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浮光下的生活百景图 | 万雁小说集《她在镜子里》上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20:32 1

摘要:本书收入了青年作家万雁近年来曾公开发表于各文学期刊的小说,其中包括《黑色足球》《布局》《她在镜子里》《树上长着馒头》《风流云散》《锦缎布缎不断》《冰化了是什么》《全家福》《双生花》九部中短篇小说,内容广泛涉及工作、家庭、邻里、亲情、友情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了

《她在镜子里》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5年6月出版

本书收入了青年作家万雁近年来曾公开发表于各文学期刊的小说,其中包括《黑色足球》《布局》《她在镜子里》《树上长着馒头》《风流云散》《锦缎布缎不断》《冰化了是什么》《全家福》《双生花》九部中短篇小说,内容广泛涉及工作、家庭、邻里、亲情、友情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了时代浮光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图景,在千姿百态的生活事件、形形色色的人物交往、层出不穷的意外变故中,提炼出生活的甘苦味道,表现其内蕴的人生哲学,洋溢着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和温情气息。

善的力量与美的呈现(代序)

刘保昌

表现生活的“横切面”曾经被视为短篇小说的独特文体特征与主要叙事功能。但既然是“小说”,就必然离不开完整的全息性的“叙事”。诚如美国学者华莱士在《当代叙事学》中所说,“‘叙事’首先不是一种主要包括长篇和短篇小说的文类概念,而是一种人类在时间中认识世界、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方式。”万雁的短篇小说《黑色足球》在描述杯水风波的日常叙事中,寄予其对世界、社会和个人的理解和“同情”,交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叙事手法,成功营造出一片迷离惝恍引人入胜的艺术胜境。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单亲妈妈白梅全心全意照顾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晓宇,晓宇却意外地被足球击中下体。小说将中年女性白梅患得患失临深履薄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事出突然,她已无暇顾及身患肝硬化腹水的父亲,她在与校方的交涉中忍让至极,后来突然在学工处办公室爆发,“就像积水受浸的秧田,陡然被人扒开一个豁口,所有的水全朝一个方向涌来。白梅情绪一时有些失控,从未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被口罩挡住的脸已然发红发烫”,“从学工处办公室出来,走出学校大门,白梅感觉身体生了一对翅膀,乘着三月温软春风,在碧空下呼啦啦飞翔,飞过白色高楼,飞过金色塔吊,飞过巨幅广告牌,飞过黑色柏油马路,飞到枝叶葳蕤的第三棵香樟树上,在树下侧方停车位上盘旋不止,树叶馨香入脾入肺。她缓缓收起翅膀,进入那辆‘移动的床’。小车如一叶轻舟,顷刻间汇进灯海车流”。

但肇事者无法找到,校方承诺积极配合治疗,医药、保险也作出赔付,日子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过下去,好在晓宇身体恢复得不错,并顺利地参加了高考。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足球却从此成为白梅的“心病”,她害怕看到伤害过儿子的罪魁祸首——足球,长夜里噩梦不断,“白梅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草坪是黑的,球网是黑的,足球是黑的,天空是白的,一个又一个黑色足球像冰雹一样,从白色天空不住地往下砸落,她牵着晓宇的手拼命向前奔跑,可不管跑到哪儿,都是一样的。这个梦反复出现多次,每次她都是从恐惧中惊醒”。梦中的黑色足球正可以视为来自不确定性领域的各种外来伤害,单亲妈妈显然无法防备也无力抵御。

直到晓宇上大学后才对白梅讲出真相,他其实早就知道肇事者是谁,“他是我们隔壁班的,中午也在学校午休,他爸爸在他一岁时就和他妈妈离婚了,后来妈妈也有了新家庭,他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白梅心中一涩,喉头有些发紧,好半天挤出一句:那他向你道过歉没有呢?道歉是需要勇气的,他可能没有力量吧。晓宇说,我还有妈妈陪伴,而他连妈妈也没有”。心结一旦打开,黑色足球的梦魇便已不复存在。雨果说过:“人世间最宝贵的是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善良的晓宇让妈妈深感欣慰和骄傲。

