“一片丹心育桃李,不信春风唤不回!”

供稿 | 丘北县树皮中学

编辑 | 刘鹤

初审 | 黄兴茂

二审 | 杨学

终审 | 李孝龙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