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在前门大街开了个微展厅`可赏京式糕点制作技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14:41 1

摘要:北京稻香村把老手艺搬进前门大街的二层小楼,第一次把“后厨”亮给路人看。

“28块一袋,6个,排队的人把前门大街堵成早高峰。

中秋还没到,自来红先火了。

北京稻香村把老手艺搬进前门大街的二层小楼,第一次把“后厨”亮给路人看。

推门进去,头顶一轮金色圆月,脚下是桂花味儿的空气,像误闯了老北京的平行时空。

最上头的是那只民国小铜秤,黄铜磨得发亮,秤砣上还刻着“稻香村”仨字。

旁边一沓泛黄的饭票,印着1956年的日期,当年师傅拿它换午饭,如今成了镇馆之宝。

再往里走,一排月饼模具排成队,枣木刻的“福”“寿”凹凸分明,摸一把,木屑都带着香油味。

谢道云师傅现场擀皮,动作比短视频还利落。

他嘴也没停:“自来红得用香油和面,机器一上劲儿就泄,只能靠手。

”说完拿毛笔蘸蜂蜜水,在饼坯上点了个红点,“这叫魔水戳,烤完颜色跟故宫城墙似的。

”围观的大姐当场下单三袋,“回家蒸一下,皮儿还能回软,跟三十年前我妈买的一个味儿。

展厅二层更野。

老式算盘、花棍、糕点戳,全是老师傅的“武器”。

角落里一台黑白电视循环放老广告,1984年的镜头里,小孩儿举着自来白啃得满脸渣。

隔壁屏幕能扫码看3D版月饼诞生记,年轻人举着手机拍不停,“原来青红丝是橘子皮糖渍的,怪不得嚼着有股子橘香。

档口更直接。

自来红、自来白28一袋,提浆月饼11块一个,翻毛月饼酥到掉渣。

店员说,有位大爷每年中秋前三天准来,买20袋寄给外地亲戚,“他说怕快递耽误,月饼得当天烤当天寄。

”今年还加了现烤档,现烤的自来红出炉三分钟就被抢空,烫手也挡不住。

稻香村偷偷玩了把跨界。

展厅里藏着个“数字月饼”小游戏,扫码能自己设计饼纹,生成海报发朋友圈。

后台数据显示,30%的参与者是95后,“原来非遗也能这么潮。

”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开直播,让谢师傅在线教做月饼,“万一火了,咱也算把老手艺推进5G时代。

京式月饼的江湖地位,清朝就有了。

老北京人过中秋,桌上可以没螃蟹,不能没自来红。

现在不光本地人认,游客也买账。

上周三个上海姑娘拖着行李箱来,一口气买了十袋,“说是要带回公司当下午茶,比星巴克有文化。

临走前听见俩小孩儿对话。

“妈妈,为什么这个月饼没有馅儿?

“因为这是老北京的味道,越简单越难做。

嗯,28块买的不只是六个饼,是把中秋的仪式感揣兜里了。

来源:晓伟美食推荐

相关推荐