《黑色足球》聚焦中年离异女性的心态转变过程,新一代青年以善良化解矛盾,此种“后喻”式成长足以打开白梅封闭的内心,与曾经对抗、疏远的世界握手言和,从此走向开阔的天地。

近年来,创作界涌现出一批书写温暖歌颂善良的小说,如叶梅的《五月飞蛾》、晓苏的《麦芽糖》、王跃文的《漫水》、韩永明的《望烟》等,呈现出迥异于新写实小说、先锋派小说“表现人性之恶”的叙事风采,体现出回归本土道德传统的美学转向,也与1980年代以来的传统文化热互相呼应。善良的力量主要并不表现为外向的征服,而是植根于内心的生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热持续不衰,“两个结合”的呼吁更是深得人心。这就说明,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必须直面本土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问题,传统中国的儒家伦理理应在现代化建设潮流中寻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万雁的系列小说创作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形象化的时代化的解答。

表面来看,万雁小说的主题多集中在恋爱、婚姻、家庭、学校教育层面,显得视野不够开阔,但作家聚焦于社会的最小单元,以此为纽带,投射出来的却是整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冰化了是什么》中的艾春天最后打开心结,原谅了曾经出轨的前夫殷劲贤,冰化了就是春天,原谅他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富含人生哲理;《风流云散》中的艾芳香独力资助孤儿考上大学,叙事背景却是机构改革、家庭新形态改变的时代洪流;《双生花》从养尊处优的“贵妇人”艾紫若的视角,对赛冰冰一掬同情的泪水,背后却是阶层固化、底层已然无法向上突破的残酷现实;《锦缎布缎不断》讴歌云晓月在男友田浩阳车祸后的不离不弃,在文本中却融入了城乡文化观念从冲突到和解的文化演进主题;《全家福》描写大姑被区别对待的“小故事”,寄托的却是对普遍的无差别的“大爱”的呼吁。

对于小说艺术来说,题材无所谓大小,只有艺术水准的高低。万雁在她熟悉的生活领域中,撷取几片浪花,立志书写出大海般的风涛,其塑造典型、描摹世情的方法,不难见出《红楼梦》式的经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影响,却又融会中西文学传统,别开生面,体现出作家个性化的创造努力。

悲悯、同情、善良、温暖,这些曾经给予数千年中国人以“活下去”的信念力量,这些代代相传而又曾经被污名化为“虚伪”的传统文化价值符号,在万雁小说中逐一“去蔽”,得到重新发现和张扬。在生活场景和观念日益现代化从而导致全球生活方式渐趋相似的当下,这首先是一种“内部发现”,即作家在现代化同一性的表象下,重新发现了文化传统影响的力量,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同时,这种发现和张扬,更需要作家付出“艰苦的劳动”,亦如托马斯·艾略特所说:“传统是一个具有广阔意义的东西。传统并不能继承。假若你需要它,你必须通过艰苦劳动来获得它。”作家综合性的审美创造努力,于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万雁中短篇小说集《她在镜子里》极具可读性,故事、细节、环境、人物、结构处理均较适宜,体现出一位成熟作家艺术把控能力的游刃有余。小说富含时尚因素,主人公的衣着打扮、美食品位、家庭陈设、消费环节、星座命理、植物名称、奢俭品牌、佩饰搭配、四季风景、车载物品等的铺陈,细致入微,生动逼真,这种细部书写的“及物性”,成功地营造出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艺术空间。

小说的叙述贴近都市生活,不避俗俚,时尚意味十足。如“男叹官司女叹情”“癞头长毛——奇了怪”“自带听众气质”“她的智商可能要充值了”“难度系数好比针挑土、水推沙”“瘦得像杆,精得像猴”“刚才还像自由市场,此刻却如大雄宝殿”“爱上一个不可能的人,就像在机场等一艘船”“抠得连公鸡都有意见了”“豆腐都有脑,你没有”“人性不可试,一试全剧终”“在让她失望这件事情上,他几乎从未让她失望过”。这些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潮流性的文句,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大大增强了小说的阅读快感。

