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故事:中宗复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2 18:54 1

摘要:话说武皇太后晚年,宠用一拨势利小人,那些人每每在太后面前数说宰相魏元忠的不是。太后心里渐渐也不喜欢魏元忠。

中宗复位

话说武皇太后晚年,宠用一拨势利小人,那些人每每在太后面前数说宰相魏元忠的不是。太后心里渐渐也不喜欢魏元忠。

武皇太后晚年宠用一拨势利小人

一天,张昌宗编造假话对太后道:“魏元忠说您年老淫乱,不如立太子为皇帝!”

太后不辨真假、登时发怒,要立刻惩治魏元忠。

张昌宗恐怕事情漏馅,秘密地找到风阁舍人张说,贿赂给他许多金银,让他做证,答应事情过后给他高官。

张说心里有主意,表面上连连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早朝后,其余大臣退出,太后留下魏元忠与张昌宗。

太后问张昌宗:“你什么时候听魏元忠说谋反的话?他和谁说的?”

张昌宗急忙回答:“元忠与风阁舍人张说交好,是他和张说讲的,请陛下召张说对证”。

内监去召张说,张说同一些大臣正在朝房内等待消息,还没散去。

吏部尚书宋景在旁边,对张说道:“做人名义最重,不可徇情,以求自己名利。”

刺史刘知几也说道

刺史刘知几也说道:“张先生不要玷污青史,为子孙留下恶名。”张说也不答话,只一劲儿地点头。

进内庭见太后行过礼,太后发问,张说沉默半晌,不说一句话。

张昌宗着急,催促他快说,张说这才开言道:“我从没有听魏元忠说过谋反的话,但是昌宗硬逼我做证。”

张昌宗立时羞恼不堪,偷眼看太后脸色,太后却对张说怒声斥责:“张反复小人,连你一同治罪。”

昌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太后宣布退朝。

过了几天,太后又召张说,张说仍是答复如前,太后大怒。

太后传旨将魏元忠贬为高要尉,将张说流放外地。

再说张说有个续妻,名叫醒花,长得姿容艳丽,文才敏捷。只有十七八岁。

一日,有个好友的儿子叫全虚的,因进京赶考,找到张说,张说见他年少多才,便留他住下,准备应试。

谁知醒花见了全虚,二人互生爱慕之心,不长的时间,便有了相见恨晚,不能割舍的心思。

醒花虽为女子,但是胆大心高,要与全虚有个长远打算,便商量与全虚私奔。

二人收拾了东西逃走后,张说得知,忙派人追拿。

张说要置全虚于死地

差人追上二人,捆绑了来见张说,张说怒从心头起,要置全虚于死地。

全虚不但不求饶,反而厉声说道:“情色不能禁,是人之常情,明公何苦为一女子而杀我?明公现在遭贬,怎知日后无腾达的机会?若用有才之人,我自当知恩报恩。”

一番说词倒把张说的怒气压了下去,觉得全虚语出惊人,非同一般。

索性顺水推舟,说道:“你说的话颇有道理,现在我就把醒花赠给你。”

全虚并不推辞,拜谢了,带醒花离去。

这件事传到太后的耳朵里,太后认为张说度量宽宏,能顺人情,是难得的大丈夫。

于是重新召回张说,不但恢复原职,而且又任命他做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的老师,这李隆基,就是日后中兴唐朝的皇帝,唐玄宗。

当时隆基尚小,太后并不怎么看重,受太后宠爱的人,只有太后的女儿太平公主和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虽然是李姓,但因嫁给太后的侄子武崇训,又因为会奉承太后,所以得到太后的欢心,与太平公主一样的横行无忌。

一日,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在宫中闲坐斗草,正值三月,百草正开,二人商量来个斗草会,再赌点什么东西。

正好上官婉儿也来到这里,便提议说:“必须找一件世间独一无二的东西才好。”

上官婉儿开玩笑

商量了半天,上官婉儿开玩笑说南海祗寺里有一尊维摩诘塑像上面的胡须是晋朝名公谢灵运脸上的,后保存下来,谁要能把那须取来,就是胜者。

原来晋时名公谢灵运,长得一部美须,临死时把此须赠给祗寺做法像之须,成为寺中一宝。

太平公主并未认真,安乐公主即记在了心里,当晚,便密密派遣内侍林茂,飞马前往南海祗寺,吩咐他把法像上的须,剪一半下来。

等林茂走了之后,安乐公主一寻思,不如把须全剪下来,省得太平公主拿了另一半,大家扯平,自己也胜不了。

忙又派内侍阳春景,星夜兼程追赶林茂,吩咐把全须剪回来。

谁知林茂跑得快,阳春景还未追赶到时,林茂已经剪了一半须回来,在途中相遇。

阳春景只好自己再去剪剩下的一半,让林茂先回来复命。

约定赌草的日子到了,林茂也将须送到,安乐公主也不说破。

上官婉儿监督赌草,二位公主令官人各拿出奇草互相比较,你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你也不少,两家赌了个平手。

最后,安乐公主微笑道:“晋人谢灵运的胡须,我已派人取来了。”吩咐林茂拿出胡须。

林茂把一个锦囊放在桌上,从中取出胡须,众人近前观看,那须果然光润无比,像是从活人面上剪下来的。

正看得兴致勃勃、突然间,刮起一阵风,把那胡须轻飘飘吹起来,悠悠扬扬吹到半空。

林茂跳起身向空中捉去

林茂不知深浅,跳起身向空中捉去,指望抢下几根来。

谁知脚下咕咚一跤,跌在地上,要挣扎起来,却怎么也起不来,再一看,右胳膊也摔断了。

众内侍忙过来搀起,扶出官去,林茂已连话都不会说了。

太平公主冷笑道:“佛面上的须,本不该去剪的,必定是佛心不喜欢,才让他遭此报应。”

上官婉儿听这话,想这剪须的事儿是自己提起的,心里又惊又怕,浑身冒冷汗。

大家都觉得扫兴,各自散去,安乐公主却还想着余下的那一半须。

过了几天,阳春景回来,须倒是拿了,可巧的是也在路上摔坏了右胳膊。

安乐公主接过须,还来不及细看,又刮起一阵风,像前几天一样,把须吹到空中。

更可怕的是,紧接着又一阵狂风,把庭院中树上开的花,呼啦一下全都刮到地上,一朵不留。

众人都大惊失色,安乐公主更是惊惧至极,忙跪地合掌向空忏悔,乞佛神饶恕。

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得知事情,也是后怕不已,与安乐公主三人各自出金银赠给祗寺,增修殿宇,重整金身。

从此以后,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行为收敛了许多。

再说到张易之,张昌宗等人,仗着得宠于太后,肆无忌惮,但他们只怕狄仁杰。

狄仁杰入宫奏事

一天,狄仁杰入宫奏事,太后让狄仁杰与张昌宗二人下棋,意思是让二人关系融合点。

狄仁杰请求用白子,说清白之人应该执白棋,势利小人应该用黑棋。

太后允许,又让二人赌一件东西,狄仁杰说可拿自己身穿的紫袍和张昌宗身上穿的集翠裘做赔物。

太后笑了:“集翠裘是我赏赐给他的,用翠鸟身上软毛做成,轻暖鲜丽,最为难得,你的袍子怎么能比?”

狄仁杰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的袍子是大臣见皇帝的衣服;昌宗的裘衣是佞臣宠幸的衣服,一个尊贵,一个低贱,我还不屑于换呢。”

太后听此言,并不生气,微笑不语。张昌宗在旁边羞愧无比,又不敢出言反驳。

对棋开始,张昌宗因惧怕狄仁杰,又加羞恼在心,于是连连输棋。

狄仁杰胜了,赢了集翠裘,拿着衣服,谢恩而出。

出了光范门,便把衣服给了自己的一个家奴穿上。

太后得知,也不追问,张昌宗一拨小人由此更加畏惧狄仁杰。

宋璟比狄仁杰更是忠直有余

狄仁杰死后,张昌宗等人还没来得及庆幸,后来的宋璟比狄仁杰更是忠直有余,连太后都敬礼待之。

此时朝中大臣,宋璟为首,张柬之、恒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共商除逆贼。

几人趁中宗到南山出猎时,力劝中宗消灭太后身边的小人,又说太后如果真把天下传给武氏子弟,那李姓子弟将来再没有安身之处。

中宗也一直在惦记此事,见形势越来越急迫,便打算有所行动,向五人询问采用什么计策,张柬之先开口道:“须杀了张、武等乱臣,然后陛下复位。”