小说富含哲思性,如《双生花》写道:“生活。不管你的生活过得像新鲜诱人的水蜜桃,还是像蔫瘪不堪的老苦瓜。时间,从来都是最公平的使者,不会多给你一分,不会少给他一秒,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每个人都生活在或美好或残酷的现实中,即便有些人有些事曾与你有过某种交集,也终会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归于疏淡,甚至陌生,却不致了无痕迹。可是,你不知道哪一天,会陡然出现一阵飓风,帮你拂去经年积尘,露出你曾好奇却无以得见的面貌。”这段关于生活的感喟,镶嵌在艾紫若与赛冰冰的“平行空间”的“交叉处”,天衣无缝,显得自然贴合,引人深思,而又具有推动小说情节走向的叙事学功能。

万雁小说语言轻俏华丽,风趣幽默。如《布局》描写女主人公夏萤的心理:“网传的‘剧本’可不是这么写的啊。她想,这节奏是不是快了点?不是还要加QQ、传警官证、登录公安部门网站看通缉令吗?总不能说为了赶时间,就将这些‘前戏’全都给省略掉吧?难道认为我好骗不配享受‘全套服务’,只配安排‘简化版’?但也不能主动要求‘加戏’是吧?”类似的时尚性因素的装点、轻松搞笑的叙述、轻俏活泼的语言,有效地保证了小说的可读性。

从《双生花》书写阶层区分和底层艰难,从《布局》揭橥人性的幽微和深刻,从小说综合性兼取众流的艺术创造手法,不难想见万雁的小说创作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无法预设其生长的可能性。鲁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一文中称赞陀思妥耶夫斯基“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认为“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事实上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表现“洁白”与再现“罪恶”、书写“温暖”与揭示“寒凉”的辩证法。作家的创造雄心和大胆挑战皆可从中体现,直面、表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俯首苍茫大地,探寻风尘扑面的凡俗生活的深层逻辑,仍然是作家艺术修炼的不二法门。

善的力量与美的呈现是万雁小说创作成功的关键,凭此艺术之“道”与“器”的有机结合的“两翼”,扶摇直上九万里,她的小说创作必将跃升至新的境界。

★湖北中青年作家作品集

★屈原文艺奖得主,新生代青年作家的新作一览

★平凡小人物的人生甘苦卷,时代浮光下的生活百景图

万雁的小说立足于挖掘生活现场,通过城市视角和乡村视角之外的第三种视角,她绘制出城市化进程中烙印在底层个体身上的心灵图迹,呈现了芸芸苍生中那些一直被遮蔽的但又理应被看到的部分,让它们散发出值得被珍视的点点微光。在近年来涌现的湖北青年作家群体中,万雁找到了自己独特而清晰的面貌。

——李修文,湖北省作协主席、武汉市文联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万雁的小说集围绕着职场、阶层、恋爱、婚姻、家庭、学校教育等元素展开,通过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她的叙述贴近都市生活,时尚意味十足,语言轻俏活泼、风趣幽默、富含哲思性,有效增强了小说的阅读快感。

——徐可,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万雁的小说始终关怀普通人的命运,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传奇性因素,努力发掘世俗烟火中的诗意,传达家长里短中的温情,细腻、温暖而明亮,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作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审视,又使得她的作品不乏超越性反思。

——蔡家园,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主编

温情与善意是万雁小说的叙事支点,她以此撬动庞杂沉重的现实,而对世事人性的深情凝望,同时又嵌入了她诗性的想象和卓异思考。

——曹军庆,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

作者简介

万雁,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1届高研班学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湖北省青联委员,孝感市作协副主席。在《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文艺》《长江文艺》《芳草》《飞天》《散文选刊》等刊发表小说、散文若干,出版作品集多部。 曾入选湖北省“七个一百”文学人才、孝感市文化名家,中短篇小说集《两地分居》曾获湖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部分插图源自视觉中国

图文编辑 吴蒙蒙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谈 骁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