中宗顾虑太后,张柬之等说自有计策,中宗又嘱咐说张氏子弟可杀,武氏子弟还是看太后的面子上留下性命。

打猎回来,张柬之等人与中宗又商议了几句,便匆匆离去做准备。中宗仍像无事一般回宫中。

再说武三思这天知道中宗出去打猎,趁机来到宫里和韦后玩耍。

正玩到兴头上,左右报王爷回来,武三思吓得一下站起来,头上也冒出了汗。

倒是韦后镇静,说道:“不用害怕,咱们到外边书室里下棋,就没事了。”

二人刚摆好下棋的样子,中宗就走了进来,看见二人,笑道:“好自在,有闲情下棋。”

武三思忙过来行礼,中宗吩咐三思不必拘礼,自己坐在旁边看他们下棋。

武三思要告辞回去

下了两三局后,天已渐黑,武三思要告辞回去,中宗有意留下,让他吃了晚宴再走。

到内书房,宴已摆好,中宗又请韦后与上官昭仪也来共坐,三思心里自然高兴。

中宗其实心里正紧张无比、不知张柬之他们行动得怎么样了,因他有意保全三思,所以频频让三思饮酒,不放他出宫去。

到了半夜,中宗仍不见动静,便让韦后与三思等掷色子玩,自己出去看看。

三思丝毫不觉中宗有什么异样,乐得中宗出去,把椅子挪近韦后。

上官昭仪知趣,借口换衣服,也出去了。

韦后将侍女们遣开,与三思嬉笑逗乐。

突然,上官昭仪一边喊一边跑进来,“娘娘,不好了,出大事了。”

二人刚要开口问,中宗已赶进来,对三思道:“武大哥,你暂且到后房一会儿。”

这时外面人声喧闹,三思惊惧地问怎么回事,中宗道:“张柬之等人要斩绝张、武二姓子弟,张氏已经杀了。”

三思听了,扑通跪在地上,连声叫:“万岁爷,救臣性命。”边说边浑身颤抖。

这时又有许多宫奴跑来禀奏:“众臣都等在外面,请皇爷出去。”

张柬之等人带兵闯进中宫

再说张柬之等人带兵闯进中宫,正巧张易之、张昌宗在陪太后,军士们一刀一个,双双给杀了。

太后震惊,张柬之上前奏:“请太后马上迁往上阳宫。”

太后明了事情无可挽回,脸上反倒平静了,脸色却一样白。

张柬之取了玺绶,来见中宗,奏道:“太后已迁到上阳宫,玉玺在此,请陛下速登宝位。”

中宗升殿,众臣朝拜,即恢复国号为“唐”,立韦后为皇后。

韦后的父亲韦元贞封为上洛王,母亲杨氏封为荣国夫人。

张柬之,恒彦范、敬晖、袁恕己、崔元暐五人复位有功,都被封王。

张柬之深知武三思心底险诈,再劝中宗杀掉三思一门。

中宗夺位成功,到底心怀歉疚,不忍绝了武氏太后一族,于是传旨削去三思的王位,但不肯杀掉。

张柬之对其他人道:“去草不除根,终当复生,三思不死,将来必有后祸。”但也无可奈何。

中宗复位后,改元年为神龙,尊武后号为则天皇帝,大赦天下。

再说武氏太后迁到上阳宫去,将自己前事一一细想,如同做了一场大梦,流泪不止。

之后,患病不起,自知大限不远,命人唤武三思进宫。

三思强颜来到,惊骇道:“我多日没有进宫,想不到圣容如此憔悴。”

太后哽咽说道:“听说你和韦后私通,很是欢爱,你要和她设计除掉张柬之等人,为我武氏宗族出气。”

三思大哭不止,连连点头。

母子各怀伤感

又过了数日,太后唤中宗,中宗忙来到上阳宫,太后叮咛了一番,母子各怀伤感。

太后驾崩,中宗颁诏天下,整备丧礼。

三思自见太后回来,日夜谋划如何除掉张柬之等人。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本故事到此结束,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的,看客如果有啥想法,在评论区可以讨论起来哟!

来源:谁还不会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